山西专用2019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八实验探究课件2019010931.pptx
《山西专用2019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八实验探究课件201901093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专用2019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八实验探究课件2019010931.pptx(6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八 实验探究,研题型解易,考情通览,类型一 光学实验,题型特点 光学实验是山西中考常考题,主要考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平面镜成 像特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等。,解题策略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命题点,1.烛焰、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使像始终呈 在光屏中央。,2.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对调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仍可成清晰像的原 因是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3.蜡烛燃烧逐渐变短时,像会在光屏上逐渐向上移动。,4.用纸遮住凸透镜一部分后,在光屏上仍能看到物体完整的像,只是像会变 暗。,5.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烛焰、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 度。物距小于或等
2、于一倍焦距。,6.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7.会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评估实验。,典例1(2018重庆A)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峻同学进行了如 下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2)接着小峻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 个倒立、放大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右移动蜡烛时,应该向 右 (选填“左” 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
3、仍然不变,小峻继续向右移动蜡烛至45 cm刻度线处,移 动光屏,发现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清晰的像。,思路点拨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是 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 题关键。,高分秘籍,1.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命题点 (1)纸板 纸板的作用是呈现光路。纸板要用较粗糙材质,使其发生漫反 射便于周围均可观察。纸板要与平面镜垂直。纸板一面可向前后弯折, 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都在同一平面内。 (2)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发现在原来入射光线位置反射,说明在反射 现象中,光路可逆。 (3)反射角等于
4、入射角。 (4)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5)会设计实验表格。,(6)会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评估实验。,2.平面镜成像命题点 (1)为了便于观察,应选择较暗的实验环境。 (2)用方格纸代替白纸的好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 (3)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4)实验中使用薄玻璃板的原因是减小玻璃板前后表面都成像产生重影对实 验的影响。 (5)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原因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6)放在像侧的蜡烛不点燃。 (7)若像与物不能重合,则玻璃板未与桌面垂直。,(8)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9)(评估实验)像与物到玻璃
5、板的距离不相等的原因(玻璃板太厚;测量时存在 误差;玻璃板后的蜡烛与像没完全重合)。 (10)将蜡烛靠近或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1.(2018绍兴)通过玻璃门(如图甲)可简单地验证平面镜成像的某些规律。(1)先在房间A的地砖拼接处放一标记物,然后到房间B,若实验者及标记物的 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让实验者所成的像落在标记物上,他应向 (选填序号),方向移动。 (2)为了让成像更清晰,房间B的亮度要比房间A 亮 。 (3)对本实验的相关评价,合理的有 BC 。 A.证明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 B.利用地砖方便地确定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 C.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实验,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
6、身边,类型二 热学实验,题型特点 本题型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内容,题型常结合图像进行内容的考查,灵活多 变,但是,围绕的基本内容不变,难度属于中等偏下。,解题策略 对于水沸腾及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一定要熟记于心,一定要学会如何去看 坐标轴,如何提炼坐标中的内容。,典例2(2018武汉)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 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先确定 铁圈C (选填“铁棒A”“铁夹B”或,“铁圈C”)的位置。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 时间。 (2)分析图乙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为 80 ;该物质第40 min的内能
7、 小于 (选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0 min的内能。,思路点拨 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一定是自下而上,实验中需要观察物质的温 度变化、状态变化及吸放热关系,要知道同一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内能 的变化与吸热和放热有关。,高分秘籍学会看坐标,晶体熔化特点要熟记。,2.(2018郴州)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 化规律,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该物质为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 为 48 ; (2)第2.5 min时,该物质的状态是 固液共存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 共存”)。该固体物质的熔化规律是 持续吸热,温
8、度不变 ; (3)该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是图乙中的 ( ),C,典例3(2018绵阳)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从室温开始 加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本地水的沸点是 97 。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到:水温较低时加热1 min时间水升高的温度与水温较 高时加热1 min时间水升高的温度不同。其主要原因是:随着水的温度升高,C (选填序号)。 A.水的质量变化了 B.水的比热容变化了 C.1 min时间水向空气传递的热量不同 D.1 min时间酒精灯传递给水的热量不同,思路点拨 分析表格可知水沸腾的温度特点,以及沸点的大小。,高分秘籍 学会看表格,水沸腾
9、过程的特点要熟记。,3.(2018岳阳)探究“沸腾的规律”实验中,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实 验数据如下表。,(1)实验表明,水的沸点为 98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不变 。 (2)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78.5 。利用沸腾知识,要从甘蔗酒中分 离出酒精,加热甘蔗酒时控制的适宜温度可为 B (选填序号)。 A.60 B.80 C.100 ,典例4(2018常德)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加热质量 相同的水和煤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 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1)为了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在实验室里通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天平
10、 。,(2)在相同条件下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要使水和煤油升高 相同的温度,对 水 (选填“水”或“煤油”)加热的时间更长。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 知,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a(选填“a”或“b”)。煤油的比热容为 2.1103 J/(kg)c水=4.2103 J/(kg)。 (4)若电加热器上标有“220 V 500 W”,则一个电加热器正常工作10 min消 耗电能3105 J。,思路点拨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同的因素是:液体的 质量、加热器、烧杯的大小。实验中用加热时间来表示吸热的多少,通过比 较升高
11、相同的温度所需加热时间来比较吸热本领。,高分秘籍 该实验中比较吸热情况有两种思路,1.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2.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温度。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比较出物质的吸热情况。,4.(2018广州)如图1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 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 m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 2。,图1,图2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1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 58 。,(2)甲液体第30 s的内能 小于 第35 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 (3)小明根据图2中0至30 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 体的大。
12、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甲、乙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相同的温度,由于甲液体的质量小于乙液体 的质量,根据c= 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类型三 力学实验,题型特点 山西省近五年中考力学实验的典型代表是测量密度,年年考,其余力学实验均 未直接考查。未直接考查的原因是避免导致教学中更多通过题组训练来完 成复习提高成绩。所以近五年试题创设真实情景,明确提出探究的问题,提供 实验过程中获取的数据,通过力学实验考查学生应该具备的实验探究能力。 注重考查处理数据的能力、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应用得出的规律解 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实验操作的能力等,也有如2
13、014年考查自制测量工具中 最能反映学生对力学核心知识掌握情况及应用核心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等。总之,试题虽然在应用力学知识,但越来越明确指向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一、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典例5(2018江西)2018年,江西省将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有一项 督导工作就是检查实验报告。以下是小璟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v= 【实验器材】小车、刻度尺、停表、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实验分析】 (1)小车全程是做 变速 运动。(选填“匀速
14、”或“变速”)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 减小 斜面的坡度。(选填 “增大”或“减小”),思路点拨 1.实验器材分为核心器材和辅助器材,核心器材指本实验必须测 量的物理量对应的器材,辅助器材指为了完成好实验,所需核心器材以外的器 材,比如小车、金属挡板等,可以用具有类似功能的物品代替。一般考查必测 物理量对应的测量工具居多。,2.对于需要处理和分析数据才能得出的结论,不要凭借原来的做题经验写结 论,一定要对数据进行处理。,3.当物理量太小时不宜准确测量,这时一般采取放大物理量的方法进行测 量。放大物理量的方法很多,注意选取适合本实验的方法。,高分秘籍,1.认真审题,熟
15、悉的情景可以考查出新意,不要凭借记忆做题。2.数据处 理的精确度可以参考题中数据的精确度确定。3.长度测量时特别注意刻度 尺标度的单位,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典例6(2018盐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完 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 匀速直线 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甲、乙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甲、丙两个实验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
16、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实验 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 下表中,由表中数据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这种做法错误(选填“正确”或“错 误”),理由是没有控制压力不变。,思路点拨 1.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作用,即同一方向上二力 平衡,二力等大。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需要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3.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时只能同时有一 个变量。,三、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典例7(2018江西)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所做的一系列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 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请按照要求填写表格。,思路点拨 这是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 专用 2019 中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实验 探究 课件 2019010931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