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9中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的自然环境讲解部分20190130322.pdf
《全国通用2019中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的自然环境讲解部分201901303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9中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的自然环境讲解部分20190130322.pdf(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十二单元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十二单元 中国的自然环境考点一 地形地势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主要地形区分布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 盆地柴达木盆地、 四川 盆地四大高原 青藏 高原、内蒙古高原 黄土 高原、云贵高原三大平原东北平原、 华北 平原 长江中下游 平原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主要地形区的特点()四大高原黄土高原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突出环境问题是 水土流失 。内蒙古高原辽阔平坦。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 高 的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 喀斯特 地貌广泛分布。()四大盆地面积最大是 塔里木 盆地;海拔最高的是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
2、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该平原分布在四川盆地。()三大平原面积最大,以黑土肥沃著称是 东北 平原;河湖众多,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又被称为黄淮海平原。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山脉北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 秦岭 南列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山脉西列 大兴安岭 、 太行山 、巫山、雪峰山中列长白山、武夷山东列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山脉 阿尔泰山 、祁连山南北走向山脉 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年中考年模拟三级阶梯概况阶梯名称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第一级阶梯 米以上高原、山地阶梯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 米高原、盆地阶梯界线 大兴安岭、太
3、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多在米以下平原、丘陵考点二 气候一、南北气温的差异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 差别很大 ,越往北去,气温越 低 。 月等温线分布:大致沿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东部经过 秦岭 淮河 一线。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 普遍高温 ,南北气温相差不大。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在黑龙江省 漠河县的北极村 ,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靠近冬季风源地。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青藏高原 ,主要原因是地势高。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根据 气温 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我国划分为个温度带: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寒温带,还有一个青藏高原区。二、东
4、西干湿的差异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总趋势从 东南沿海 向 西北内陆 递减。我国降水时间分配 不均匀 。()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 月;( 夏秋 多、冬春少)()降水年际变化大 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大致沿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东部经过 秦岭 淮河 一线,与月等温线分布接近。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 夏季风 带来的,每年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 梅雨 季节,、月份进入伏旱。干湿地区()划分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图中、为干湿地区分界线,大致沿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沿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东部地区农业类型以种植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读图填表名称植被农业类型耕地
5、类型及作物 湿润区 森林半湿润区森林草原半干旱区 草原 干旱区荒漠种植业畜牧业 水田 水稻 旱地 小麦 三、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我国气候特点:气候 复杂多样 、 季风气候 显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形容的是横断山区。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气候类型名称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山东省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第十二单元 中国的自然环境 四、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冬夏季风比较图季风类型源地风向季风性质气候特征甲图冬季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西北风东北风 寒冷干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通用 2019 中考 地理 复习 第十二 单元 中国 自然环境 讲解 部分 20190130322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