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检测卷湘教版必修2.doc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检测卷湘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检测卷湘教版必修2.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检测卷(时间:60 分钟 满分:7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读浙江省冬季雾霾日数统计图,回答 12 题。1.冬季浙江雾霾日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持续上升;降水 B.波动上升;植被破坏C.逐渐上升;地形 D.波动上升;人类活动2.冬季是浙江一年中雾霾出现频率最高的季节,主要原因是 ( )A.燃煤取暖排放污染物多B.气温低,水汽易发生凝结C.工业开工率高排污量大D.降水少,大气形势相对稳定解析 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浙江雾霾
2、日数是波动上升的,材料中“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提到的颗粒物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如:汽车尾气、北方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等。故 D项正确。第 2题,燃煤取暖主要是北方地区,浙江位于南方。A 错误。水汽凝结会使大气中悬浮物减少,B 错误。工业开工率全年变化不大,工业全年都有排放,C 错误。降水少会使悬浮物多,大气形势稳定使悬浮颗粒物不易被风吹走,D 正确。答案 1.D 2.D3.下图反映了过去两千年来南极海豹毛中汞含量的变化,从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海洋生物通过食物链富集了汞元素 人类对南极地区的影响从人类登上南极大陆开始
3、 2汞含量的变化与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无关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具有环境代价的A. B. C. D.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海豹毛中的汞含量在人类文明高峰时增多,说明人类文明的发展付出了环境代价,海洋生物身体内的汞是经过食物链富集而来的。答案 C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45 题。4.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臭氧层空洞C.水土流失 D.全球变暖5.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解析 分析引起此环境问题的三个条件,土质疏松使土壤易被侵蚀,植被破坏则使土壤更易被侵蚀,降水集中使土壤
4、易被冲刷侵蚀。总体来看,此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为黄土高原。答案 4.C 5.A6.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甘肃省沙漠化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土地面积与宁夏一样多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解析 新疆沙漠化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内蒙古与宁夏水土流失的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例基本相当,但是宁夏土地面积较小;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开垦。3答案 C(2016年 4月浙江选考)影响湖泊换水周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有湖泊贮水量、入
5、湖流量,下表为我国部分湖泊的有关数据。完成 78 题。湖泊名称 贮水量(亿立方米) 入湖流量(立方米/秒)洞庭湖 173 10 353太湖 44 195滇池(昆明) 12 29青海湖 742 397.四个湖中换水周期最短的是( )A.太湖 B.滇池C.青海湖 D.洞庭湖8.关于四个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青海湖遭受污染最严重B.滇池湖水污染后不易净化C.洞庭湖流域输沙能力较弱D.太湖冬季入湖流量比重高解析 第 7题,由材料可知,影响湖泊换水周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有湖泊贮水量、入湖流量,贮水量除以入湖流量即是湖泊的换水周期,所以湖泊的贮水量越小,入湖流量越大,湖泊的换水周期越短,据表比较四个湖
6、泊可知,换水周期最短的是洞庭湖。第 8题,青海省工农业相对落后,排放的污染物较少,青海湖遭受的污染并不是最严重的,A 错;由上题分析可知,滇池的换水周期较长,污染后不易净化,B 对;洞庭湖的入湖流量最大,输沙能力最强,C 错;太湖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较小,所以冬季入湖流量比重小,D 错。答案 7.D 8.B20世纪初至 20世纪 80年代,洞庭湖面积不断减少。1998 年以来,经过综合治理,如今洞庭湖的面积扩大了五分之一。读图,完成 910 题。9.20世纪初至 20世纪 80年代,洞庭湖由大变小顺序正确的是( )4A.甲乙丙 B.甲丙乙C.丙乙甲 D.乙丙甲10
7、.1998年以后,洞庭湖面积扩大了,体现了下列哪种人地思想观念(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定胜天C.绝对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D.人地协调发展解析 第 9题,可以直接读图得出答案。第 10题,湖泊面积增长,说明人们开始退耕还湖,体现了人地协调发展的人地思想观念。答案 9.A 10.D据 2017年 8月 25日报道,浙江安吉“田园鲁家”入围首批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田园综合体就是以企业和地方合作的方式,在乡村社会进行大范围整体、综合的规划、开发、运营。完成 1112 题。11.田园综合体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不包括( )A.绿色农产品 B.房地产开发C.休闲旅游 D.金融、交通服务业12.该发展模
8、式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是( )经济可持续 城乡可持续 社会可持续 生态可持续A. B. C. D.解析 第 11题,从图中可看出,田园综合体包括绿色农产品、房地产开发和休闲旅游。金融、交通服务业不属于田园综合体的直接范畴,选 D。第 12题,可持续发展内涵包括“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等三个方面, “城乡可持续”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该发展模式可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村就业、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B 正确。答案 11.D 12.B下图是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 1314 题。513.下列关于该地 19851995 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水平
9、整体不变B.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C.经济发展指标保持在相同水平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14.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A.19851990 年 B.19901995 年C.19952000 年 D.20002005 年解析 第 13题,本题考查三角坐标图的判读。19851995 年资源能源消耗指数保持在 0.550.65,即维持在较高水平,B 说法正确。而此期间,环境污染指数有降低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有上升的趋势。第 14题,19952000 年,经济发展迅速,环境污染指数处于最低的时期,资源能源消耗指数下降的速度较快,因此该时期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好的时期,C 正确。答案 1
10、3.B 14.C下图为某区域平均每万元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和该区域产业 CO2减排效率示意图。读图,完成 1516 题。15.图示地区中节能减排压力最大和压力最小的地区分别是( )A.东北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B.西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C.中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6D.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O 2排放总量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我国 CO2减排效率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 南部沿海因高耗能的重工业比例小,减排压力较小 西北地区减排效率最低,主要原因是科技水平低A. B. C. D.解析 第 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排放总量较多,减排效率较低,节能减排压力最大;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地理 人类 地理环境 协调发展 检测 卷湘教版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