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5单元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43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岳麓版.pptx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5单元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43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岳麓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5单元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43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岳麓版.pptx(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43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 教育与文学艺术,-2-,命题规律,考题扫描,1.从考查趋向看,本讲内容中仅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课标全国卷中出现过,其他内容均无考查。 2.从社会热点看,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对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3.从预测角度看,不同时期教育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仍会是重要的命题角度。,-3-,命题规律,考题扫描,考向 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1.(2017课标全国,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
2、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答案,解析,-4-,命题规律,考题扫描,2.(2017课标全国,31)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答案,解析,-5-,命题规律,考题扫描,3.(2015课标全国,31)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
3、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答案,解析,-6-,命题规律,考题扫描,名师点评高考试题从结构上看,遵循“历史热点化,热点历史化”的原则,即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坚持大视角、小切口的原则。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升,极大地拓宽了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渠道,促进了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突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7-,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 (1)原因 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
4、合国力。 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2)历程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70年4月,运载火箭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 1975年11月,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8-,2.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研制: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2)影响 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还在世界各地推广。 西方媒体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3.“银河”系列计算机 (1)成就 1983年,每秒运行亿次的“银河”型计算机诞生。 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
5、”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2)影响:中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9-,4.“神舟”号飞船 (1)发射:2003年10月,“神舟”五号宇宙飞船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地送上太空。 (2)意义 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在未来的510年里,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 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10-,二、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1.扫盲教育 (1)内容 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 政府开办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 1982年宪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均提到扫除文盲。 (2)成果:2
6、001年元旦,中国政府宣布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11-,2.义务教育 (1)地位:是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 (2)措施 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将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3)成就:2001年元旦,政府宣布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实现。,-12-,3.高等教育的发展 (1)初步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我国基本参照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 (2)曲折发展 1958年,开始实施“教育大革命”,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为核心。 19611963年,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调整,高等教育事业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 “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13-,(3)迅速发展 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都得到长足发展。,概念阐释科教兴国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14-,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双百”方针的提出 (1)提出:1
8、956年,毛泽东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 (2)意义 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起来,学术文化各部门都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学术界围绕中国历史分期,以及人口学、遗传学方面的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15-,2.遭遇挫折 (1)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 (2)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开始纠正这一错误。 (3)“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又受到严重破坏,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几乎中止。 3.文学艺术的春天 (1)原因:科学文化领域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走向正途,1979年“双百”方针重新确立。 (2)表
9、现 文学艺术领域: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 学术、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16-,主题一,主题二,大国重器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材料一 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材料二 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开发的1 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 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研究表明,航天技术的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10。可以说,航天产业是一个联动效应极强的高技术产业。 据西安晚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发展“两弹一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 专用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15 单元 现代 中外 科技 文化 43 中国 教育 文学艺术 课件 岳麓版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4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