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文监测与分析评价技术导则.pdf
《城市水文监测与分析评价技术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水文监测与分析评价技术导则.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140P 5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指S L导性技术文件Technical guidelines on hydrological monitoring andevaluation in urban areas201407一03发布 20141003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2014年第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SI。Z 572 2014)为水利行业指导性技术文件,现予以公布。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替代标准号 发布日期 变施日期t SLZ 572 2014 20l 473 20t1103水利部2014年7月2日目 次s
2、Lz$72-2014前言l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城市及防洪排涝标准划分“41城市分类分缓“42城市防洪摊涝标准划分。5站网规划与布设”51一般规定”52降水量站”53蒸发站”54水位站”55流量站56地下水站“。”57水质站”58水生态站”59其他站类“6监测方法及仪器设备“6I一般规定“62降水63蒸发”64水位65流量“66地下水67水质”68水生态69其他。7城市水文调查71城市下垫面调查”72城市暴雨洪水调查 73城市供水、排水系统调查74其他调查“75调查成果分析8分析评价81一般规定。“82资料收集与处理。83分析评价内容与方法Vlll22333344445555
3、566667777778888mmmm蝴。z 5722IIl4前 言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GBT 11 2009标准化1: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1i的要求编制本导则。本导则共8章主要包括以F内弈:城市及防洪排涝标准划分;站网规划与布设;监测方法及仪器设备城市水文调查;分析评价。本标准为全文推荐。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比共和闷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文局。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文局。本标准主编单他:水利部水文局。本标准参编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北京市水文总站、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山东省水文局、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本标准出
4、版、发行髀位:中陶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树安、陈松生、孙永远、薛燕、孙_=l三华、畅桂莲,杨建肯、|三九大、李明武、m光生、于钋、陈敏,赛问文、付洪涛、魏雨杭、戴宁。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徐宗学。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l乐枚l。sLz S722014I范围奉导则规定r适合城市特点的水文站网布没原则、监测方法、仪器设备技术要求以及城市水文调谯、分析评价方法。本导则适用于我国城市防洪排涝、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及相关规划设计等开展的水文站网规划、监测,调查和分析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导则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导则。凡足不注日期
5、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下本导则。(;BT 12452企业水平衡测试通财一(;BT 191 17酸雨观测规范 =jGBT 22482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 23598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 5001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T 50138水位观测标准GB 50179河流流量溅验规范GB 50201 94防洪标准GB 5031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sL 21 降水量观测规范sL 34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sI44 水利水电I: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 61水文自动测撤系统技术规范SI,183地F水监测规范SI,1 96水文调查规范SI。219水环境监测规范sLT 238水资源评
6、价导则SI286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SI365水资源水量监测技术导则SD 265水面蒸发观测规范3术语和定义F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导则。31城市urban Bm行政辖区内已按规划完成的建设区域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城市所辖郊区和郊县的城区也适用于本导则。32中心城区downtown城市管理的核心区域和城f订建成区的主体。SIZ 572-201433城市水文urban hydrology研究城市及周围相关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水循环变化规律、用水结构以及水生态环境等。34城市水文监测urban hydrological monitoring对城市各种水文要素在时闻和空问上的量、质变
7、化进行的观测、调查等活动。35城市下垫面urban underlying surface城市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包括城市建筑以及地形地貌、河流湖泊、植被、土地、道路等。36城市水文分析评价urban hydrolog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通过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城市水文监测和下垫面调查等资料,分析评价城市及周围相关地区水文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趋势。4城市及防洪排涝标准划分41城市分类分级411本导则的城市分类分级主要按其人口数量、地形地貌、气候、重要性划分。412按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可分为四类:a)特大城市:人口500万人;b)大城市:1 50万
8、人人口500万人;c)中等城市:50万人人口150万人;d)小城市:人口50万人。注;城市常住人口包括户籍城市人口和居住在城市半年以七的流动人1:3。413按城市的地形地貌条件可分为三类:a)山丘区城市:中心城区位于山丘区;b)平原区城市:中心城区位于平原区,c)滨海区城市:中心城区滨邻海洋。414按城市所处的气候条件可分为四类: 、a)湿润地区城市: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及以上主要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b)半湿润地区城市:年降水量一般在400 800ram之问,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大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东南部以及青藏高原东南部;c)半干旱地区城市:年降水量一般在200400mm
9、之间,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的中部和东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大部;d)干旱地区城市:年降水量一般小于200mm。主要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内蒙古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区。415按城市的重要性可分为四个等级:a)特别重要的城市:非农业人口150万人;b)重要的城市:50万人非农业人口150万人;c)比较重要的城市:20万人tP农业人口50万人#2d)一般城镇:非农业人口20万人。注非农业户口是指有户籍的城市居民。42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划分421城市防洪标准根据GB 50201-94,城市各等级的防洪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表1的规定。裹I城市的等级和防洪标准SLZ 5722014非农
10、业人【】 防洪标准等级取要性 (万人) 熏现期(年)I 特别晕要的城市 150 200 黄要的城市 50J 50 100200m 比较重要的城市 2050 50100 一般城镇 20 2050422城市排涝标准根据GB 50318的规定,城市排涝雨水规划重现期应根据城市性质、重要性以及汇流地区类型(广场,干道、居住区)、地形特点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重饔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能引起严重后果的地区,重现期宜采用35年或更高,其他地区重现期宜采用13年。5站网规划与布设51一般规定511城市水文站网宜由降水量站、蒸发站、水位站、流量站、地下水站、水质站、水生态站、水文实验站等组成。512城市有大
11、江大河穿越,或附近有大江大河、流量、水位站网时应执行sI34的有关规定。513城市水文站网规划在满足应用需求情况下,建设。大型湖泊的,城市规划有明确防洪要求的,布设应优先利用现有水文站网。统筹协调,避免重复514当城市水文站阿规划与布设扩大到相关周边地区时,可根据研究内容和需要参照本导则有关规定。52降水量站521 降水量站应按下列原则和要求布设:a)应能控制城市暴雨的空间变化,b)应考虑不同下垫面特征满足城市不同区域计算地面径流量的需要,c)应选择建筑物高度、密度等有代表性区域进行布设,对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区域应适当加密布设;d)在城市供水水源地的补给区可适当补充布设;e)降水量站应布设在地势
12、开阔和风力相对较弱的地点不宜布设在两个高大建筑物间的风场区。522降水量站布设密度可根据不同城市类型按照表2的规定执行。3SLZ 5722014衰2不同城市类型酶水量站布设密度裹 单位;站lOOkm城rH类型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fH 小城市站散 820 615 4lO 26注1:辣甫多发、易涝、降水年内明显不均匀的城市受台风影响较大的滨海城Fl周边山区产啦的山洪对城IH柯影响的城I仃周边宜取中J:瞅布设。注2:地处F早和半r早地区的城llf或一般平原区城市t宜取中下瞅布设。53蒸发站531蒸发站应按下列原则和要求布设:a)在中等及以上城市应布设蒸发站b)在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的区域宜适当加密
13、布设;C)在空间开阔的地方布设。532蒸发站布设密度宜根据城市类型采用表3的规定。衰3薰发站布设毫矗寰 单位:站城市类趔 特大城市 大麓市 Il等城IH站数 24 13 l2注:小城市可根据需要布设1个燕券站。54水位站541根据城市防洪排涝、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等需要在城市内河流、渠道、湖泊、水库、泵(闸)站,以及城市易积水路段、洼地等应布设水位站。542水位站应按下列原则和要求布设ta)在河流、渠道重要节点处和大中型泵(闸)站,应布设b)在城市重要湖泊、重要承景观区和小型泵(闸)站宜布设;c)根据调查,在暴雨时,城市道路洼地积水深度一般不小于30cm处。宜布设;d)山丘区城市、平原水网地
14、区的城市,可适当加密布设e)水位站布设应能掌握监测点的水位变化情况。55流量站流量站应按下列原则和要求布设:a)在河流、渠道的重要节点处应布设;b)在湖泊、水库的进口、出口处应布设;c)在工业用水、居民用水等供水水源地应布设#d)在大中型泵(闸)站应布设,在小型泵(闸)站宜布设-e)同一条河流、渠道上下游相邻两站的流量递变率不小于5If)泵(闸)站设计流量大于lOm3s讨宜布设,特殊地区可根据实际需要布设lg)在大中型输水、排水管道(地涵)重要节点处宜布设。56地下水站561地下水站网布设应能满足地下水动态监测与分析、地下水科学评价、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与4SLZ 572-2014地质环境保护的
15、需要。562布设密度应执行SI。183的有关规定。位于地下水超采区、地面沉降区、地下水污染区、生态脆弱区的城市,应加密布设;位于北方平原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高的城市布设密度应显著提高。563地下饮用水水源地,除应在水源地集中抽水区域布设外还应考虑应急管理需求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补给源流场等,确定补给范围,在补给范围内可适当布设。57水质站571 应根据城市特征、水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及管理需求,掌握水质动态变化规律布设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站。572地表水水质站应按下列原则和要求布设:a)主要河道、湖泊、水库、供水水源地应布设;b)工矿企业集中区、风景名胜区、纳污水体、水污染严重地区以及社会关
16、注度高的水域应布设;c)水功能区应布设;d)重要取排水口应布设;e)根据需要,宜选择有代表性的降水量站监测降水水质573地下水水质站应按下列原则和要求布设:a)全面掌握地下水水资源质量状况,对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监测Ib)根据地下水类型分区与开采强度分区,以主要开采层为主帮设兼顾探层地下水和泉水;c)宜与现有地下水水位观测站(井)喇相结合ld)地下水水源地、污染严重区应适当加密布设;e)不同水质特征的地下水区域应布设;f)在同一地下水类型区内,地下水水质站数量宜为水位监铡站(井)的3050。58水生态站581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资豫管理等需求布设水生态站。582 水生态站宜按
17、下列原则和要求布设:a)掌握与了解城市水体水生态状况;b)城市主要供水、景观、河道、湖泊等水体宜布设;c)城市河湖库水系联通节点处宜布设;d)城市内或周边湿地町布设。59其他站类591为研究和科学评价城市化进程出现的城市水文效应以及水文变化规律根据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和城市代表性宜设立城市水文实验站。592为开展城市水平衡测试或企业水平衡测试,可设立专用水文测站。6监测方法及仪器设备61一般规定611水文要素监测方法的选择应进行比较论证。612城市水文监测宜采用自动测报或巡测方式。5SLZ 5,22014613城市水文监测应根据设站目的、测验条件、精度要求等配置水文监测仪器设备。614监测方法宜按
18、照明渠、管道等分类分别确定不同测验要求和频次。615 国家基本水文站的流量测验误差控制应执行GB 50179的有关规定,其他流量测验误差应执行SI365的有关规定。616城市水文监测设施宜结合城市景观建设,并满足仪器设备的基本安装要求。617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应执行sL 6l的有关规定。62 降水621城市降水观测方法及其仪器设备的选用应执行sI。21的有关规定。622观测场地周围应空旷、平坦,应避开强风区,不受突变地形、树木和建筑物以及烟尘的影响;条件不具备时,可设置杆式安装雨量器(计)。623降水量观测可选用翻斗式雨量计、称重式雨量计、雷达测雨仪,并实现自动测报。需自动测雪量的站点可选用
19、融雪式雨雪量计(电加热、不冻液)、称重式雨雪量计(雪垫)、压力式雨雪量计。根据需要,可加测气温和积雪厚度等项目。63蒸发631蒸发观测应执行SD 265的有关规定。632观测场地应能代表附近真实的地貌及覆盖状态,四周必须空旷平坦,气流畅通,宜在上风向,应避开地形突变位置、铁路、公路和大型工矿建筑物;蒸发场距离较大水体(水库、湖泊、海洋等)最高水位水边线的水平距离应大于100m。633蒸发观测仪器宜能自动监测蒸发量和辅助气象要素,并具有遥测功能。可选用E60l型蒸发器,在封冻期间可使用20cm口径蒸发皿进行辅助观测。634城市绿化率大于45的城市,可选用蒸腾仪观测植物蒸散发量。64水位641 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水文 监测 分析 评价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