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新人教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十二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 25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纲解读 知识导图1.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举例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3.理解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含义,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历史时期 人地关系思 想 人地关系采集渔猎 自 然 人类与环境保持原始平衡农业文明 改造自然 人类与环境的 增强,环境遭到破坏 工业文明 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全面 ,人地矛盾激化 2.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 。 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 要排放
2、到环境中。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 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 。 (3)环境问题的表现、地域差异及形成原因问题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表现水资源、 、矿产资源和能源等短缺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减少等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地域差异发达国家更突出地区、发展中国家严重 地区、发达国家严重 形成原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过度开采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集中3.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 的需求,而又不危及 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
3、涵: 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 2(3)基本原则: 原则、持续性原则、 原则。 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人口基数 、素质低,结构不合理。 资源相对 的问题将长期存在。 深刻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仍在发展; 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2)行动纲领:中国 21世纪议程中国 21世纪人口、 与发展白皮书 。 (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概念:以环境 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 。 基本途径:工业模式 ,农业模式 ,公众支持与参与 适度消费。
4、探究点一 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地区差异1.人地关系和环境问题的产生图 25-12.主要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 具体表现 原因 典型事例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华北平原用水紧张,一些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废水、废气,汽车尾气的排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等的不合理使用,一些事故造成的污染淮河流域的水污染、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湖南大米镉超标事件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大量的有害垃圾城市中及郊外的垃圾堆积、农田中的白色污染(废弃的塑料薄膜)3噪声污染工厂、交通、建筑工地、娱乐场所产生的噪声机场附近、交通干线附近的噪声放射
5、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续表)环境问题 具体表现 原因 典型事例环境污染 海洋污 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我国沿海的赤潮,日本九州岛水俣湾汞污染,墨西哥湾油井泄漏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滥伐森林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滥伐、滥垦、滥牧,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我国荒漠化加剧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楼兰古国的消失土壤盐渍化不合理的灌溉等 华北平原的盐碱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过度捕猎世界物种灭绝速度呈加快趋势,藏羚羊等稀有生物濒临灭绝生态破坏大气增温、臭氧层空洞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使用消耗臭氧的物质(氟
6、氯烃等)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南极臭氧层空洞,北极、西伯利亚、青藏高原等地上空相继出现臭氧层空洞3.环境问题表现的地域差异(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主要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分集中,造成污染物的集中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等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较发展中国家轻消耗的资源、能源多,排放的污染物多。自 20世纪 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
7、利用强大的经济、科技力量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环境状况大为好转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很严重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4命题点一 环境问题判断图 25-21.2015重庆卷 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014 年 12月 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图 25-2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水土流失 雾霾
8、严重 珊瑚退化 海平面上升A. B.C. D.命题点二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2.2017江苏卷 “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图 25-3为 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图 25-3(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 )A.2000年 B.2005年C.2007年 D.2011年(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探究点二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5图 25-4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原则 含义 具体
9、做法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与代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各国都有发展权,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续表)原则 含义 具体做法共同性原则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限制,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加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3.传统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对比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发展目标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经济的增长就意味着
10、发展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标准,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增长方式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 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消费模式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标准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利益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时间尺度满足当代人的最大需求 强调代际公平空间尺度从区域利益出发,采取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式的发展方式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式的发展方式命题点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3.2015江苏卷 “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 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图 25-5为“国际慢城”6桠溪镇的大山村
11、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图 25-5(1)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骑单车出行B.经营手工业作坊C.去速食店就餐D.建大型游乐场(2)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A.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B.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C.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D.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命题点二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4.2015北京卷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 3767
12、米)。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 )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A. B.C. D.地理关联图的判读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作洋面封冻效应,图 P18-1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7图 P18-1(1)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B.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C.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D.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2)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
13、收作用减弱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C.氟氯烃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加强 D.大气的温室效应加强(3)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 ( )A.引起海平面下降B.腐蚀建筑物C.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D.皮肤癌患者增多图 P18-2 某循环农业模式图图 P18-3 某地生态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8图 P18-4 某商品网购流程示意图(1)读图名,把握关联图的中心内容。如图 P18-2展示了某循环农业模式,图 P18-3展示了某地生态农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十二 人类 地理环境 协调发展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