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7市(州)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
《贵州省7市(州)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7市(州)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文言文阅读安顺市10 (17 分)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 ,完成下列各题。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
2、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用“/”标示下列语句的语义停顿。 (每句标一处)吾妻之美我者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徐公何能及君也 比得上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通“熟” ,仔细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 由此观之,王之蔽
3、甚矣 受蒙蔽而不明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4)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5)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考点】DA:课内文言文阅读【分析】译文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早晨, (邹忌)穿戴好衣帽,照了一下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最美的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而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
4、人从外面来(拜访) , (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 ” 又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 ”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 (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
5、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
6、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句意为: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主谓之间停顿为:吾妻/之美我者;句意为: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句意之间停顿为:宫妇左3右/莫不私王(2)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句意为: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及:比得上句意为:邹忌仔细地看着他孰:通“熟” ,仔细句意为:是偏爱我私:偏爱句意为: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
7、蒙蔽太严重了蔽:受蒙蔽而不明(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中重点词语有昳丽:光艳美丽;句意为: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中重点词语有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句意为: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这样的道理:面对复杂的社会,人很容易受蒙蔽,要辨别真伪,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5)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
8、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答案:(1)吾妻/之美我者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比得上通“熟” ,仔细偏爱受蒙蔽而不明(3)邹忌身高八尺,形体容貌光艳美丽能够在公共场合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都我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4)面对复杂的社会,人很容易受蒙蔽,要辨别真伪,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5)一个人要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或批评,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点评】词义积累:诚帝感其诚(诚心)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的确、实在)4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毕节市(二)文
9、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 13-16 题。(12 分)【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
10、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锦鳞游泳()佳木秀而繁阴()(2 分)【答案】 (1)鱼 (2)繁荣滋长【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鳞,借代,代指鱼;秀:植物开花结实。 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 佳木秀而繁阴:美好的树木繁荣滋长,(树叶)茂密成荫。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
11、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5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案】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答案】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玩乐,却不知道太守因为人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玩乐,却不知道太守因为人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解析】本题考
12、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1 句中“以” ,因为;2 句中“而”表转折,然而;第一个“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当做快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 ,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表示了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处事深远与豁达胸襟。该句用了互文修辞手法。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翻译为: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玩乐,却不知道太守因为人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 。体现了太
13、守那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胸怀和积极向上、和奋发有为的光辉思想,以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德.【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15.下列句子中停顿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而或/长烟一空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答案】C【解析】C 项“禽/鸟”停顿划分错误,因为禽鸟就是指各种鸟儿,不能分开读,正确的停顿划分是: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此句可按虚词标志划分法:虚词“而” 表转折,然而的意思,句子译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唱啊。 对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主语与谓语之
14、间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句子最明显的朗读节奏就划分出来了。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这么一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6确实知道没有徐公俊美” ,分析句子的主干就是“我知道没有徐公俊美” ,对应文言句中就是“臣知不如徐公美” ,那么句子的主语就是“臣” ,谓语就是“知” , “不如徐公美”就是“知”的内容,作“知”的宾语,按照主谓宾各成分间停顿的原则,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就是“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当然,可用这种方法划分的句子必须是主谓结构的句子。【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16.范仲淹“此乐何极”,欧阳修“乐亦无穷”,请分析两者“乐
15、”的不同之处。(4 分)【答案】主体不同:前者是迁客骚人之乐,后者是太守之乐(或百姓之乐) ;客体不同:前者是春季美景之乐,后者是四时山水之乐 ;原因不同:前者是因宠辱偕忘而乐,后者是因百姓乐而乐; 本质不同:前者是个人之乐,后者是与民同乐。 (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得满分)【解析】 岳阳楼记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作者以极为简练
16、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 “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醉翁亭记第二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作者先用排偶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描绘出山间两幅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接着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一句话概括了山间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风光,一季一幅画面。 “朝而往”以下四句是小结,作者直接抒发了自己被美景陶醉的欢乐心情。 “四时之景
17、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这是上一段总写“山水之乐”的具体化。回答此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此乐何极”和“乐意无穷”在文章的位置,确定是谁的“乐” 。欧阳修的“乐”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7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 ,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其实,从全文来看,范仲淹和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太守有三乐:一是山水之乐,二是宴酣之乐,三是乐人之乐(与民同乐)。欧阳修的“乐”是与民同乐,表明他心中有百姓;范仲淹的“乐”是先忧后乐,忧国忧民,是
18、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立意更深。【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贵阳市公输(节选)墨子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
19、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1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胡不见我于王 于舅家见之(王安石伤仲永 )B今有人于此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C舍其文轩 醒能述以文者(欧阳修醉翁亭记 )D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复立楚国之社稷(司马迁陈涉世家 )【答案】D【解析】D 项都是结构助词,的;A 引见/见到;B 在/比;C 花纹/文章;所以选 D。8解答此类题,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于:“于 y”的介词详解“于 y”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
20、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A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 ,或仍作“于” 。例: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 明巡抚登莱右佥都御史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夫妇诰:“庆既,覃于流虹恩,宜颁于秉钺。 ”B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前,作状语。可译为“在” 。例:韩遂等起凉州,复为中郎将,西拒遂。于望垣硖北,为羌、胡数万人所围,粮食乏绝(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吕布传 ) 。明 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关使者袁环中(袁可立子)来晤,即于舟次报谢。 ”
21、引进行为动作的起始处所或来源。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从” “由” “自”等。例: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信陵君窃符救赵 ) 。引进动作行为到达的处所。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至” “到”等。例: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信陵君窃符救赵 ) 。2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时发生或出现。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既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前作状语,也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后作补语。可译为“在” 。例: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报任安书 ) 。表示动作行为延续或终止的时间。
22、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9可译为“到时” “至” ,或仍作“于” 。例: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报任安书 ) 。3引进动作行为的内容。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以”“把”等。例:今予其敷心腹贤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尚书盘庚下 ) 。4引进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之后,作补语。不必译出。例: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报任安书 ) 。5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向谁而发。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向
23、” 。例: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6引进交付、传递的接受者。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给” ,或仍作“于” 。例: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7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表示人、事物与行为动作之间的对待关系。“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对” “对于” 。例: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报任安书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前,作状语。可译为“对” “对于” 。例:沣州人张居士,于禅学有所得,临终之岁,禅坐静室,约其徒满百日乃开(续夷
24、坚志张居士 )8引进与甲方动作行为有关的乙方,表示动作行为是甲、乙双方共同完成或进行的,并表示在动作行为过程中甲方起主导作用,是主动者。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跟” “同” “与”等。10例:六年春,齐伐宋,以其不同盟于齐(西汉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 ) 。9引进用来比较或比拟的对象。一般用以说明异同。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跟” “与”等。例: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信陵君窃符救赵 ) 。10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程度的比较。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形容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比” 。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2017 年中 语文试卷 考点 汇编 文言文 阅读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