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专版)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考点速查第四部分世界近代史第三讲两次工业革命及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试题.doc
《(宜宾专版)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考点速查第四部分世界近代史第三讲两次工业革命及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宾专版)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考点速查第四部分世界近代史第三讲两次工业革命及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三讲 两次工业革命及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考情分析命题点 考点 年份 题号 题型 分值考查角度未考查机器生产2018 8 选择题 2 生产力成本科技发明2018 13(2)非选择题 1 爱迪生发明电灯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2017 9 选择题 2 内燃机1.第二次工业革命2.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汽车2016 14(1)非选择题 1 蒸汽汽车的发明总结与预测 从近三年中考题来看,两次工业革命既是宜宾市常考热点,又是教材变化较大的内容,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 化是新增的内容。所以本讲英作为重点,复习时请重点把握,题型也较多样化思维导图2自主复习自主复习九年级上册教材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九年级下册教材
2、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九年级下册教材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并完成下列基础练习。117世纪末,英国_君主立宪制_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1733年,_凯伊_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 _珍妮机_”。后来,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_工业革命_”。2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_瓦特_。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_现代工厂制度_最终确立。1825年,由_
3、史蒂芬孙_设计的蒸汽机车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_铁路时代_的开始。3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_生产力_水平,人类进入“_蒸汽时代_”。19世纪中期,_英国_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419世纪_六七十年代_,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_工业生产_,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_科学研究_同_工业生产_紧密结合。_电力_成为新的能源进入_生产生活_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_电气时代_”。5美国发明家_爱迪生_发明了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
4、映机等。他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_火力发电站_。_内燃机_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本茨_制造3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03年 ,美国人_莱特兄弟_发明了_飞机_。1869年,美国人_海厄特_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_塑料工业_由此诞生。6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_人口_的迅速增长。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_工人阶级_队伍不断壮大,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她们走出家庭,成为_工业劳动者_。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_大众化_教育。工业革命同时也推动了_城市化_进程。_环境污染_是工业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的
5、社会问题。知识梳理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一)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在英国爆发的原因)1政治前提: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2经济前提:资本主义经 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二)工业革命的过程1纺织技术的革新:(第一阶段:机器的发明和使用)(1)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2)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 名为“珍妮机 ”。2蒸
6、汽机和工 厂制度的确立:(第二阶段:动力系统的改进)(1)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2)工厂制度确立: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工厂与工场的区别: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工场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工业革命正是以“工厂”取代“工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3火车与铁路:(第三阶段:交通运输的革新)1825年,由史蒂芬孙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
7、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三)工业革命的扩展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四)工业革命的影响4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注意负面影响:在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背景、含义和特点1背景: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2含义: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 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第二次工
8、业革命开始。3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二)过程1电的应用:(1)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2)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3)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1)成就:1876年 奧托(德国) 煤气内燃机1883年 戴姆勒(德国) 汽油内燃机19世纪90年代 狄塞尔(德国) 柴油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 本茨(德国) 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03年 莱特兄弟(美国) 飞机1913年 福特(美国
9、)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2)意义: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这一领域引发了一场变革;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它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19世纪60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而且产品成本更低,性能更好。51876年 奧托(德国) 煤气内燃机1883年 戴姆勒(德国) 汽油内燃机19世纪90年代 狄塞尔(德国) 柴油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 本茨(德国) 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03年 莱特兄弟(美国) 飞机1913年 福特(美国)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三)影响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宜宾 专版 2019 中考 历史 复习 第一 教材 考点 第四 部分 世界 近代史 三讲 两次 工业革命 工业化 国家 社会 变化 试题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2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