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小卷双测.doc
《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小卷双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小卷双测.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小卷 10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限时:35 分钟 实际用时:_分钟 掌握程度:优 中 差雅西高速的四川拖乌山隧道段,因落差大采用了螺旋形隧道(就是在山中打出一条隧道,在隧道中盘山) 。完成 12 题。1雅西高速修筑螺旋形隧道的原因是A联系更多聚落 B有利于行车安全 C节约建设成本 D保护生态环境2高速的修建使当地A人口迁移规模下降 B区域经济差异扩大C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D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答案】1B 2C我国传统村落指民国以前建村,较好保留了历史沿革,村落内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风民俗,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下图示意河南传统村落分布。据此
2、完成 34 题。3河南省中西部传统村落保留数量多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迁出少 B中原文化历史悠久 C交通不方便 D现代化农业水平高4古村落发展顺序最可能是A由南向北扩展 B由北向南扩展 C由东向西扩展 D由西向东扩展【答案】3C 4C【解析】3河南省中西部传统村落多位于海拔较高处的山区,由于交通不方便,受人类干扰少,保留数量多。 4人们总是首先在盆地、河谷、平原等易于垦殖的地方建立聚落,当平原土地开垦殆尽、人地矛盾日趋尖锐以后,人们才会到人居条件较差的山区和边疆去建立聚落。由于西部人居条件(主要是农耕条件)不若东部,使得河南省古村落的发展在总体上呈现出由东向西扩展的特点。故答案选 C。 读我国某区
3、域温度带界线和日平均气温稳定10日数(圆点)的变化图,完成 56 题。5图示区域温度带界线发生变化的地理背景是A气候趋于干旱 B气候趋于湿润 C全球变暖 D全球气温下降6因温度带界线和日平均气温稳定10日数的变化,导致A地开始大面积种植苹果 B两地气温差异变小C地农作物生长周期延长 D地的结冰期逐年缩短【答案】5C 6B根据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对灾害的敏感度(与贫困程度、人口数、国内稳定程度和对农业依赖程度有关) 、对灾害的应对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一个国家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下表表示部分国家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情况(171 个国家参与排名) 。据此回答 78 题。7从表中可知,印度的气候变化
4、脆弱性指数排名靠前,这与印度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极端天气在印度出现频率最高的可能是A台风天气 B干热天气 C寒潮天气 D暴雪天气28瑞典、爱尔兰、冰岛、芬兰、挪威气候变化脆弱指数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是A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极端天气较少B纬度较高,气温变化较小C人口稀疏和经济落后,对灾害的敏感度较低D经济和技术较发达,对灾害的应对能力较强【答案】7B 8D2017 年 6 月 24 日 6 时左右,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突发山体高位砾石堆垮塌性滑坡,造成河道堵塞 2 千米,100 余人被掩埋。下图为新磨村附近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 910 题。9诱发四川省茂县新磨村
5、山体高位砾石堆垮塌性滑坡的自然因素可能是A岩石破碎 B连续性降雨 C矿山开采 D冻融作用10为有效防御滑坡等地质灾害,新磨村应A移民搬迁 B开垦梯田 C植树造林 D修建水库【答案】9B 10C【解析】9山体滑坡是山体斜坡某一部分岩石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山体滑坡的诱发因素主要有地质因素、气候因素、人为因素等。茂县新磨村山体高位砾石堆垮塌性滑坡,是连续性降雨导致山体高位砾石结构疏松,因而发生山体滑坡。该地区 6 月份没有冻融作用,也没有矿山开采,岩石破碎不是突发性垮塌性滑坡的主要原因。10由于地势起伏大,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2019 年高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10 自然环境 人类 活动 影响 大小 卷双测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