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需要、动机与激励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需要、动机与激励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需要、动机与激励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需要、动机与激励练习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洛克提出的激励理论是()。(A)目标理论(B)强化理论(C)期望理论(D)公平理论2 亚当斯提出的激励理论是()。(A)目标理论(B)期望理论(C)公平理论(D)挫折理论3 从阻碍人们发挥积极性的因素入手,研究积极性的维护问题的理论是()。(A)强化理论(B)双因素理论(C)公平理论(D)挫折理论二、多项选择题4 强化的程序一般分为()。(A)连续强化(B)间断强化(C)固定比例强化(D)可变比率强化(E)固定间隔强化5 消除不公平感的方式有()。(A)通过自我解释达到自我安慰(B)改变比较对象或另选比较方式(C)采取行动改变他人的收
2、支状况(D)采取行动改变自己的收支状况(E)放弃工作,重寻新的分配关系6 挫折从可能转变为现实的必备条件是()。(A)个人抱负水平高(B)个人追求的目标重要,行为动机强烈(C)个人具有应付挫折的经验(D)个人认为目标原本是可能达成的(E)个人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三、简答题7 应用期望理论模式时应处理好哪三种关系?8 试评价期望理论。9 分析目标合适程度应坚持哪些标准?10 设置合适目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1 如何评价目标理论?12 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强化的类型分别是什么?13 报酬分配中不公平感是怎样产生的?14 挫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15 简述挫折的行为表现。四、论述题16 在管理中运用强化
3、手段必须遵循哪些原则?17 在实践中运用公平理论应处理好哪几种关系?18 试述应付挫折的方法。五、填空题19 弗鲁姆将组织能够给予个人的奖励分为()和() 。20 ()是指行为的目的或行为的指向物,是与一定的需要相联系的客观对象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21 斯金纳认为对人类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只能依靠外部的()。22 引起挫折反应的个体差异的原因是()、() 和。需要、动机与激励练习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需要、动机与激励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需要、动机与激励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需要、动机与激励二、多项选择题4 【正确答案】 A,
4、B【知识模块】 需要、动机与激励5 【正确答案】 A,B,C,D,E【知识模块】 需要、动机与激励6 【正确答案】 B,D,E【知识模块】 需要、动机与激励三、简答题7 【正确答案】 答:根据期望理论这一模式,为了有效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动机 ,需要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1)努力与成绩的关系。人总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预想的结果,如果他认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目标,即目标期望值较高,就会有信心,易于下决心。如果他认为目标太高,可望而不可及,或者目标太低,简直唾手可得,就会鼓不起劲,就会失去动机。因此,只有从努力与成绩的关系上合理设定目标,才有可能起激发动机的作用。(2)成绩与奖励的关系,人总是期望
5、在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取得成绩后能得到合理的奖励,如果只要求组织成员努力工作,而没有物质或精神奖【知识模块】 需要、动机与激励8 【正确答案】 答:(1) 期望理论的贡献。 期望理论推进了对组织中个人行为和动机作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期望理论在这个方面比需要理论更进了一步,它不仅考虑人的需要,而且考虑满足需要的途径及组织环境的影响,把个人需要与外界条件联系起来,把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联系起来。期望理论为人类行为的描述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期望理论是一种认识型过程理论,它主张以预期的报偿或结果刺激行为,不必一味地以直接报偿对特定行为反复诱导以期求得条件反射式的反应。它认为在刺激与行为之间、期望与结果
6、之间,间接经验、推断和联想之间同样可以建立起相互联结的【知识模块】 需要、动机与激励9 【正确答案】 答:目标理论认为可以从三个标准或角度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加以分析:目标的具体性 ,即目标能被准确观察和测量的程度,具体的目标应是可按量化的标准加以度量的。目标的难易性 ,即实现目标的难度之大小。 目标的可接受性,即人对目标的接受程度,勉强接受的任务就是可接受性低的目标。合适的目标就是具体的、难度较大但又被人接受的目标,它所具有的激励作用最大。【知识模块】 需要、动机与激励10 【正确答案】 答:设置合适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目标具体性与难易性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较困难的目标比中
7、等难度或较易的目标导致更多的绩效。具体而困难的目标比“尽力做好” 式的空泛目标或无目标导致更高的绩效。目标具体能使人明确努力方向,较困难的目标则带给人成就感。(2)目标难易性与能力的关系。研究表明,职工拒不接受或勉强接受指派目标的一个基本原因,就是他们认为该目标超出自己的能力、知识范围,因而失去达到目标的信心。如果任务执行者的能力低,他的期望值就低。(3)目标可接受性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设置目【知识模块】 需要、动机与激励11 【正确答案】 答:目标理论对于组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理论对目标与激励关系的新研究,有利于管理者重视目标所具有的动机作用,重视目标管理;目标理论关于设置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需要 动机 激励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