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文学概论)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文学概论)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文学概论)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文学概论)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西方真正的表现说产生于 19 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哪类文学思潮中( )(A)古典主(B)浪漫主义(C)现实主(D)现代主义2 狭义的文化的涵义指( )(A)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B)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C)人类的符号活动及其产(D)人所需要、制作和发明的一切3 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被称为( )(A)韵(B)律(C)音律(D)格调4 在德国,最早提出“ 特征 概念的是( )(A)黑格尔(B)希尔特(C)歌德(D)席勒5 司空图主张“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这在意境创造中一般表现为 ( )(A)情景相生(B)
2、情中见景(C)景中藏情(D)情景并茂6 “圣人立象以尽意 ”之说出自 ( )(A)周易.系辞(B) 庄子(C) 论语(D)论文偶记7 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 )(A)故事时间的长短(B)叙述语言的长短(C)叙述节奏的快慢(D)叙述时距的变换8 西方传统上的“ 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 )(A)诗歌、小说和剧本(B)诗歌、小说和散文(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D)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影视作品9 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做( )(A)情节(B)情景(C)故事(D)场景10 文本时间长度大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时距是( )(A)减缓(B)场景(C)概略(D)省略11 隐在叙述者进行
3、叙述的最典型的例子是( )(A)小说(B)散文(C)剧本(D)诗歌12 构成抒情作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是( )(A)意与境浑(B)真情实感(C)客观真实(D)典型环境13 在抒情理论中,可以理解为“心理画面 的范畴是( )(A)意象(B)隐喻(C)典(D)意蕴14 杜甫说:“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这两句诗强调了( )(A)文学发展中的革新性(B)只要学习古人就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C)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D)文学形式的稳定性15 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称为( )(A)情调(B)气势(C)氛围(D)韵味16 “期待视野 ”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康德(B
4、)黑格尔(C)姚斯(D)理查兹17 较早对模仿说进行系统论述的人是:( )(A)苏格拉底(B)贺拉斯(C)达 .芬奇(D)亚里士多德18 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叫做( )(A)创作冲动(B)创作动机(C)创作构思(D)创作经验19 马克思认为文学的高度发展有时不是出现在经济繁荣时期,而是出现在经济落后时期,这种现象表明了( )(A)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的不平衡关系(B)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没有关系(C)艺术发展不必以物质发展为基础(D)艺术发展只依循自身的发展规律20 最古老的一种艺术起源理论是( )(A)模仿说(B)巫术说(C)游戏说(D)劳动说21 在各种文学观念中,把作品本身视为一个
5、“自足体” 的是( )(A)表现说(B)再现说(C)实用说(D)客观说22 当今文艺学对“ 文本” 的一般理解是 ( )(A)以文为本(B)修改前的初稿(C)成为书本的文字(D)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23 作家个体体验的首要特征是( )(A)情感的诗意化(B)意义的深刻化(C)感受的个性化(D)诗意的超越化24 汪曾祺说:“ 一篇小说,要有一个贯串全篇的节奏。” 这是指小说注重( )(A)结构(B)声音美(C)格律(D)押韵25 林语堂认为“ 汉语的单音节性 造就了( )(A)中国文学的主题(B)中国文学的母题(C)中国文学的美(D)中国文学的文体26 文学文本的文法层面的构成要素有( )(A)语
6、法、逻辑、修辞(B)声调、语调、情调(C)词法、句法、篇法(D)字法、词法、句法27 文本中的叙述语言和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称为( )(A)时距(B)次序(C)频率(D)视角28 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 )(A)显露情感(B)投射情感(C)表现情感(D)传达情感29 浪漫主义的抒情原则是( )(A)理性对情感具有绝对的优先性(B) “发乎情,止乎礼”(C)情感的自然流露和直抒胸臆(D)表现心灵的感应30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早把文学风格分为八体的人是( )(A)曹(B)陆机(C)刘勰(D)严羽31 古典主义抒情原则的灵魂是( )(A)理性主义(B)感性主义(C)直抒胸臆(D)交互感应32 鲁
7、迅说:“ 有害的文学的铁栅是什么呢 ?批评家就是。 ”这句话说明了( )(A)作家对接受者的影响(B)文学作品对接受者的影响(C)文学批评家对接受者的影响(D)作者对批评家的影响33 西方第一个有系统的理论纲领和自觉的文学观念的文学思潮是( )(A)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34 体现作家创作个性的语体称为( )(A)抒情语体(B)叙述语体(C)对话语体(D)自由语体35 在长期思考、积累的基础上,大量被储存到无意识心理层面的情感、认识内容,经过一定时期的酝酿突然呈现于意识的层面,这种现象被称为( )(A)艺术情感(B)艺术直觉(C)艺术灵感(D)艺术想象36 曹丕“文
8、以气为主 ”的观点,关注的是风格要素中的( )(A)独特的言语形式(B)作家的创作个性(C)内容与形式(D)读者感受37 司空图在他的诗品中把诗歌的风格分为( )(A)两种(B)八种(C)十九种(D)二十四种38 一个好的文学批评家能够( )(A)跳过审美体验阶段,而对作品进行评价(B)通过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而评价作品(C)以发达的美学感受来弥补思想能力的不足(D)越过一般的接受过程来审视作品39 开创结构主义批评方法先河的是( )(A)休姆(B)理查兹(C)弗莱(D)普洛普40 在文艺的起源问题上,最早提出游戏说理论的是( )(A)康德(B)席勒(C)斯宾塞(D)弗雷泽二、多项选择题4
9、1 现代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认为作品由下列几个层面构成( )(A)语音层(B)意义单元层(C)再现的客体层(D)图式化的外观层(E)形而上学层42 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主要文学观念有( )(A)再现说(B)实用说(C)独立说(D)客观说(E)体验说43 英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 )(A)物质设备(B)精神方面的文化(C)语言(D)社会组织(E)社会生活44 我国著名近代学者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提出的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精神生活方面(B)社会生活方面(C)物质生活方面(D)社会组织方面(E)政治生活方面45 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文化
10、被分为的三个层面是( )(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政治文化(D)饮食文化(E)精神文化46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包括( )(A)从性质上看,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B)从主体特征看,是认识又是情感(C)从目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又是有功利性(D)从文学反映生活的形式看,需假定性又需真实性(E)从作品的构成来看,既需有思想性又需有艺术性47 作家的体验有如下特性( )(A)情感的诗意化(B)意义的深刻化(C)感受的个性化(D)观察的普遍化(E)分析的深入化三、名词解释48 文学消费49 文学接受50 期待视野51 召唤结构52 浪漫主义53 现实主义54 现代主义55 文学流派四、
11、简答题56 意象化的主要工作和常见方法有哪些?57 为什么说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虚境与实境的关系怎样?58 什么是文学意境的“ 生命律动 ?它具有哪些特点 ?五、论述题59 为什么会出现“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情况?60 什么叫叙述视角? 举例说明几种叙述视角的不同情形。61 抒情小品文的特征是什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模拟试卷 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表现说。“表现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西方的真正的表现说产生于 19 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2 【正
12、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狭义的文化的涵义。狭义的文化的涵义指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包括人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多少、涵养的高低等。3 【正确答案】 A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典型的特征性。“特征”的概念,是由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提出来的。所谓“特征”,是指“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是“艺术形象中个别细节把所要表现的内容突出地表现出来的那种妥帖性”。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情景交融的三种不同类型。司空图所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正是中国诗学追求的最高最难境界,这在意境创造中一般表现为景中藏情。6 【正确答
13、案】 A【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学意象。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叙述时间。文本时间是叙述文本中叙述语言的长短和前后顺序,它与故事时间长度无关,是由叙述语言的长短决定的。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作品的分类。“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这种分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后来,黑格尔和雨果都对此进行了阐述。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情节的涵义。情节是组成故事的要素之一,
14、是把表面上看起来偶然地沿着时间先后顺序出现的事件用因果关系加以解释和重组。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叙述时间中的时距。减缓是文本时间长度大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也就是叙述步速的减速状态。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作者、隐含的作者与叙述者。隐在叙述者进行叙述的最典型的例子是戏剧文学即剧本。剧本中除了少数提示外,故事的叙述绝大部分是通过剧中人物的语言进行的,由于几乎完全没有叙述者的语言,因而找不到叙述者存在的证据,叙述者似乎隐藏了起来。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抒情作品与情感。抒情作品是重在抒发作者情感
15、的作品,没有真情实感就没有抒情作品。真情实感,是构成抒情作品的必要条件。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抒情的修辞策略。意象是抒情作品的根基,在抒情理论中可以粗略地将其理解为“心理画面”。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学发展的历史继承性。题干中的两句诗出自杜甫戏为六绝句。“别裁伪体亲风雅”的意思是对待前人的诗歌要分别裁定,加以取舍。“转益多师是汝师”的意思是把同一个问题向不同的良师益友请教,以收“综听则明”之效。其强调了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A 项指作品中的情
16、感基调,C 项指弥漫于作品中的特定气氛,D 项指作品言语结构所产生的情趣和意味。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学接受过程。读者的期待视野是一种“前理解”的心理状态,是文学接受活动的基础。期待视野的概念是接受美学创始人之一姚斯提出的。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文艺起源的几种观点。模仿说是一种最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较为系统地阐述这一理论的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确立了文艺模仿的本体地位,并使模仿说的性质发生了转变。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创作动机与创作冲动。A 项是一股心理驱动力,始终指向创作过程本身,
17、C 项是作家在创作动机的指引下进行的思维过程,D 项是作家选材时的依据。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的关系。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的不平衡关系有两种表现形态。其一,从艺术形式来看,某种艺术形式的巨大成就,只可能出现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上,随着生产的发展,这种艺术形式反而会停滞或者衰落。其二,从整个艺术领域来看,文学的高度发展有时不是出现在经济繁荣时期,而是出现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时期。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艺术起源理论。模仿说是一种最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它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善于模仿,艺术即起源于人类的
18、模仿本能,艺术是模仿自然和社会人生的产物。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历史上几种主要的文学观念。客观说认为文学已经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作品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学文本的概念。文本广泛地应用于语言学和文体学中,一般来说,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个体体验的首要特征。文学是作家的个体体验,这种体验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情感的诗意化。一旦作家动笔写他的情感领域的人、事、景、物,那么所写的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体验进发出来的情感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文学 概论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