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 1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从范围和对象看,网络人际传播不具有(A)广泛性(B)随意性(C)不稳定性(D)平等性2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提出的,指人类有目的、有组织,按照一定的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是(A)初级群体(B)次级群体(C)组织群体(D)非组织群体3 组织与一般群体的不同点表现在(A)活动方式(B)范围和结构(C)目标和管理(D)权利和义务4 有关组织目标、任务、方针、政策的信息,自上而下地传达、贯彻的过程指的是(A)定向传播(B)横向传播(C)上行传播(D)下行传播5 从组织传播渠道的角度看,甲公司几位员工向公司提出调整本公
2、司班车行驶路线的建议属于(A)上行传播(B)下行传播(C)横向传播(D)平行传播6 下列属于组织外传播的具体形式的是(A)雇员会议(B)媒介宣传(C)工作备忘录(D)电子公告板7 根据中国学者苏东水的观点,意见沟通对组织的作用不包括(A)优化组织结构(B)搜集资料(C)改变行为(D)建立及改善人群关系8 关于“组织人 ”的基本属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个人只是部分地属于社会组织,他还有组织之外的生活空间(B)他是一个社会人,具有社会性,而不具有个人独特的个性(C)组织成员除了组织生活外,还有自己的私人生活和社会生活(D)任何个人成为组织成员后,都会在观念上、行为上体现出组织文化的特点9 下
3、列不属于大众传播要素的是(A)效果(B)传者(C)受众(D)大众媒介10 网络大众传播带来的负面问题不包括(A)垃圾信息泛滥(B)舆论一边倒(C)网络暴力肆虐(D)责任意识淡薄11 根据传者在传播活动中的角色特点来划分,传者可分为(A)普通传者和专职传者(B)直接传者和间接传者(C)个体传者和群体传者(D)组织传者和大众传者12 记者传送、报道公众关心的信息的权利是(A)传布权(B)报道权(C)编辑权(D)著作权13 提出“思想的公开市场” 的观点,主张言论表达自由是不应有政府压制的民众性自由的是(A)杰弗逊(B)弥尔顿(C)厄斯金(D)密尔14 社会成员有获得关于自身所处环境及变化的信息的权
4、利指的是受众的(A)传布权(B)知晓权(C)媒介接近权(D)隐私权15 下列理论属于有关受众行为的理论的是(A)受众“市场 ”“商品”论(B) “使用与满足” 论(C) “制码解码” 论(D)“观展表演 ”论16 根据霍尔的观点,下列不属于观众对于同一个电视节目的解码立场的是(A)支配霸权立场(B)协商立场(C)妥协立场(D)对抗立场17 媒介在给定条件下可能发挥的潜在影响或可能产生的间接效应指的是(A)媒介的效果(B)媒介的效能(C)媒介的效力(D)媒介的效率18 下列不属于“ 社会范畴论 ”的基本观点的是(A)媒介把信息传送给社会成员,他们有选择地接收和理解这些信息(B)在分化的社会结构中
5、,个人地位的不同是选择性产生的重要基础(C)社会结构是由不同社会范畴的人群组成的,社会范畴由诸如年龄、性别、收入、职业发展等因素决定(D)媒介效果不是一致、强大的,而是有选择性的,并受制于个体心理反应的差异19 下列关于有限效果论与多元效果论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限效果论主要考察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的效果(B)多元效果论把更多注意力集中于研究间接、潜在和长期的影响(C)有限效果论侧重从受众角度考察媒介的社会影响力,多元效果论侧重从传者角度考察媒介效果(D)在考察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的范围、时间、层次、方式等方面, “多元效果论”阶段比 “有限效果论 ”阶段更为严谨、丰富和多元20 根据斯契
6、夫勒的观点,完整的媒介传播效果意义上的“框架” 理论不包括(A)“框架”模式(B) “框架” 建构(C) “框架” 效果(D)“作为受众的新闻记者”二、多项选择题21 文化研究学派的奠基人包括(A)霍加特(B)雷蒙德威廉斯(C)爱德华汤普森(D)默多克(E)戈尔丁22 与传统媒介相比,互联网具有哪些特点(A)信息量巨大(B)技术融合(C)信息双向流动(D)超越时空限制(E)传者和受者固定23 印刷媒介产业包括(A)杂志产业(B)电视产业(C)报纸产业(D)电影产业(E)出版产业24 在组织上行传播中,可能遇到的沟通问题通常有(A)信息受到过滤(B)信息传达出现延迟(C)缺少直接沟通(D)信息泛
7、滥(E)传播时间安排不当25 职业传者在收集信息时应具备对有用信息的敏感性,其应秉持的原则有(A)目的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准确性原则(D)时效性原则(E)合法性原则三、名词解释26 虚拟环境27 网络传播28 媒介产业29 受众四、名词解释30 简述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的差异。31 简述传播规模与手段的关系。32 控制论模式有哪些不足?33 简述传播学经验学派的内涵。34 简述传播学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对于资本主义现行制度的不同意见。五、论述题35 试述经济对传播的影响。36 试述传者的权利。六、案例分析37 2010 年 6 月 1 日,重庆商报策划发起“海选重庆最美街道” 活
8、动,并推出大规模特刊报道,加上大渝网、天涯网等网友互动发帖和宣传推广,呈现出强大的立体传播效应。数百市民自发踩街拍照发帖,3 天之内便推荐了 247 条涉及 38 个区县的街道参选。海选期间,数以百万计的群众参与互动,仅决选阶段,便吸引了1500 余万人次关注,448 万人次参与网络、短信投票。2011 年第二届活动在上至官方、下至百姓的推动下实现全面升级,全市多条街巷、商业街在进行扩容;众多背街小巷进行了全面整治、绿化改造、功能完善;不少主、次干道完成了综合整治,实现了升级改造。即使一些地处边远、相对落后的区县,也投入巨资改善市容市貌,参与街道选美活动。从 6 月 14 日活动启幕,到 9
9、月 20 日投票结束,活动吸引了全市所有区县共 313 条街道、上千万人次参与,仅决选阶段 22 天的短信和网络投票就达 1164 万,相当于重庆 13 的市民参与了投票。重庆商报社执行总编辑在总结此活动时,称“海选重庆最美街道” 创造了重庆市单项新闻策划活动中采访区县最多、报道街道最全、发动群众最广、网络流量最大等多项历史纪录。试运用“议程设置功能 ”理论揭示的传播规律,分析案例中的大众传播现象。七、填空题38 控制论模式的主要贡献是:明确地变“单向直线性” 为“”,引入“ 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更科学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39 中国对媒介伦理的关注,是从对“大跃进” 和的反思开始的。
10、40 1936 年,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立了全世界第一家公众发射台,开始定期播出电视节目。41 人际传播利用的手段主要有语言符号、和其他媒介物。42 中国记协设置的行业奖项中,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是,每两年评选一次。43 从外在形态看,传播效果有三个层次:媒介的效果、和媒介的效力。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 1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从范围和对象看,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广泛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D 项是网络人际传播从性质和关系角度表现出来的特点。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群体可分为初级群体、次级群体等。其中,次
11、级群体是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提出的,指人类有目的、有组织,按照一定的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如社团、学校、单位、企业等。3 【正确答案】 C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下行传播即有关组织目标、任务、方针、政策的信息,自上而下地传达、贯彻的过程。下行传播是一种以指示、教育、说服和灌输为主的传播活动。5 【正确答案】 A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组织外传播的形式有:广告、年度报告、公共服务、媒介宣传(及其所有公关手段)、社区项目、游说项目、各种公关促进项目等。A、C、D 三项属于组织内传播的形式。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国学者苏东水认为,意见沟通对组织至少有三种作用:(1
12、)搜集资料;(2)改变行为; (3)建立及改善人群关系。8 【正确答案】 B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大众传播具有侍者、信息、大众媒介和受众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的内涵与其他传播类型有很大的区别。10 【正确答案】 B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传者在传播活动中的角色特点来划分,传者可分为普通传者和专职传者。普通传者指不以传播为职业的传者,专职传者指以传播事业为职业的传者。12 【正确答案】 B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传布权指受众应有的言论自由以及通过大众传播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1859 年,密尔出版论自由一书,提出“思想的公开市场”的观点,主张言论表达自由是不应
13、有政府压制的民众性自由,只有经过自由而公开的讨论过程,才是接近真理的最可靠的唯一途径。14 【正确答案】 B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关于受众的理论主要有:(1)受众“市场”“商品”论,即关于受众角色的理论;(2)“ 使用与满足”论,即关于受众行为的理论;(3)“制码解码”论,即关于受众生产意义的理论;(4)“观展表演”论,即关于受众接触、参与媒介的理论。16 【正确答案】 C17 【正确答案】 C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社会范畴论”认为,社会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传播的选择。A、B、C 三项均符合这一观点,D 项属于“个人差异论”的观点。19 【正确答案】 C20
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斯契夫勒的观点,完整的媒介传播效果意义上的“框架”理论至少包括四个方面,即“框架”建构、框架”设定、个人层面的“框架”效果和“作为受众的新闻记者”。二、多项选择题2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文化研究学派的奠基人包括霍加特、雷蒙德威廉斯和爱德华 汤普森。而默多克和戈尔丁是传播政治经济学学派的代表人物。22 【正确答案】 A,B,C,D23 【正确答案】 A,C,E【试题解析】 印刷媒介产业包括报纸产业、杂志产业和出版产业。这三种产业都与纸质印刷技术有关,是开发最早、形式保留最久的媒介产业。B、D 两项属于电子媒介产业。24 【正确答案】 A,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1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传播学 概论 模拟 1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