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 2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审美意识等方面属于 ( )(A)物质文化(B)生产生活文化(C)制度文化(D)精神文化2 明确提出“ 天人合一” 这一专有名称的是 ( )(A)荀子(B)董仲舒(C)刘禹锡(D)张载3 下列关于“ 中庸之道”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庸”是由孟子提出来的(B) “中庸”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C) “中庸” 意为“ 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D)“中庸之道 ”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理想人格4 殷墟卜辞综述的作者是 ( )(A)郭沫若(B)陈梦家(C)于省吾(D)徐中舒5 古代巫祝将其垄
2、断的天文知识用于前兆迷信上的行为是 ( )(A)鸟占(B)筮占(C)梦占(D)星占6 道教炼丹术推动了古代化学制药技术的发展,创立道教丹鼎一系的葛洪,其所著的名著为 ( )(A)正一经(B) 千金要方(C) 抱朴子(D)效验方7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 ( )(A)“二谛”法(B) “四谛” 法(C)轮回法(D)十二因缘8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的是 ( )(A)天台宗(B)中观宗(C)瑜伽宗(D)密教9 西汉董仲舒所提出的“ 五常之道 ”是指 ( )(A)天、地、君、亲、师(B)仁、义、礼、智、信(C)恭、宽、信、敏、惠(D)温、良、恭、俭、让10 墨家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是 ( )(A)
3、兼爱(B)非攻(C)诚信(D)仁义11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句话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是 ( )(A)仁爱孝悌(B)真诚有信(C)谦和礼让(D)重义轻利12 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是 ( )(A)明德(B)亲民(C)止于至善(D)平天下13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A)离骚(B) 诗经(C) 诗品(D)楚辞14 唐代最著名的大型舞蹈是 ( )(A)胡腾(B) 柘枝(C) 兰陵王(D)霓裳羽衣舞15 “文以载道 ”这一艺术命题的提出者是 ( )(A)孔子(B)韩愈(C)欧阳修(D)周敦颐16 在钟嵘看来,诗歌创作的最高审美原则是 ( )(
4、A)“中和之美 ”(B) “藻饰之美”(C) “自然之美”(D)“节奏之美 ”17 “六经”中在战国时代就已失传的是 ( )(A)书(B) 乐(C) 礼(D)易18 在现代中国的 56 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的文字的民族有 ( )(A)24 个(B) 25 个(C) 26 个(D)27 个19 越南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是 ( )(A)假名(B)谚文(C)字喃(D)梵文20 避讳之风起源于 ( )(A)周代(B)秦代(C)汉代(D)唐代21 最早提出“ 名实” 问题的是 ( )(A)孔子(B)孟子(C)庄子(D)墨子22 在近代,肯定汉字作用并提出汉字与拼音文字优劣互补主张的是 ( )
5、(A)吴稚晖(B)胡适(C)鲁迅(D)章炳麟23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 )(A)孔子(B)许慎(C)司马迁(D)董仲舒24 马致远的汉宫秋中有这样一段话:“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螿,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这段话所运用的修辞格是 ( )(A)对偶(B)顶真(C)回文(D)析字25 有佛画圣手之称的唐代画家是 ( )(A)阎立本(B)李思训(C)吴道子(D)王维26 将明清以来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的历程分为七个阶段的是 ( )(A)陈独秀(B)李大钊(C)张岱年(D)梁启超27 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除三国演义西游记水
6、浒传之外,另外一部是 ( )(A)金瓶梅(B) 红楼梦(C) 聊斋志异(D)牡丹亭28 “全盘西化论 ”的代表人物是 ( )(A)余英时(B)钱穆(C)张之洞(D)胡适29 主张对“泰西之学 ”应取 “欲求超越,必先会通”姿态的学者是 ( )(A)黄宗羲(B)徐光启(C)李之藻(D)李贽30 江泽民的“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提出于 ( )(A)1998 年(B) 1999 年(C) 2000 年(D)2001 年二、多项选择题31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西藏的松赞干布,这反映出 ( )(A)与汉代对匈奴实行“和亲” 的心态相同(B)开放的民族政策(C)对夷夏一视同仁(D)对边地民族采取宽松方式(
7、E)严夷夏之防32 我国传统农具发展到高峰期是在 ( )(A)隋代(B)唐代(C)宋代(D)元代(E)明代33 下列选项中,体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这一文化特色的包括 ( )(A)天人合一,观物比德(B)以 “三纲” 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指导立法、司法(C)以德为主,德刑并用(D)引经断狱,引经注律(E)以道德经作为断狱依据34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 ( )(A)仁爱孝悌(B)重义轻利(C)真诚有信(D)谦和礼让(E)民主自由35 世界上的文字分为 ( )(A)表音文字(B)象形文字(C)指事文字(D)表意文字(E)形声字三、名词解释36 重农主义37 租庸调制38
8、制度文化39 “中和之美 ”40 “儒学文化圈 ”四、简答题41 简述理解广义文化的定义的三个要点。42 简述宋元时期大运河沿岸中小城市的兴起。43 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势。44 简述中国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45 简述汉字崇拜的主要表现。46 简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五、论述题47 试述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走向统一发展的影响。48 试述文字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 2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是宋代的张载,他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
9、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庸”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其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是“中和”的意思。因此 A、C、D 三项均是错误的只有 B 项正确。4 【正确答案】 B5 【正确答案】 D6 【正确答案】 C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四谛”法为佛教的基本教义,“谛”的含义是真实深刻,“四谛”即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指“苦、集、灭、道”。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最集中的表现是通过摄取儒道的思想而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
10、B、C 、D 三项是古印度大乘佛教的三大系。9 【正确答案】 B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墨家所提倡的仁爱是一种不分远近先后的“兼爱”。“兼爱”是墨家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儒家的义利观强调义的重要性,并把“利”作为“义”的对立面来进行评价,在义利之辨中反映出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儒家思想中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的内涵反映出中华民族崇尚道义、不重私利的传统美德。题干中所引用的孟子的话正是展示了这种传统美德的最高境界。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儒家就教育方面,提出了教育的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止于至善”是儒家对教育
11、所提出的最高目标,也是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诗经现存 305 篇诗歌,创作年代历经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大约五百年,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唐代是舞蹈的鼎盛时期,当时最为流行的是健舞、软舞,健舞风格爽朗快捷,有胡腾胡旋柘枝三种;软舞风格舒缓细腻,主要有凉州绿腰兰陵王等。霓裳羽衣舞是唐代最为著名的大型舞蹈。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宋代文学家周敦颐首先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指出写作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并将其作为评价文章优劣的首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中国文化 概论 模拟 2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