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2011年4月全国自考(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2011年4月全国自考(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2011年4月全国自考(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 年 4 月全国自考(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称为(A)信息源(B)反馈者(C)信息(D)通道2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大小的关系是(A)韦伯比率(B)平行关系(C)正比关系(D)反比关系3 在平常测验中,选择题考察的是(A)识记(B)保持(C)回忆(D)再认4 思维的基本过程是(A)分类和比较(B)分析和综合(C)抽象和概括(D)具体化和系统化5 一个实际年龄为 4 岁,心理年龄为 5 岁的儿童,其比率智商是(A)0.8(
2、B) 1.25(C) 80(D)1256 “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 ,这说明了情绪与情感具有(A)动力功能(B)健康功能(C)调控功能(D)信号功能7 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为依据的人格测验是(A)罗夏克墨渍测验(B)明尼苏达人格测验(C)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测验(D)青年性格问卷测验8 人类个体进行社会交往有着深刻的心理动因,从产生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A)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的需要(B)本能、合作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C)本能、合作需要和自我调控的需要(D)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保护的需要9 下列属于逃避性心理防御机制的是(A)转移(B)升华(C)压抑(D)补偿1
3、0 “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培养成任何一类的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训练成乞丐和盗贼”。持此言论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劳伦兹(C)华生(D)弗洛伊德11 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类变量,分别是自变量、因变量和(A)反应变量(B)控制变量(C)环境变量(D)不可控制变量12 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A)2020000 赫兹(B) 3025000 赫兹(C) 4020000 赫兹(D)5025000 赫兹13 信息由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必要条件是(A)编码(B)注意(C)储存(D)复述14 人们在解决问题时,通过增加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以最终达到
4、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A)启发式(B)手段 目的分析法(C)爬山法(D)算法式15 表示测验结果跨时间的一致性的指标是(A)再测信度(B)内容效度(C)内部一致性信度(D)构想效度16 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是(A)需要(B)动机(C)诱因(D)兴趣17 安静沉稳、寡言少语、情绪不易外露、自制力强,这类人的气质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18 有的人在群情激愤的群体中极易丧失理智,作出与其身份和个性极不相符、与平时判若两人的举动来,这种现象属于(A)社会干扰(B)社会助长(C)群体极化(D)去个体化19 “吃不着葡萄
5、说葡萄酸” 在心理防御机制中属于(A)否认(B)文饰(C)投射(D)反向20 14 岁左右儿童的大脑皮层各区的突触密度已经达到顶峰,与成人相比约为(A)1.5(B) 1.2(C) 0.8(D)0.6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3 分21 概念22 心境23 焦虑障碍24 依恋行为三、简答题每小题 5 分25 简述观察法的优点和不足。26 简述知觉恒常性的种类。27 简述问题的组成部分。28 简述智力的影响因素。29 简述遗传对人格的作用。30 简述人际吸引的条件。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 31、32 小题任选 1 题,2 题均答者,以前 1 小题计分,8 分。第 33 小题必答。10 分。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2011 全国 心理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