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生理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生理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生理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河南省专升本(生理学)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组织液2 正常成人的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 )(A)40(B) 20(C) 60(D)153 物质在特殊细胞膜蛋白质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属于(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4 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作用兴奋后,兴奋性周期变化的顺序是( )(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
2、期低常期5 人体内 O2、CO 2 和尿素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6 在急需情况下 O 型血可以输给其他血型的人,原因是 ( )(A)O 型血的血清中含 A、B 两种凝集素(B) O 型血的红细胞膜上不合 A、B 两种凝集原(C) O 型血的血清中不含 A、B 两种凝集素(D)细胞膜上无凝集原,血清中无凝集素7 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白蛋白减少(B)血浆血蛋白增多(C)血浆球蛋白增多(D)血浆球蛋白减少8 内源性凝血的始动因素是( )(A)凝血因子被激活(B)因子 被激活(C)血小板破裂(D)凝血酶的形成9 冠状动脉血
3、流量主要取决于( )(A)心缩期长短(B)心舒期长砬(C)神经对冠状血管的支配作用(D)血液黏滞度大小10 搏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而心率加快时动脉血压韵变化主要是( )(A)收缩压升高(B)舒张压升高(C)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D)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11 下列关于正常配电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P 波反映两个心房的除极和复极过程(B) QRS 波反映两个心室的除极过程(C) P-Q 间期反映兴奋从心房传到心室的时间(D)在 S-T 段期间,心室各部分间不存在电位差12 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A)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B)增强心肌收缩力(C)使心室肌舒张期延长(D)使心房、心
4、室肌不发生同时收缩13 心电图上代表兴奋从窦房结传至心室肌去极化开始所需要的时间是( )(A)P-R 间期(B) Q-T 间期(C) R-R 间期(D)S-T 段14 第二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心室收缩时,血液冲击半月瓣引起的振动(B)心室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缩引起的振动(C)心室收缩,动脉瓣突然开放引起的振动(D)心室舒张,半月瓣迅速关闭时的振动15 保持胸膜腔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胸膜腔密闭(B)肺内压低于大气压(C)肺内有表面活性物质(D)呼吸道内存在一定压力16 某人潮气量为 500ml,呼吸频率为 14 次分钟,其肺泡通气量约( )(A)3000mlmin(B) 4
5、000mlmin(C) 4900mlmin(D)6000mlmin17 促胰液素促进胰液分泌( )(A)大量的水分和 HCO3 ,而酶含量很少(B)少量的水分和 HCO3 ,而酶含量也很少(C)少量的水分和 HCO3 ,而酶含量丰富(D)大量的水分,而 HCO3 和酶含量很少18 胃酸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A)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一个酸性作用环境(B)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C)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D)促进维生素 B12 的吸收19 关于正常人的体温正确的是( )(A)腋窝温度直肠温度口腔温废(B)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C)直肠温度腋窝温度口腔温度(D)直肠温度口腔温度腋窝温度
6、20 可称为无尿的是指( )(A)尿量不到 50ml24h(B)尿量不到 100ml24h(C)尿量不到 150ml24h(D)尿量不到 200ml24h21 水的重吸收在下述哪个部位接受 ADH 调节( )(A)近球细胞(B)髓袢降支(C)髓袢升支(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22 损毁视上核,尿量和尿浓缩将出现什么变化( )(A)尿量增加,尿高度稀释(B)尿量增加,尿浓缩(C)尿量减少,尿高度稀释(D)尿量减少,尿浓缩23 “谈虎色变 ”是由于( )(A)交感神经兴奋所致(B)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C)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D)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24 视杆系统( )(A)对光敏感度高,有色觉,分辨力弱
7、(B)对光敏感度低,有色觉,分辨力弱(C)对光敏感度高,无色觉,分辨力弱(D)对光敏感度低,无色觉,分辨力高25 脊髓高位离断的病人,脊休克的主要表现为( )(A)离断面下伸肌反射增强(B)离断面下屈肌反射减弱(C)离断面下的脊髓所支配的躯体与内脏反射均减退以至消失(D)排便、排尿能力恢复正常26 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应(B)反射(C)反馈(D)适应27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活动减弱的原因在于( )(A)突触前神经元活动减弱(B)兴奋性突触释放递质量减少(C)后膜电位超极化(D)轴丘始段去极化28 关于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结构的完
8、整性(B)功能的完整性(C)单向传导(D)绝缘性29 激素传递的方式不包括( )(A)血液运送(B)经组织液扩散(C)神经轴浆运输(D)经腺体导管分泌30 关于月经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排卵与血中 LH 分泌高峰有关(B)子宫内膜剥落是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降低(C)妊娠期月经消失的原因是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很低(D)切除两侧卵巢后月经周期消失31 肠扭转可使肠壁发生( )(A)贫血性梗死(B)千性坏疽(C)气性坏疽(D)出血性梗死32 细胞水肿发生机制是( )(A)溶酶体膜受损(B)核膜受损(C)过氧体受损(D)线粒体受损33 下列哪种器官不易发生坏疽( )(A)阑尾(B)肺(C
9、)脑(D)肠34 湿性坏疽的特点不包括( )(A)坏死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明显(B)坏死组织中产生大量气体(C)多发生于肺、子宫、阑尾等内脏(D)腐败菌感染较重35 漏出性出血多发生于( )(A)毛细血管(B)小静脉(C)小动脉(D)大静脉36 脂肪栓塞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是( )(A)脑出血(B)脑梗死(C)急性右心衰竭或窒息(D)急性左心衰竭37 脾梗死的形态结构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病灶呈灰黄色(B)梗死区形状不规则(C)呈凝固性坏死(D)坏死灶周围有明显的充血出血带38 炎区坏死组织分解液化是由于下列哪类细胞的存在( )(A)淋巴细胞(B)巨噬细胞(C)浆细胞(D)中性粒细
10、胞39 炎症的本质是( )(A)以损伤为主的反应(B)出现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C)以防御为主的病理过程(D)局部的组织发生变质、渗出、增生40 下列哪一种疾病是以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一( )(A)急性肾盂肾炎(B)大叶性肺炎(C)病毒性肝炎(D)流行性乙型脑炎41 诱发肝癌主要的致癌物是( )(A)黄曲霉毒素(B) 9,10-二甲基苯蒽(C)乙萘胺(D)联苯胺42 有关骨肉瘤的主要诊断依据,哪项是错误的( )(A)好发于老年人(B)发生手长骨干骺端(C)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D)出现肿瘤性成骨43 恶性肿瘤的恶性程度取决于肿瘤的( )(A)大小(B)组织来源(C)生长部位(D)分化程度44
11、 生长速度主要取决于肿瘤的( )(A)分化程度(B)生长部位(C)营养状况(D)血液供应45 心肌梗死最常好发的部位在( )(A)左室侧壁(B)左心房(C)左室前壁心尖、室间隔前 23(D)左室后壁、室间隔后 1346 下列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成人病毒性心肌炎,主要为坏死性心肌炎(B)柯萨奇病毒 B 组感染最常见(C)心肌细胞坏死与免疫反应无关(D)晚期可伴代偿性心肌肥大47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受累的心瓣膜是( )(A)主动脉瓣(B)肺动脉瓣(C)二尖瓣(D)三尖瓣48 引起肺气肿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吸烟(B)空气污染(C)小气道感染(D)慢性支气管炎4
12、9 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的肺癌类型是( )(A)鳞状细胞癌(B)腺癌(C)小细胞癌(D)大细胞癌50 患者,女,60 岁,咳嗽,咳痰 10 多年。体格检查:可平卧,桶状胸,两肺少量湿哕音,剑突下可见收缩期搏动,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肝脾不大,下肢无水肿。其诊断可能为( )(A)慢性支气管炎(B)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C)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代偿期(D)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51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肝硬化晚期肝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 )(A)血浆清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B)鼻出血、皮肤出血(C)肝掌、皮肤出现蜘蛛痣(D)黄疸52 胃溃疡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穿孔(
13、B)幽门梗阻(C)出血(D)癌变53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消化道(B)呼吸道(C)血液(D)皮肤54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相关的病原菌主要是( )(A)病毒(B)寄生虫(C)葡萄球菌(D)链球菌55 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为( )(A)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B)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C)肾小球系膜细胞(D)大量新月体形成56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尿改变( )(A)少尿(B)无尿(C)血尿(D)脓尿57 患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全身水肿、高脂血症 2 年,应初步诊断为( )(A)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B)快速进行性肾
14、小球肾炎(C)链球菌感染后肾炎(D)膜性肾小球肾炎58 关于葡萄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肉眼观呈葡萄状物(B)绒毛间质血管丰富(C)滋养层细胞不同程度增生(D)不易转移59 肠结核溃疡多呈( )(A)带状(B)烧瓶状(C)椭圆形(D)火山口状60 下列哪一项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基本病理变化特点( )(A)DIC(B)全身广泛性小血管损害(C)大量炎细胞黼(D)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61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上升相是由于大量_所致,下降相是由于大量_所致。62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房室瓣和半月瓣都处于关闭状态的时期是_和_。63 CO2 的
15、运输方式主要是以_的形式在_ 中运输。64 正常成人腋窝温度的范围是_,口腔温度的范围是_。65 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的方式有_和_两种,其中葡萄糖、氨基酸、钠离子主要是_重吸收,而尿素是_重吸收。66 球囊和椭圆囊的适宜刺激是_运动,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_。67 IPSP 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突触后膜对_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突触后膜出现_。68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有_、_、_。69 干性坏疽出现的部位常常是_。70 肺淤血多见于_时,在肺泡腔内可见“心力衰竭细胞” 是由_细胞吞噬了_细胞并将其分解而形成。71 癌多经_转移;肉瘤多经_转移。72 风湿性心内膜炎病变最易受累_,其次是_和_同
16、时受累。73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中,变性包括_、_;坏死包括_、_。74 呼吸75 食物的氧热价76 肾小球有效滤躲77 感受器78 牵张反射79 葡萄胎80 急性肾盂肾炎81 肿瘤的异型性82 冠心病83 伤寒肉芽肿84 简述胆碱受体的分类、分布部位及生理效应。85 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有哪些?各自特点如何? 根据散热原理,如何降低高热患者的体温?86 简述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87 比较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两者有何区别?88 试述骨骼肌收缩和舒张过程,以及 Ca2+在肌肉收缩中所引起的作用。89 试论述肿瘤的组织结构、异型性以及异型性在病理诊断学中的意义。河南省专升本
17、(生理学)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它是围绕在机体内部细胞周围的体液。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体液总量约占成年人体重的 60。体液分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体液的 23( 约占体重的 40)分布于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其余约占 13(约占体重的 20)分布于细胞外,称为细胞外液。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溶液中的 Na+、K +、Ca 2+、Cl 等带电离子借助予通道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扩散,称为由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通道转运)。4 【正确答案】
18、D【试题解析】 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作用兴奋后,兴奋性周期变化的顺序依次是: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兴奋性周期变化四期中除在绝对不应期,因细胞兴奋性=0,故不接受任何强大刺激,不能发生二次兴奋(产生动作电位) 外,其他三期均能接受刺激产生第二次兴奋(产生动作电位)。相对不应期和低常期:细胞兴奋性低于正常,阈值较高,再接收阈上刺激后可产生第二次兴奋(产生动作电位) ;超常期:细胞兴奋性高。于正常,阈值较低,再接收阈下刺激后即可产生二次兴奋(产生动作电位)。无论在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再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后,兴奋性的周期变化严格按照“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河南省 生理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