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 1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穴 (xu)位 悭(qin) 吝 发酵(jio) 破绽(zhn)(B) 旋(xun) 风 炫(xun)目 落(lo) 价 内 讧(hng)(C) 窈(yo) 窕 赏 赉(li) 歃 (sh)血 间(jin) 隔(D)刈 (y)除 校(jio)对 嫉 (j)妒 偎(wi)依2 下列各组词语里,没有错别字的是 ( )(A)蜕化 以偏概全 开门缉盗 贪赃枉法(B)接洽 韬光养晦 病入膏盲 精减机构(C)装潢 发扬光大 欢度春节 断章取义(D)祛疑 以逸代劳 励精图治 排忧解难3
2、 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藤野先生朝花夕拾(B)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英国(C)鲁智深水浒传“倒拔垂杨柳”(D)斯威夫特鲁滨逊漂流记“智救星期五”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祝福写于 1924 年,小说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受侮辱、受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后收入彷徨。(B)契诃夫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短篇小说为主要创作体裁而登上世界文学高峰的人,与英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 “ 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C)沈从文是现代小说家,他的小说取材范围广泛,但以写湘西一带的
3、风土民情而见长。语言流畅,形式多变。(D)孙犁,现代作家,他的作品风袼独特。淡雅疏朗的诗胥画意与朴素清薪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是“ 白洋淀派 ”的代表人物,与以赵树理为代表的 “山药蛋派”齐名。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B) 关睢和蒹葭两首诗都选自诗经。(C)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苏轼。(D)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江城子” 为词牌名。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是儒家经典之一,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作者相传为孔子同时代
4、的左丘明。(B)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有很多故事家喻户晓。例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等。(C)鲁讯的狂人日记收存短篇小说集呐喊中,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上第一部白话小说,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对愚弱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的态度。(D)父与子、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 都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楚辞。“风 ”是诗经中传统的表现手法,“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 离骚,“风骚”并称,后来成了文学的泛称。(B)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而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元代著名杂剧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
5、.秋思和明代散曲作家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都是小令,元代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义则属套曲。(C)元明清三代的小说超过以前所有的时代,尤以章回体长篇小说光辉夺目。继元明两代产生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之后,到了清代又产生了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长篇小说名著,达到了古典小说的顶峰。(D)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从 1918 年起,先后发表了 狂人日记、祝福、阿 Q 正传、药等小说名篇,后来收入小说集 呐喊。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漱玉词、稼轩长短句的作者分别是李清照、辛弃疾。(B)封建王朝的官吏降职或者远调叫做“谪”。(C) 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是俄国作家契诃
6、夫的代表作。(D)小橘灯的作者是冰心,她还著有诗集 繁星、春水。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回小说中常出现“话说” 、“看官”等字眼,可明显看到话本的痕迹与影响。(B) “论” 是一种以论证为主要议论方式,以解析透彻为宗旨,一般而言,人物论、史论等较庄重的内容大多采用这一文体,如贾谊的过秦论、苏洵的六国论。(C)疏也称奏疏、奏章,是臣下向君王进言的文书。一般采用分条陈述的方式,贾谊的论积贮疏是疏中的名篇。(D)唐宋传奇是魏晋笔记小说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情节曲折奇特、结构完整的短篇小说,灌园叟晚逢仙女就是其中的名篇之一。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示是适
7、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一种公文。请示一般内容简单,一文一事。(B)撰写报告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有一说一,既不弄虚作假,也不文过饰非。(C)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时所使用的一种下行公文。(D)函主要用来向职能部门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二、填空题11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苏轼赤壁赋)12 _,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13 流水落花春去也,_。(李煜浪淘沙)14 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15 落霞与孤鹜齐飞,_。(王勃滕王阁序)16 陆游,字务观,号_,是南宋著
8、名的爱国诗人、词人。17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见于屈原的 _。18 _是当代小说家,他的红高粱是一部颇有影响力的中篇小说。19 兰陵笑笑生所作的_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又是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20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_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品。三、阅读理解20 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在告别 20 世纪而进入 21 世纪之际,中国思想界对启蒙有截然相反的看法。有人历数启蒙的罪状,劝告知识分子放弃启蒙立场;有人则回顾启蒙被压倒的悲剧,希望在中国“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 。面对思想界的矛盾和种种困惑,有一个问题必须回答:今日的中国是否需要启蒙?这应该是一
9、个无须回答的问题。因为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必然要伴随着不断的启蒙。然而,事情却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在 20 世纪,先是有人宣判启蒙思想因其资产阶级属性而“ 过时” 或“腐朽”,接着又有人从后现代的立场上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而告别启蒙。这就使启蒙是否需要成为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那么,启蒙是否需要?就今日中国现实而言,启蒙无疑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就中国历史而言,它是一个没有完成就被打断的历史任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虽然长期被湮没和遗忘,但这并不证明中国不需要启蒙。现代化的种种挫折都在提醒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将其超越,只要这一目标还
10、没有实现,历史就必须进行补课。众所周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历史上都曾有过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但中国的这种传统特别悠久而深厚。一些人认为 20 世纪中国的悲剧在于激进主义,但必须注意的是,在这段历史上,无论出现过多少过激事件,也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传统的模式,因而也没有冲破传统的模式。虽然传统的确在发生变化,年轻人身上已经很少见到“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之类的礼教影响,但以政治伦理为中心的传统文化阴影却依然笼罩着中国人的精神。面对刚刚过去的历史,我们无法否认中国传统中的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仍然根深蒂固。在这种情况下,正如有识之士所指出的:“如果我们不能继承五四先贤的志业,进行持久的、全
11、面的、认真的启蒙,历史不但已经重复了,而且还不是没有可能再重复,至少至今还没有能看到足以防止的保证。”一些人否定启蒙的理由是大众的拒绝。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事实。但是面对同样的事实,却也可以做出另一种回答:正因为大众拒绝,启蒙更是必需的。有人认为,近百年来中国的灾难都源于“启蒙” ,因为它明显违反了自然演进理论,破坏了文化发展的自然过程,甚至破坏了正常生长的日常生活和市民社会。事实上,这种认识是不可靠的。在 20 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破坏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并非启蒙,破坏了市民社会发展的也并非启蒙。一些论者把各种历史灾难算到启蒙的账上,就像把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反启蒙的灾难算到启蒙的账上一样,是很不公正的
12、。我们应该承认,启蒙的确破坏着文化的自然演化,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指出: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是否打破了这种文化自然演进的规律?即使有 “五四”那样的启蒙努力,也仍然难以改变其循环往复,其力量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拒绝启蒙,致力于维护它自然演进的秩序,那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事实上,几千年的历史已经提供了证明,自然演进只能在专制与蒙昧的路上滑行。在启蒙打破常规之前,也未见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选自夏中义大学人文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1 “这应该是一个无须回答的问题” 一句中的“这个”所指代的意思是 ( )(A)冲破传统(B)点燃启蒙(C)人类文明(D)传统文
13、化22 下列对第二段中“ 补课 ”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重新树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进行持久的、全面的、认真的启蒙。(B)在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时,知识分子必须冲破传统的思想模式。(C)知识分子教育民众放弃激进主义,超越并冲破传统模式。(D)铲除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致力于维护自然演进的秩序。23 “在现代化进程,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 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启蒙”明显违反自然演进理论,因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不能使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B)在现代化进程中,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启蒙工作还必须进行。(C) “启蒙” 的力量是弱小的,在现
14、代化进程中,很难打破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这一规律。(D)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传统发生了变化,因而启蒙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24 根据全文分析,不属于“今日中国需要启蒙” 的理由的一项是 ( )(A)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历史就必须进行补课。(B)就中国历史而言,启蒙是一个没有完成而被打断的历史任务。(C)中国传统中的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仍然根深蒂固。(D)进入 21 世纪,中国思想界对启蒙仍然存在着截然相反的看法。25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激进主义,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冲破传统的模式。而启蒙却能使今日的中国
15、防止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灾难再次发生。(B)五四先贤的启蒙努力曾推动中国社会向文明健康发展,今日的知识分子也应向五四先贤学习,肩负起启蒙的重任。(C)启蒙在今日的中国是必不可少的,是中国人获得人的自由、尊严和权利的必由之路。但知识分子是否需要启蒙的争论也是必要的。(D)中国专制主义传统历史悠久,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形成现代启蒙运动的高潮,但其因力量弱小,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程度有限。25 世主有先生者 ,有后生者,有不生者。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居有忧色。申公巫臣问日:“ 王何为有忧也 ?”庄王日:“吾闻诸侯之德,能自取师者王,能自取友者霸,而与居不若其身者亡。以寡人之不肖也,诸大夫之论莫有及于寡人
16、,是以忧也。”申公巫臣日: “古之知道者日先生,其楚王之谓也!”庄王之德宜君人,威服诸侯,日犹恐惧,思索贤佐,此其先生者也。 昔者宋昭公出亡,谓其御日:“吾知所以亡矣。”御者日: “何哉 ?”昭公日:“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十人,无不日:吾君,丽者也;吾发言动事,朝臣数百人,无不日:吾君,圣者也。吾外内不见吾过失,是以亡也。” 于是改操易行,安义行道,不出二年,而美闻于宋。宋人迎而复之,谥为昭。此其后生者也。 昔者郭君出郭 ,谓其御日: “吾渴,欲饮。”御者进清酒。日:“吾饥,欲食。 ”御者进干脯粱糗。日: “何备也?”御者日:“臣储之。” 日:“奚储之?”御者日:“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江苏 语文 模拟 1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