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 1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画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逮 捕(di) 谂知(nin) 谥 号(y) 不卑不亢(kng)(B)暮 霭(i) 纶巾(ln) 敕(sh)令 鹬蚌(bng)相争(C)粗 犷(gung) 矫情(jio) 癞(li) 痢 一模(m)一样(D)打 烊(yng) 纰(p) 漏 下载(zi) 奄 奄(yn)一息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沉湎 言简意骇 草菅人命 不胫而走(B)追朔 沤心沥血 谈笑风声 得陇忘蜀(C)蜇伏 旁证博引 蛛丝马迹 察颜观色(D)寒暄 不落窠臼 饮鸠止渴 声名雀起3 下列画线字释义全部正确
2、的一组是 ( )(A)哀 (悲哀) 兵必胜 暴殄(绝) 天物 博闻强识(认识) 严惩不贷(懈怠)(B)尝鼎一脔(切成块的肉 ) 繁文(仪式)缛节 高山景行(大路 ) 拾人 牙慧(别人说过的话)(C) 讳(忌讳)莫如深 开门揖(作揖)盗 屡试不爽( 差错) 自怨自艾(改正)(D)入不 敷( 敷衍 )出 深孚(使人信服)众望 微(低微)言大义 钟(聚集)灵毓秀4 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 阿 Q 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 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A)借代 通感 拟人(B)拈连 借喻 夸张(C)借
3、代 夸张 暗喻(D)拈连 通感 夸张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B)所谓 “生态自觉” ,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人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D)为纪念建党 90 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 歌咏比赛将于 7 月 1 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6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以十二星次
4、划分地面上州、国的位置与之相对应,称作分野。(B)孟仲季用来表示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C)岁寒三友指古诗文中经常提到的兰、竹、梅。兰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此称。(D)阴指山丘的南面和水的北面,阳指山丘的北面和水的南面。7 下列诗词名句与作者排序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A)孟浩然 自居易 林逋 赵翼(B)孟浩然 孟郊 王维 秦观(C)王维 孟郊 李白 韩愈(D)王维 韩愈 林逋 宋祁8 以下作品、时代、作家、国别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
5、是 ( )(A)莺莺传元代蒋防(B)郭茂倩乐府诗集南朝宋(C)惠特曼草叶集美国(D)平凡的世界近代路遥9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剧史是元代钟嗣成编纂的 录鬼簿。(B)南朝诗体“永明诗” 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C)汉代下层文人七言诗成就最高的代表作是古诗十九首。(D)纳兰性德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纳兰性德词集饮水词。1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公安三袁(又称三袁)是指明代晚期三位袁姓的散文家兄弟,他们分别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长安里(今中国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 公安
6、派 ”或“公安体”。(B)晚唐花间词派鼻祖是温庭筠,他和韦应物合称“温韦” 。(C)酸甜乐府是元后期曲家贯云石号酸斋,徐再思号甜斋,时人称其散曲为“酸甜乐府”。(D)常州词派是清代嘉庆以后的重要词派,常州词人张惠言编辑的 词选强调比兴寄托,推尊词体,抬高词的历史地位。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晋太康年间的张载、张协、张亢三兄弟,陆机、陆云两兄弟,潘岳、潘尼,左思,这些人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张,两陆,两潘,一左” 。(B)宋代与“公安派” 同时起来反对拟古主义的另一文学流派是钟惺、谭元春为主的“竞陵派”。(C)清末鲜明提出“诗界革命”口号的是黄遵宪,而早已反映出诗歌变革趋向并获
7、得创作成功,成为“ 诗界革命 “旗帜的是梁启超。(D)“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是明代诗人刘基郁离子中的语句。12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东汉著名辞赋家张衡的代表作品是二都赋 。(B)元末明初流行的南戏拜月亭记作者相传为施惠。(C)清代文学家沈复著有浮生六记,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的一部自传体作品。(D)明代的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 陶庵梦忆。13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1930 年,叶圣陶倪焕之与茅盾子夜 一道成为现代短篇小说繁荣的开端。(B)冰心擅长写抒情性散文,赞颂母爱、童心和美好的自然风光,文笔清新隽秀,极富诗意。(C)受象征主义
8、诗风影响的现代派诗人戴望舒早年诗作雨巷、致橡树十分著名。(D)曹禺的雷雨、屈原,通过家庭的和社会的悲剧,表现了中国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14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叶诗派代表人穆旦,赞美强烈地表达出现代人的 “较深的思想”与诗情。(B)先锋派余华的代表作是妻妾成群、活着。(C)新感觉派小说代表作家施蛰存梅雨之夕、将军的头以上海为主要场景反映大都市的病态生活,着重描写人物的意识流动。(D)“京派”小说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沈从文、汪曾祺的小说分别为边城、大淖记事;“海派” 小说主要是以描写都市生活为题材,代表作家有张爱玲金琐记、倾城之恋。15 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有正确的一
9、项是 ( )(A)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中被称为“湖畔诗人” 的是拜伦和雪莱。(B) “福斯塔夫式背景” 反映了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方兴未艾时代美国平民社会的五光十色的生活,是马克.吐温小说的环境背景。(C)英国戏剧家易卜生戏剧代表作玩偶之家,主人公娜拉和海尔茂。(D)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塑造了一个 “贝多芬式的英雄”。二、填空题16 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游山西村)17 _,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18 黑云翻墨未遮山,_。(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19 _,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20 乱花渐欲迷人眼,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1 唐代文学家韩愈和_发
10、起了古文运动。22 小说在宋代被称为“_” ,是讲故事的人用的底本,内容有讲历史的,有讲佛经故事的,对后来的明清小说产生了直接影响。23 _是元杂剧及散曲的总称,是元代文学的代表,与唐诗、宋词并称。24 纪昀,又名纪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曾主持纂修_。25 沈从文最重要的小说代表作是_。三、阅读理解25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有关问题。为什么我们容易区分上下,但却不容易分辨左右,一位哲人说过,“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 ,我们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这是区分上下的最为直观方便的参照系。但左右就不同了,左和右并无明显的参照系。小时候,大人教我们:拿筷子的是右手,端碗的是左手。两只手的功能的不对称,帮我们
11、分辨了左右。可见,要区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对称的基准。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因而动物不能区分左右。这一设想最初由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如今已有实验证明,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我们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给出这样的问题:所有的猴子都会爬树,豪猪是一种猴子,豪猪会爬树吗?这是一个三段论,大前提正确,但小前提却是错的。对于左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右脑仍然起作用,于是他回答:豪猪怎么能爬树呢?它不是猴子,它的刺多得像一只刺猬。但对于右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左脑依然起作用,他的回答则全然
12、不同:豪猪是一种猴子,它当然会爬树。这个测试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右脑与具体情景有关,因而右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记得豪猪的模样,它当然不是猴子;而左脑则与逻辑有关,因而左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运用演绎逻辑来推理,但他却不知道豪猪长什么样。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偶尔也会有这样的体验,一时想不起某物或某景的抽象名词,但却能在大脑中生动地再现其具体模样。这就是左右大脑分工的不同。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就会变得荒唐不堪。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人体就呈明显的两侧对称。但这种对称又不时会被打破,众所周知,体内的器官分布就呈现某种不对称,如心脏偏于左侧,或许因为我们处处遭遇
13、对称,因而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然而,更加重要的却是,在所有创造性的活动中,首先必须打破的恰恰是这种原始的对称性。以哲学史上有名的“ 布里丹的驴子 ”为例,当它置身于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时,将难以在向左走与向右走之问作出抉择。它置身于对称性之中,若不打破这种对称性,它就会被活活饿死。自然,现实中的驴子决不会饿死,由于某种细微差别的影响,它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种逻辑上的对称。就此而言,随着不对称性而来的,就是创造和活力。以性别为例,基于雌雄相异的两性生殖,为生命界带来无穷的变异或活力。而人类的两情相悦,更是生活而不是活着的见证。以时间为例,未来和过去的不对称,才让我们的生
14、活始终都充满希望。26 本文谈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27 下列各项中,“ 豪猪爬树 ”测试直接证明了什么 ?(A)人类大脑的特征(B)对称性(C)分辨左右的意义(D)不对称性28 下列表述符台原文意思的项是 ( )(A)文章第一段明确指出:无论是区分上下还是区分左右,都依赖于打破对称性,找到在功能上更直观方便并且不对称的参照系。(B)动物不能区分左右,因为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个结论,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C)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原因或许就在于人类生活在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我们处处遭遇对称。(D)现实中的驴子即使身处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江苏 语文 模拟 1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