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98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9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98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 98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 【 】(A)沈从文(B)茅盾(C)鲁迅(D)巴金2 西厢记是一部 【 】(A)元杂剧(B)明杂剧(C)说唱文学(D)传奇3 下列同属“ 新月派” 的一组作家是 【 】(A)艾青、徐志摩、郭沫若(B)闻一多、郭沫若、冰心(C)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D)郁达夫、徐志摩、艾青4 在报刘一丈书中,所揭示的权贵者的性格特征是 【 】(A)贪婪虚伪(B)奴颜婢膝(C)狐假虎威(D)趋炎附势5 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和李蔡的对比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李广的 【 】(A)骁勇善战(B
2、)爱护士卒(C)乐观旷达(D)白首未封6 种树郭橐驼传的创作意图主要是 【 】(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术(B)揭露统治者的政令扰民(C)传播郭橐驼的植树经验(D)借“养树 ”之道,喻“养民”之道7 大同出自礼记,下面对其陈述正确的是 【 】(A)礼记是儒家五经诗、书、礼 、易、春秋之一(B) 礼记中的仪礼、周礼、周官合称“三礼”(C) 礼记成书是在春秋时代(D)礼记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上古三代的礼仪制度8 门槛主要运用了 【 】(A)对比手法(B)欲扬先抑手法(C)比喻手法(D)象征手法9 声声慢(寻寻觅觅) 中体现家破人亡之痛的词句是 【 】(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B)雁过也,正
3、伤心,却是旧时相识。(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10 与“古道西风瘦马 ”构成反衬关系的景象是 【 】(A)枯藤老树昏鸦(B)夕阳西下(C)小桥流水人家(D)断肠人在天涯11 谈时间的语言风格是 【 】(A)典雅平和(B)清新秀丽(C)幽默机智(D)谨严犀利12 风波的时代意义在于 【 】(A)暴露民众的愚昧落后(B)揭露帝制余孽的阴谋复辟(C)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D)昭示革命难以唤醒民众13 “知识就是力量 ”这句名言出自 【 】(A)培根(B)罗素(C)伏尔泰(D)马克思14 下列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是 【 】(A)不可为量 数 。
4、数:数量(B) 申 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教导(C)何 以 伐为? 以:介词,表原因(D)举 天下之豪杰。 举:列举15 以下诗句中,化用诗经诗句的为 【 】(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16 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 【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彼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D)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17 贯穿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的线索是 【 】(A)故居的变迁(B)亡姐的不幸遭遇(C)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D)“我的心灵的灯 ”的引导18 苦
5、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 【 】(A)人像“幽灵 ”,马像“蜜糖饼”(B)姚纳挨“脖儿拐” ,马挨鞭子(C)姚纳死了儿子,马死了崽儿(D)没有人听姚纳诉说,马却听其诉说19 米龙老爹的中心思想是 【 】(A)颂扬复仇主义(B)颂扬机智勇敢(C)颂扬视死如归(D)颂扬爱国主义20 被人称作具有“ 含泪的微笑 ”风格的小说家是 【 】(A)契诃夫(B)欧 .亨利(C)屠格涅夫(D)莫泊桑二、古文阅读题20 阅读杜甫蜀相,然后回答下列小题。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1 为什么说这首诗在高度赞美诸
6、葛亮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慨?22 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23 如何理解“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两句?23 阅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然后回答下列小题。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4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矛盾心理?25 作者最后的选择表明了他怎样的生活态度?26 这首词中蕴涵的人生哲
7、理是什么?26 阅读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至于怨诽之多,则目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27 这段文字驳斥了司马光的什么观点?是如何反驳的?28 在驳论中作者又揭露了什么问题?29 作者引用历史事实表达了怎样的立场?三、现代文阅读题29 阅读朱自清背影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我看那边的月台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
8、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着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30 这段描述的大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1 刻画父亲形象,作者选取了一个怎样的独特视角?32 从这段文
9、字中,可以看出“我” 对父亲怎样的感情 ?32 阅读曹禺日出中的一段台词,然后回答下列小题。你们好狠的心哪!你们给我一个月不过十三块来钱,可是你们左扣右扣的,一个月我实在领下的才十块二毛五。我为着这辛辛苦苦的十块二毛五,我整天地写,整天给你们伏在书桌上写;我抬不起头,喘不出一口气地写;我从早到晚地写;我背上出着冷汗,眼睛发着花,还在写;刮风下雨,我跑到银行也来写!(做势)五年哪!我的潘经理!五年的工夫,你看看,这是我! (两手捶着胸)几根骨头,一个快死的人!33 这段台词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34 黄省三通过这些控诉性语句,表达了什么样的鲜明感情?35 反复用“我 ”起了什么作用 ?35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语文 模拟 9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