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6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6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67及答案与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 67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苛 求 坎坷 枝柯 舸 舰(B) 阻 止 狙击 租赁 沮丧(C)寒 暄 萱草 煊赫 喧哗(D)包 庇 奴婢 媲美 裨 益2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汶川大地震后,中央再三要求灾区各级政府尽快将救灾物资发放到灾民手中,使他们的生活安居乐业。(B)昨天,苏州的媒体记者几乎倾巢出动,一大早就纷纷来到轻轨开工仪式的现场。(C)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太极用一个整齐划一的圆来表现天人合一的境界,令人叹为观止。(D)
2、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股市一路下跌,那情形真是 势如破竹 ,叫人不得不为中国股市的前途捏一把冷汗。3 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扼 杀 厄 运 碣石 怒不可遏(B) 更 衣 粳米 梗概 骨鲠在喉(C)嶙 峋 徇私 驯鹿 以身殉职(D)绒 布 戎 装 芙蓉 峥嵘 岁月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根据“一国两制 ”的构想,我国政府分别同英国、葡萄牙政府达成了解决澳门、香港问题的决议,并于 1997 年和 1999 年顺利地进行了政权交接。(B)那苗族姑娘看我一比一划地,终于明白了我的意思,高兴得笑了起来,忙放下背篓,指给我出山的小路。(C)高新科技园区以智力
3、密集为依托,以开拓新产业和高科技成果为目标,不断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D)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5 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某一地区特定时间内游客数量超过其接待能力,是造成该地区旅游业种种问题的重要原因。接待能力若不提高,再美的湖光山色也会黯淡无光,_,再好的微笑服务也会丧失魅力。(A)再多的投入和开发也尤济于事(B)再浓厚的游览兴趣也会逐渐减退(C)再迷人的青山绿水也会索然无味(D)再多的人文景观也会失去风采6 填入下面,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
4、断的树林。(A)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帆影点点的江面上波光粼粼,(B)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江面上帆影点点,波光粼粼,(C)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在钱塘江边矗立着,江面上帆影点点,波光粼粼, (D)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六和塔在钱塘江边矗立着,帆影点点的江面上波光粼粼,7 下列词语中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粗 糙 (co) 狡黠 (xi) 擢发难数(zhu)(B) 牟 利(mu) 泊船 (b) 腹背受敌(f)(C) 罹 难(I) 皲裂(jn) 返璞 归真(p)(D)惬 意(qi) 龋齿(y) 亘古未有(gn)8 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5、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 )!(A)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B) 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C) 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D)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9 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修辞手法不同的一句是( )(A)雪,是在为人们跳舞。雪,是在为人们欢笑。雪,是在为人们歌唱。(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C)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
6、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D)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连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裳;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片片美好的景色;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撒播,培育出一个五彩的花坛。10 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箴 言 盐碱 缄默 咸 与维新(B) 恪 守 坎坷 缂丝 溘然长逝(C) 皎 洁 校尉 佼佼 上行下效(D)靓 妆 靖 乱 靛青 去芜存菁10 课堂电脑你们附近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吗?儿童用胳膊夹着笔记本电脑等黄色公共汽车去中学上学。在表面上,电脑是否可以进学校是不假思索就能回答的问题。如果坚持认
7、为今天的技术不应当用来使课堂经验变得更个性化、更有效、更直接、更激动人心那就奇怪了。电脑进学校已 20 多年大概也起了一些有益的作用。但是个人电脑成为美国中小学生的每日必要工具的想法则完全是另一回事。确定电脑在学校中应有作用问题是如此之重大,因而这个问题不能全留给电脑供应商和教育工作者来决定。受过教育的公众抱有明确的和现实的期望,需要他们帮助确定技术发展的正确轨道。学校用电脑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我们是在指望改进教学能力和灵活性吗? 我们是试图使老师和其他助手通过让学生利用编好程序的学习工具来取得更多成果吗?这一切听起来很好,而且借用电脑辅助教学也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这与把电脑当做健全教育政
8、策的象征并不一样。有一种说法,如果一个儿童不能熟练地在万维网上浏览,不能在 Windows 或 Finder 上浏览,不能使用文字信息处理程序,或者不能使用 Logo 或 Basic 程序,就不能说是受过完整的教育。这种说法有危险。这些技巧能在教室外学会。更糟糕的是,学生学会这些技巧所花的时间是从正当的教学计划那里偷来的时间,这是一个坏交易。应当买哪一类电脑? 我们不是在谈品牌名称。大部分学校系统没有钱根据不断变化的技术所要求的两到三年周期更换个人电脑或多用途电脑。另一方面,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把一部电脑的价钱投资于学校图书馆书籍所产生的效益,书架的书籍保存寿命更长些。谁能改变教室中使用计算机
9、进行教学的模式,从而让电脑变得更有效?谁来教老师?这些问题是真正难以回答的问题是更多的硬件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当学校在为孩子的未来打下牢固基础方面作贡献时,孩子们才得到最好的服务。学校作为目标应当培养的学生就能怀着好奇心和理解力去读书,掌握基本算术概念,并能批判地对一些观念、想法作出评估。11 根据作者的看法,在教室里使用教学电脑是一种不合适的实践,因为( )(A)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电脑是一种太昂贵的奢侈品。(B)中小学生的智力还没有成熟到足以去掌握那些技能。(C)它占用了太多的时间,而这些时间本来可以用于正常课程的学习。(D)由于电脑的帮助,中小学生可能什么都没有学到。12 能决定电脑在学校中
10、应有作用的是( )(A)电脑供应商(B)电脑教育工作者(C)受过教育的民众(D)上述几项都是13 最后一段中作者暗示( )(A)电脑技术对普通教育没有什么作用。(B)电脑教学是教育中一个不独立的部分。(C)教育的根本目的被忽视了。(D)教师应该接受如何教授电脑技术的教育。14 作者对现在学校电脑教育方式的态度是( )(A)批评的(B)客观的(C)肯定的(D)乐观的15 下列句子中,含有宾语前置现象的是(A)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B)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C)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D)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16 杜甫的蜀相是一首(A)古风(B)乐
11、府(C)律诗(D)绝句17 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 出自(A)冯谖客孟尝君(B) 郑伯克段于鄢(C) 陈情表(D)谏逐客书18 杜甫蜀相“ 长使英雄泪满襟 ”的前一句是(A)三十从军今白发(B)三顾频烦天下计(C)拔剑四顾心茫然(D)出师未捷身先死19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全篇的点睛之笔是(A)古道西风瘦马(B)小桥流水人家(C)断肠人在天涯(D)枯藤老树昏鸦20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主要的写作目的是( )(A)强调种树要“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B)批评他植者违背种树规律(C)赞扬郭橐驼高超的种树技艺(D)揭露“长人者好烦其令” 的弊政21 射箭“中石没镞 ”的细节出自 ( )(A)韩愈张中丞
12、传后叙(B)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C)司马迁李将军列传(D)侯方域马伶传二、填空题22 散曲分_和套数两种形式。23 郭沫若以“ 眷念祖国的情绪 ”为副标题的诗作是 _。24 长亭送别一折,选自王实甫的杂剧_。25 五四时期,沈雁冰等人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_。26 岑参是唐代_诗派的代表诗人。27 陆游关山月:“_,几处今宵垂泪痕。”28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_。”29 李白行路难(其一):“ 长风破浪会有时,_。”30 杜牧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国恨, _。”31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起舞弄清影,_。”三、翻译解释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的部分字或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2 说者又谓
13、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诟:33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薄:34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物华:35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五代史伶官传序)尔其无忘乃父之志:36 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 币:37 刑仁讲让,示民有常。讲:38 她驾着风车,狂飙疾转地在怒涛上驱走。狂飙:39 孔子曰:“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 丘未之逮也 ,而有志焉。”丘未之逮也:40 (河伯 )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我之谓也:41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
14、故也。度义而后动:四、简答题42 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中,辛弃疾以“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的动作表达了怎样的复杂感情?43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提示了怎样的社会弊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治国思想?44 傅雷在心灵的灰烬一文中写道:“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作者用这两句话说明了怎样的人生道理? 这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45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的好处是什么?五、古文阅读题45 枫桥夜泊张 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46 此诗描绘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象?贯注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47 何处可以见出
15、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47 阅读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 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48 姜氏为什么要为共叔段请“制”?这
16、两段文字中哪句话能体现出共叔段有扩张野心?49 庄公为什么不采纳祭仲的建议?这反映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50 请说明这两段话中所用比喻的喻义。六、现代文阅读题50 精美的艺术世界,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奇妙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相同时代和地域,或者不同时代和地域的作者与读者,都可以按不同的社会倾向和审美趣味,交换着对社会人生的体验,进行着心的交流。莎士比亚笔下的王子复仇,可以刺激东方的读者去思索世界的罪恶与正义;曹雪芹笔下的荣国府的盛衰,可以启迪今世的读者去体会人生的过去与未来。通过精美的艺术品,素不谋面的作者和读者是可以进行思想感情的传递和共鸣的。艺术,这精神世界中的一条流泻千里的大运河,可以沟通江、
17、湖、海,可以沟通古、今、来。艺术品的永恒魅力在于它可以使世世代代的欣赏者根据作品的形象和本人的素养,进行层出不穷的审美再创造。能够在艺术天地中,深切地领略那些伟大的心灵的人们,是幸福的。但是,并非人人皆有这种厚福,诚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一部红楼梦,已经流传了 200 余年。200 年来,不同身份、不同眼光的读者对这部巨著发表了或是正确,或是隔膜,或是荒谬的五花八门的意见。当人们尚未掌握现代的科学的文学观念的时候,情形确实如同鲁迅所描述的那样:“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
18、事”。鲁迅在这段话的后面加了一串省略号,这就意味着这些话既没有把以往的种种意见囊括无遗更无法穷尽今后将会大量出现的新的见解。正因为一部艺术杰作产生之后,往往存在着这种读者与作者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的矛盾,所以我国古代颇为重视高明的艺术欣赏,把它说成是知心、赏音、解味。刘勰的文心雕龙专设一章论述文学的鉴赏和批评,题为“知音” ,一开头就感叹不已:“知音其难哉 !音实难知,知实难逢。 ”中外艺术家皆期望知音的出现。法国雕塑家罗丹把艺术比作竖琴,通过琴弦的拨动引起世人的共鸣。我国人民更是把艺术创造者和艺术欣赏者这种声气相求、心心相印的关系,想象化和理想化为传颂千古的“高山流水 ”的故事。春秋时代的晋
19、国上大夫伯牙学琴年不成,跋涉千里,到东海蓬莱,闻海水澎湃、群鸟悲呜之声,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自此琴艺大进。但是,艺术家的创造主要不是为了和自然交流心绪,而是要和人交流心绪,他们需要他人理解,需要他人分享愉快,需要他人与他们同哭同笑,同爱同憎,同思同慕。因此,当伯牙遇到钟子期的时候,他用琴弦表达对高山的思念,子期赞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他用琴弦表达对流水的赞美,子期又赞道:“ 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 他把这种知心之言,当成自己艺术创造的极好的报偿和满足,遂与子期结为异姓兄弟,到子期逝世之时,便碎瑶琴于他的祭案之上,流露出一种“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 的难以慰藉的伤痛,难
20、以平息的怅惘。 音而有知,是艺术家的幸福;音而能知,是欣赏者的幸福。这种幸福的创造、再造和转让,构成了艺术世界的心的交流。51 第一段中画线的文字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强调的是艺术品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沟通作用。其中“ 可以沟通江、湖、海 ”是就( )方面说的;“可以沟通古、今、来”是就( )方面说的。 (每空两字,用文中现成的词语作答 )52 文中所引鲁迅的那段话,涉及对红楼梦命意的不同见解,在鲁迅和本文的作者看来,这些见解是否正确?为什么?53 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分别引用了罗丹对艺术的看法和“高山流水” 的故事,意在证明。(用文中的一句现成的话作答)54 文中“他们需要他人理解,需要他人分
21、享愉快,需要他人与他们同哭同笑,同爱同憎,同思同慕” 这句话中 “他们”与“他人”分别指代的是谁?“他们”与“他人” 之间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55 作者在第二段的开头说道:“能够在艺术天地中,深切地领略那些伟大的心灵的人们,是幸福的。” 在第三段的结尾处又说道: “音而有知,是艺术家的幸福;音而能知,是欣赏者的幸福。”这两种说法的着眼点有什么不同? 这种“幸福”感是由什么造成的?55 永远的蝴蝶台湾 陈启佑哪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泠泠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语文 模拟 6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