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理财规划师(二级)理论知识理财规划法律基础章节练习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理财规划师(二级)理论知识理财规划法律基础章节练习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理财规划师(二级)理论知识理财规划法律基础章节练习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理财规划师(二级)理论知识理财规划法律基础章节练习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 理论知识单项选择题1 下列各项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要素的是( )。(A)主体(B)客体(C)内容(D)形式2 可以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 )。(A)只能是合法行为(B)只能是表示行为(C)只能是民事行为(D)可以是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3 李某因病医治无效而死亡,这在民法上属于( )。(A)生活事实(B)偶然事实(C)民事行为(D)事件4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在货物买卖合同关系中,其客体是( ) 。(A)所要买卖的货物(B)货物的价格(C)买卖合同(D)交付标的
2、物的行为5 下列民事法律关系中,可以以行为作为客体的是( )。(A)物权(B)债权(C)人格权(D)继承权6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法律事实中的“行为” 的有( )。(A)甲将乙的自行车据为已有(B)乙将丙殴打致伤(C)丙出版了一本书(D)丁被汽车撞伤7 下列情形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是( )。(A)下雪(B)做作业(C)离婚(D)请朋友吃饭8 甲撞伤乙致乙死亡,为此甲赔偿乙的家属 20 万元。乙的家属料理后事后,分割了乙的财产。引起上述侵权损害赔偿关系和财产继承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分别是( )。(A)事件、行为(B)行为、事件(C)事件、事件(D)行为、行为9 甲出于表达朋友情谊的目的请乙吃饭,却未能
3、信守许诺,对此,下列分析分析正确的是 ( ) 。(A)甲、乙之间存在民事法律关系(B)乙可以起诉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C)甲、乙之间的关系属于生活关系,不受民法调整(D)若乙起诉,法院应该予以受理10 甲公司与乙公司订立一买卖合同,甲将 5 辆汽车卖给乙。该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 。(A)买卖合同(B) 5 辆汽车(C)甲将汽车所有权转让给乙的行为(D)汽车所有权11 甲建筑公司中标负责为乙县人民政府盖办公大楼,楼盖好后,乙届期未能偿还工程价款,为此甲以乙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案涉及的法律关系( )。(A)不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法律关系(B)属于乙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C)是乙与甲之间
4、管理与被管理的纵向经济关系(D)是应该由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间的民事法律关系12 权利人对标的物的支配被限定在某一特定方面或某一特定期间的物权是( )。(A)他物权(B)用益物权(C)从物权(D)法定物权13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担保物权包括( )。(A)抵押权、质权和典权(B)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C)抵押权、质权、典权和留置权(D)抵押权、典权和留置权14 根据我国民法实践的一般做法,有相对人的非对话意思表示需要通过传达媒介才能到达对方当事人,则该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为( )。(A)相对人了解意思表示的内容时(B)意思表示离开表意人时(C)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D)表意人完成其表意行为时15
5、 甲为一乘客(老烟民,熟知烟的价格),乙为一小贩。乙在火车车厢叫卖:“红塔山香烟,10 元钱一条。”甲欣然买之。经查,该烟为假烟。甲与乙之间的行为为( )。(A)无效民事行为,理由为欺诈(B)可撤销民事行为,理由为欺诈(C)无效民事行为,理由是违反法律规定(D)有效民事行为,理由是双方达成合意16 某服装厂与某纺织厂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纺织厂向服装厂供给纯毛衣料100 万米,按纺织厂提供的样品交货。纺织厂交货经服装厂验收后,服装厂即将衣料加工成衣服销售。后购买衣服的消费者反映衣料的质量有问题。经过检验,纺织厂提供的样品是含有 80%涤纶的衣料,纺织厂亦是按照按样品向服装厂交货。本案为( )
6、 。(A)重大误解(B)民事欺诈(C)违约行为(D)侵权行为17 赵某的父亲病重,急需钱医治,赵某为筹措资金,决定将自家的房屋卖掉。遂对王某说:“ 我父亲病重,没有办法,这个房屋价值 30 万元,现在 15 万元卖给你吧。”王某欣然同意。后来赵某后悔,诉至法院。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A)王某的行为属于乘人之危,可撤销(B)王某的行为构成欺诈,可撤销(C)王某的行为构成重大误解,可撤销(D)王某的行为不构成乘人之危,合法有效18 无效的民事行为是( )。(A)不发生任何法律效力的行为(B)通过当事人追认后才能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C)只有该行为的当事人一方申请法院宣告无效时,法院方可做无效宣
7、告(D)不发生当事人预期法律后果的行为19 甲向首饰店购买钻石戒指二枚,标签表明该钻石为天然钻石,买回后被人告知实为人造钻石。甲遂多次与首饰店交涉,历时 1 年零 6 个月,未果。现甲欲以欺诈为由诉请法院撤销该买卖关系,其主张能否得到支持?( )。(A)不可以,因已超过行使撤销权的 1 年除斥期间(B)可以,因首饰店主观存在欺诈的故意(C)可以,因未过 2 年的诉讼时效(D)可以,因双方系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20 根据民法通则,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而为的民事行为属于( )的民事行为。(A)有效(B)无效(C)效力未定(D)可撤销21 甲常为乙制作手工制品,历来都是由乙按数量向甲支付一定的预付款。
8、这次由于数量较大,乙提出要签订书面合同,并将预付款改为定金。由于甲是文盲,乙给甲讲合同内容与以往的做法完全一样,甲遂在合同上签字。该合同是( )民事行为。(A)可撤销,因为甲是重大误解而作出意思表示(B)可撤销,因为甲是因受欺诈而作出意思表示(C)无效,因为甲所作出的是虚假意思表示(D)无效,因为甲是在乙乘人之危情况下而为的意思表示22 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10 岁的学生李某独自到商场购买 29 英寸彩电一台(B)作家章某立书面遗嘱捐赠所有藏书,但未经公证处公证(C)某酒厂以散装白酒冒充茅台酒卖给某百货公司(D)甲、乙签订买卖一张大熊猫皮的合同23 无效民事行为在被确认
9、无效之前( )。(A)仍有效(B)可视为有效(C)当然无效(D)可有效,也可无效24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被撤销后,其行为( )。(A)从法院判决撤销时起无效(B)是否发生效力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C)从申请撤销时起无效(D)自始无效25 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 ),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变更或撤销。(A)任何时候(B)行为成立时起 6 个月以内(C)行为成立时起 2 年以内(D)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 1 年内26 下列行为中属于民事代理的是( )。(A)代为书写遗嘱(B)代拟发言稿(C)代买办公用品(D)代为主持会议27 下列行为中能够适用代理的是( )。(A)订
10、立买卖合同(B)讲授民法课程(C)婚姻登记(D)收养子女28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滥用代理权表现形式的是( )。(A)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自己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B)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C)代理人同时代理双方的民事法律行为(D)代理人在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的代理行为29 下列选项中,即使经过有关部门或者有权人追认,仍然不能发生法律效力的是( )。(A)无权处分(B)无权代理(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30 在委托与代理的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委托必有代理(B)委托是基础关系
11、而代理是单方授权的结果(C)超越代理权意味着修改委托合同(D)代理是委托的外部表现形式31 根据根据代理权产生的根据的不同,可以将代理权分为( )。(A)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B)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C)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D)本代理和复代理32 在委托代理中,代理人有代理权的依据是( )。(A)委托合同和委托授权(B)委托合同或者委托授权(C)委托合同(D)委托授权33 甲想要购买乙的小麦收割机,但是自己对于此类机器不甚了解,便想委托农机站的丙为代理人,与乙协商购买事宜。则甲对丙授权的意思表示( )。 (A)只能向丙表示(B)只能向乙表示(C)既可以向丙表示,也可以向乙表示(D)需同
12、时向乙丙表示34 以委托书授予代理权的,委托书授权不明的,则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应由( )。(A)被代理人承担(B)代理人承担(C)被代理人承担主要责任、代理人承担次要责任(D)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35 下列不属于代理权滥用的是( )。(A)自己代理(B)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C)双方代理(D)紧急情况下的转委托36 对于无权代理的民事行为,如果未经追认,则由( )承担民事责任。(A)第三人(B)被代理人(C)行为人(D)行为人和第三人37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 ) 。(A)拒绝(B)同意(C)没有任何法律意义(D)由代理人承担
13、法律责任38 张某是某企业的销售人员,随身携带盖有该企业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便于对外签约。后张某因收受回扣被企业除名,但空白合同书未被该企业收回。张某以此合同书与他人签订购销协议,该购销协议的性质为( )。(A)不成(B)无效(C)可撤销(D)成立并生效39 诉讼时效主要适用于( )。(A)支配权(B)请求权(C)形成权(D)抗辩权40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丧失( )。(A)实体权利(B)起诉权(C)起诉权和实体权利(D)胜诉权41 2005 年 3 月,张某将他与李某共有的一辆汽车出卖得款 2 万元。李某在外地得知后即来信要求分得 1 万元,张某未给。2008 年 1 月,李某回到本地再次
14、向张某索要,张某给了)万元。2 月,张某得知诉讼日时效已过于是向李某索回 1 万元,李某拒绝,张起诉至法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判决李某归还张某 1 万元(B)驳回张某的起诉(C)调解由李某归还张某 5000 元(D)判决由李某归还张某 5000 元42 下列情况中,( ) 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1 年。(A)延期支付货款(B)遗失财物(C)无效合同争议(D)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43 诉讼时效期间中止后,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 )。(A)继续计算(B)不再计算(C)重新计算(D)届满44 甲欠乙 1 万元,丙为甲的代理人,丙与乙约定,2008 年 5 月 1 日偿还乙
15、 1 万元借款。但到了 2008 年 6 月 1 日甲仍未还钱,于是乙向丙表示同意延期履行债务。此行为在法律上将产生( )的法律后果。(A)诉讼时效的中断(B)诉讼时效的中止(C)诉讼时效的延长(D)放弃诉讼时效期间45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 )。(A)1 年(B) 2 年(C) 3 年(D)4 年46 张某于 2008 年 2 月 1 日被李某打成重伤。张某向李某提出赔偿请求的最后期限为( )。(A)2008-6-1(B) 2009-6-1(C) 2010-2-1(D)2009-2-1理财规划师(二级)理论知识理财规划法律基础章节练习试卷 6 答案与解析一、 理论知识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16、】 D【试题解析】 一般地,民事法律关系主要由三要素构成,即主体、客体、内容。【知识模块】 理财规划法律基础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民事法律事实是指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或客观现象。而行为事实,作为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一类,依照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合法,将行为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知识模块】 理财规划法律基础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事件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判断某个法律事实究竟是事件还是行为,只是看它本身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作用为要素,而不考虑其发生原因是否有当事人的意志。人的出生、死亡、自然灾害等都能引起特定的民事法律后果,且与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理财 规划 二级 理论知识 法律 基础 章节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