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实施)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实施)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实施)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实施)模拟试卷 1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 )是教师备课工作中最为全面系统、深入具体的一步。(A)编制教学目标(B)设计教学方法(C)撰写教案(D)准备课件或教具2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步骤,下面正确的步骤是( )。(A)布置作业;引起动机;呈现教材;举例说明;归纳概括(B)引起动机;举例说明;归纳概括;呈现教材;布置作业(C)举例说明;引起动机;归纳概括;呈现教材;布置作业(D)引起动机;呈现教材;举例说明;归纳概括;布置作业3 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A)针对性(B)逻辑性(C)知识性(D)创造性4 上课
2、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 )。(A)教学目标明确,采用多种多媒体技术,教学内容正确,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B)教学目标明确,备课认真,准备充足,教学内容正确,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C)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组织严密,结构紧凑,教学内容正确,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D)教学目标明确,采用多种多媒体技术,教学内容正确,板书规范,教态从容自如5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是( )。(A)行为认知主义者(B)认知主义者(C)建构主义者(D)行为主义者6 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
3、大纲)之中(C)在学校之外(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7 “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当有疑难时才向教师请教,教师不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只为学生分别制定参考书、布置作业,教师按月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完成一阶段的任务,向教师汇报并接受考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志趣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B)道尔顿制(C)文纳特卡制(D)分组教学制8 教学规律是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的( )的联系。(A)主观(B)客观(C)偶然(D)不稳定9 以下对教学过程基本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C)教学过程是知
4、、情、意、行的统一(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10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手段或方式。下列不属于教学方法的是( )。(A)实验法(B)灌输法(C)谈话法(D)练习法11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这主要说明教学应该重视( ) 。(A)传授学生直接知识(B)突出重点难点(C)及时巩固所学知识(D)发展学生智能,教会学生学会学习12 小强是一位很想获得成功的有志青年。他的老板现有三件事情需要完成:一件比较容易、一件中等难度、一件很难。如果小强可以挑选其中一件来完成,你估计小强会( ) 。(A)挑选最难的那一件(B)挑选最容易的那一件(C)挑选中等难
5、度的那一件(D)寻求老板的意见以避免老板对他的可能的负面评价13 在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较为稳定的教学范型是( )。(A)教学方法(B)教学策略(C)教学模式(D)教学组织1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扬教学民主,它是实施下列哪一个教学基本原则的重要条件?(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可接受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5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 。(A)模象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想象直观16 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实用的知识,而智能的发展则无关紧要。这一理论被称为( ) 。(
6、A)传统教育论(B)现代教育论(C)形式教育论(D)实质教育论17 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A)了解学生(B)融洽的师生关系(C)先进的教学设备(D)备课18 小学阶段的教学应侧重的教学方法是( )。(A)讲演法(B)探究的方法(C)直观的方法(D)实习的方法19 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A)避免失败者(B)力求成功者(C)自我实现者(D)追求荣誉者20 王老师在讲授“ 直角三角形 ”这一概念时,列举了直角在上方、下方、右方、左方等不同类型的直角三角形。这种突出直角三角形的本质特征“含有直角” ,同时变换直角三角形的非本质特征“直角的方位” 教学方式是 ( )。(A)
7、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变式分析(D)概念分析21 “欲速则不达 ”“盈科而后进”等话语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2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句话强调的是( )。(A)学习过程(B)教学方法(C)学习结果(D)教学原则23 在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方面,美国的柏克赫斯特创建的道尔顿制这种形式的主要特点是( ) 。(A)打破班级组织,实行小组教学(B)教师辅导学生个别自学(C)将教学活动分为大班教学,小组学习和独立自学(D)在同一教室的一节课内向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教学24 后进生一般具有如下
8、心理特征: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和( )。(A)容易犯错误(B)兴趣不太广泛(C)意志力薄弱(D)比较内向25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B)他人行为的替代经验(C)他人的榜样行为(D)个体自身行为的归因方式26 在一个英语学习分化比较大的班级中,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适当放低要求以鼓励差生(B)满足优生需要,对其他学生适当放低要求(C)按全班多数学生的接受水平选取部分材料,其他部分则在以后适当进行补充(D)关注优生和差生的需求,采用多种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二、简答题27 简要叙述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主要因素。三、材料分析题
9、27 “方苹果 ”的启示这是一节美术课,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见过苹果吗? 吃过苹果吗?” 学生齐声回答:“ 见过。”“吃过。”“好,今天我们一起来画苹果,画你们心中的苹果。”一会儿学生画好了。该位教师叫学生把画贴在班级后面布置好的“苹果园” 。很快“苹果园”里贴满了各式各样的苹果,大的,小的,红的,绿的,圆的,椭圆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方苹果,教师问:“你们见过方苹果吗?”“没有。”“吃过方苹果?”“也没有。 ”“那是谁画的呀?” 这时一个男孩站起来说: “是我画的。”教师问:“你为什么把苹果画成方的?”“ 因为我们全家都爱吃苹果,妈妈削苹果常滚到地上,都是我去捡的。我想,如果苹果是
10、方的就不容易滚了,再说爸爸都是一箱箱的买,方苹果比圆苹果装得更多。”教师说:“ 听你这么一说,连老师都觉得方苹果不错,当然现在世界上还没有方苹果,老师相信,只要你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会培育出与众不同的方苹果。”28 这位教师的教学有何优点?29 联系材料分析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实施)模拟试卷 1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案是教师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周密策划而编制的关于课程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工作中最为全面系统、深入具体的一步。教案可反映出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水平
11、、教学思路和教学经验。【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学过程的步骤,一般来说,包括导入(引起动机)、新授(呈现教材、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讲解教材内容)、巩固练习、小结(归纳总结)和布置作业几部分。【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师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发展特点,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师上好一
12、堂课的基本要求主要有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重点突出、组织严密、表达清晰和气氛热烈。A、 D 两项中的“采用多媒体技术”和B 项中的 “备课认真,准备充足”都不属于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在他们看来,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加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与此相应,不断的强化则可以使刺激反应的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并没有认知的成分。【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13、教育活动。故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道尔顿制是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方法。由美国 HH 帕克赫斯特于 1920 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创,因此得名。题干的表述正是道尔顿制的基本组织形式。【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学规律是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的客观存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着的。教学规律区别于教学原则,教学原则不是教学规律。【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包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小学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实施 模拟 1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