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4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模拟试卷 1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关于道德调节与法律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道德调节的主体比法律调节的主体广泛(B)法律调节比道德调节具有强制性和事前性的优势(C)道德调节比法律调节更能够体现人性关怀(D)法律调节比道德调节更具有实效性2 “审慎”是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之一,下列说法中,符合“审慎”的内在本质要求的是( ) 。(A)谦虚谨慎,作风严谨,不盲目自大(B)选择最佳手段以达到职责最优化,并努力规避风险(C)小心翼翼,仔细认真,避免说错话、办错事(D)多向他人征求意见,
2、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办事3 关于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社会公德的建设方式决定了职业道德的建设方式(B)职业道德只在职业范围内起作用,在社会公德领域不适用(C)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之间相互推动、相互促进(D)社会公德的任何变化,必然引起职业道德的相应变化4 对于集体主义,理解正确的是( )。(A)坚持集体利益至上,一切以集体利益为转移(B)在集体认为必要的情况下,牺牲个人利益应是无条件的(C)集体有责任帮助个人实现个人利益(D)把员工的思想、行动集中起来是集体主义的核心要求5 诚信的特征是( ) 。(A)社会性、强制性、自觉性、智慧性(B)通识性、智慧性、止损性、资质性(
3、C)人本性、资质性、历史性、公约性(D)通识性、规范性、普遍性、止损性6 在职业活动中,统领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价值导向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荣辱观(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爱国主义7 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是( )。(A)敬业、守纪、进取(B)宽让、和睦、合作(C)诚信、服务、奉献(D)忠诚、审慎、勤勉8 确立职业化管理的主要依据是( )。(A)整体规范化的标准(B)充分依靠员工个人的聪明才智(C)不再强调过程管理(D)以业绩定优劣而非以道德论短长9 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 )。(A)劳动力市场关系(B)劳动者的劳动力(C)劳动力的所有者个体(D)使用劳动力
4、的企业10 计时工资的具体形式不包括( )。(A)小时工资制(B)日工资制(C)月度工资制(D)周工资制11 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 )。(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12 关于社会保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会保险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缴费标准(B)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保险项目(C)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是否参加保险(D)对劳动者而言,物质帮助权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13 对已经生效的劳动法律,( )不具有法律效力。(A)立法解释(B)任意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14 劳动法律体系中的( )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5、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A)劳动标准制度(B)促进就业法律制度(C)职业培训制度(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15 ( )不属于劳动关系法。(A)促进就业法(B)集体合同法(C)劳动合同法(D)劳动争议处理法16 企业管理资源状况分析的内容不包括( )。(A)企业文化(B)品牌知名度(C)领导风格(D)组织管理水平17 ( )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A)战略测评标准(B)战略实施标准(C)战略评价标准(D)战略计划标准18 确定型决策方法不包括( )。(A)微分法(B)量本利分析(C)收益短阵法(D)线性规划法19 影响产业购买者购
6、买决定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社会因素(B)环境因素(C)组织因素(D)人际因素20 个体的沟通风格不包括( )。(A)自我实践型(B)自我保护型(C)自我暴露型(D)自我实现型21 ( )是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相对不容易变化的因素。(A)内因(B)外因(C)稳因(D)非稳因22 改进岗位设计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但不包括( )。(A)岗位工作的满负荷(B)岗位的工时制度(C)岗位员工的知识化(D)劳动环境的优化23 以下关于工作丰富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B)有利于提高岗位的工作效率(C)增强员工在生理、心理上的满足感(D)使员工完成任务的内容和手段发生变更
7、24 影响劳动环境的因素不包括( )。(A)温度与湿度(B)工作地组织(C)工作丰富化(D)照明与色彩25 作为员工素质测评量化的主要形式,类别量化与模糊量化都可以看作是( )。(A)当量量化(B)二次量化(C)等距量化(D)比例量化26 报告测评指导语的时间应控制在( )以内。(A)1 分钟(B) 5 分钟(C) 10 分钟(D)15 分钟27 处理员工素质测评结果的常用数理统计方法不包括( )。(A)集中趋势分析(B)综合分析(C)离散趋势分析(D)相关分析28 在素质能力测评中,最常使用的差异量数是( )。(A)平均数(B)中位数(C)标准误差(D)标准差29 “您还有什么事项需要补充说
8、明的?”这类题目一般用于面试实施过程的( )。(A)结束阶段(B)导入阶段(C)核心阶段(D)确认阶段30 面试考官根据面试阶段的感受对应聘者做出主观评价,则属于( )。(A)第一印象(B)对比效应(C)晕轮效应(D)录用压力31 ( )这类问题旨在考查应聘者的理解、分析、辨别、综合、评价和推断的能力。(A)经验性问题(B)背景性问题(C)思维性问题(D)情境性问题32 “假如现在让你做你们公司的人事部经理,你会怎么做?”,这种问题类型属于( )。(A)压力性问题(B)背景性问题(C)思维性问题(D)情境性问题33 结构化面试提纲的设计,实际上是结构化面试过程中所要提问的问题的设计,它的主要依
9、据是( ) 。(A)选拔性素质模型(B)领导技能(C)素质性选拔模型(D)能理性选拔模型34 以下不属于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的缺点是( )。(A)题目的质量影响测评的质量(B)对评价者和测评标准的要求较高(C)被评价者的行为仍然有扮装的可能性(D)应聘者表现不受同组其他成员影响35 ( )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活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A)劳动定额(B)工作定额(C)劳动配置(D)看管定额36 ( )即能力补充,要解决的是“ 会”的问题。(A)知识培训(B)技能培训(C)思维培训(D)观念培训37 以下不属于制作培训课程内容时
10、的注意事项的是( )。(A)教材内容不能多而杂,以防分散学员的注意力(B)应该尽量涵盖教师讲授、表达的内容(C)教材应该简洁直观,按统一的格式和版式制作(D)用教材制作清单进行控制和核对38 以下关于管理人员培训开发计划的编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需求驱动培训(B)在制订培训计划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与评估(C)完善培训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培训成果转化(D)以“服务企业效益 ”为中心39 ( )由于是为晋升作准备,因此其训练积极主动;在替补发生后,受训者可较快地适应新的工作。(A)替补训练(B)事件过程法(C)临时提升(D)敏感性训练40 对培训效果进行学习评估时,不宜采取的评估方法是( )。
11、(A)笔试法(B)心得报告(C)提问法(D)行为观察41 员工培训的认知成果是( )的主要对象和内容。(A)学习评估(B)反应评估(C)结果评估(D)行为评估42 ( )可以用来测量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态度、动机以及行为等方面的特征。(A)情感成果(B)认知成果(C)技能成果(D)绩效成果43 ( )是指观察者选择观察的方法,设计并利用专用工具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评估的方法。(A)操作性测验(B)行为观察法(C)笔试法(D)内省法44 ( )的目的是寻求新的和异想天开的解决所面临难题的途径与方法。(A)关键事件法(B)要素图示法(C)个案研究法(D)头脑风暴法45 一般情况下,应以( )能达到的水
12、平作为绩效考评指标的评定标准。(A)全体员工(B)多数员工(C)少数员工(D)个别员工46 在确定绩效考评标准时,应做到“定量准确” ,其衡量标准不包括 ( )。(A)考评标准越多越好(B)各标准间的差距要合理(C)标准的含义要明确(D)标准的等级档次数量要合理47 在设定关键绩效指标时,( )不适合用来解决工作产出项目过多的问题。(A)设置更为全面的指标体系(B)比较产出结果对组织的贡献率(C)删除与工作目标不符合的产出项目(D)合并同类项,将增值贡献率的产出归到更高的类别48 绩效监控有效性的关键点错误的是( )。(A)管理者的知识范围(B)绩效辅导水平(C)与下属沟通的有效性(D)考评信
13、息的有效性49 ( )是绩效管理的核心。(A)绩效计划(B)绩效反馈(C)绩效监控(D)绩效沟通50 主管与员工的工作与目标计划之间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属于绩效管理沟通的( )。(A)绩效计划阶段(B)绩效执行阶段(C)绩效考评阶段(D)绩效反馈阶段51 ( )是指在考评中,因某一个人格上的特征掩蔽了其他人格上的特征而产生的误差。(A)自我中心效应(B)严苛误差(C)个人偏见(D)晕轮误差52 360 度考评宜用( ) 的评价方式。(A)记名(B)公开(C)匿名(D)自愿53 ( )是指能将绩效优秀者与绩效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体潜在的深层次特征。(A)行为特征(B)胜任特征(C)心理特征(D)外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人力 资源管理 二级 理论知识 模拟 1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