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7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0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半个月内清晨 6 点出现的月相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 当月球出现在天际最高位置甲处时,其月相是( )。(A)满月(B)上弦月(C)新月(D)下弦月2 当月球出现在天际的乙位置时,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日食、大潮(B)日食、小潮(C)月食、大潮(D)月食、小潮2 北京时间 2014 年 7 月 14 日 3 点 20 分世界杯决赛在里约热内卢(2257S,4312W)的球场正式开始,直播期间电视台播放雕像(位于山顶,高 30 米)拥抱太阳画面成功抢镜(左下图为地理位置
2、示意图,右下图为直播画面),据此回答问题。3 图中直升飞机航拍的可能拍摄地点是( )。(A)(B) (C) (D)4 若在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再次拍摄同样场景,选择的日期是( )。(A)3 月 1 号前后(B) 6 月 1 号前后(C) 9 月 1 号前后(D)12 月 1 号前后4 地下水埋藏深度对植物影响很大。假如植物根部不能达到地下水位,就会因缺水而死。影响地下水埋藏深度的主要因素是大气降水。下图是“青海四川江西台湾”一线的地下水埋藏深度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5 图中的曲线在甲地出现明显的较低值,主要原因是此处( )。(A)受海洋影响,降水量增多(B)受地形提升影响,降水量增多(C)河道弯曲
3、,排水不畅(D)土质疏松,下流能力强6 乙区域要选择四种植物 143 对 EFGH 四地绿化,它们的根深如表一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 植物在 E 地可良好生长(B) b 植物在各地都能种植(C) c 植物在 F 地不能成活(D)d 植物在 H 地会因缺水而死亡6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问题。7 图中山峰与甲村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450 米(B) 650 米(C) 750 米(D)850 米8 图示区域为发展旅游业,拟开发下列旅游产品,你认为合理的是( )。(A)湖光山色(B)幽谷藏寺(C)激流飞瀑(D)险滩峡谷8 下图是某游客由北向南拍摄的一张风积地
4、貌图,读图完成问题。9 与乙地相比,甲地( ) 。(A)风力大(B)湿度大(C)昼夜温差大(D)植被少10 该拍摄地最可能位于( )。(A)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B)南美西岸阿塔卡马沙漠(C)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D)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沙漠10 下图是部分地理事物数量的纬度差异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11 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的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规律的是( )。(A)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多于北半球(B)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C)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少于中纬地区(D)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少于草原地带12 结合图中的信息判断,世界特大城市数量纬度差异的形成,主要由于( )。(A)气候、土地资源的差异(B)生
5、物、土地资源的差异(C)矿产、生物资源的差异(D)气候、矿产资源的差异12 下图是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13 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率特征的是( )。(A)(B) (C) (D)14 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 年(B) 19301950 年(C) 19501970 年(D)19701990 年14 下图是某地区城市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15 从城镇规划来看,该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是( )。(A)平原(B)高原(C)山地(D)丘陵16 图中信息显示,城市的服务功能( )。(A)沿铁路线较强(B)沿干道较强(C)沿环路较强(
6、D)区域内无明显差异16 下面地貌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左图为飞来峰,其上的飞来石如天外来客(右图),读图回答问题。17 飞来石属于( ) 。(A)冰川搬运物(B)火山喷发物(C)太空陨落物(D)风化球状物18 飞来峰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一断裂一抬升(B)沉积一侵入一隆起一侵蚀(C)板块碰撞一火山喷发(D)沉积一褶皱一背斜成山18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问题。19 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 ) 。(A)落绿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
7、叶林、草原、荒漠20 2011 年 11 月 4 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 。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源短缺,需求量大(A)(B) (C) (D)20 读三角坐标图,回答问题。21 如果 a、b 、c 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则表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点是( ) 。(A)(B) (C) (D)22 如果 a、b 、c 分别代表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投入、科技投入,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 )。(A)(B) (C) (D)23 如果 a、b 、c 分别代表影响
8、工业区位的原料因素、能源因素、市场因素,则下列最能代表炼铝工业的是( )。(A)(B) (C) (D)23 由于水资源短缺。我国华北平原大量开采地下水,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出现了地下水漏斗,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地下水漏斗指由于打井超采地下水形成的地下水位中间深、四周浅,如漏斗状的地下水位分布状况。下面左图和右图分别为华北平原浅层和深层地下水漏斗分布区(阴影部分)示意图。完成问题。24 根据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的地理特征,可判断( )。浅层地下水漏斗区地势相对较低深层地下水漏斗区河流径流量丰富浅层地下水漏斗区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深层地下水漏斗区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A)(B) (C) (D)2
9、5 浅层或深层地下水漏斗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浅层地下水漏斗致使河流干涸断流(B)深层地下水漏斗造成深层地下水污染(C)浅层地下水漏斗导致土地盐碱化(D)深层地下水漏斗会引起土壤养分降低二、简答题26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对教学的启示有哪些?27 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并简述其在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意义。三、材料分析题27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 3 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是 2010 年 3 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问题:28 归纳北京、上海、广州 3 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29 分析河南、四川、湖北
10、 3 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30 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某中学的地理课堂上,一位老师这样问一个学生:“今年夏季的七月份,北京下了一场 60 年一遇的大雨,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你能不能分析下这场大雨的成因?”材料二一位地理老师这样提问一位学生:“钓鱼岛自古为中国的领土,从钓鱼岛的地理成因上也能证明这一点,你能不能简要的分析下钓鱼岛的成因呢?”问题:上述材料体现了哪种类型的提问方法?优点是什么?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一位教师“ 城市化的影响
11、 ”教学片段:师:(播放背投) 这是一种变化,注意它的年代。黄色的范围越来越大,而且有规律地扩大,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大家想一想,这是什么?猜猜看。生:城市用地规模在扩大。师:对,但是我们还能看出来两个方面,一是城市总人口增加了,二是城市人口的比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增加了,还有就是同学们说的,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了。这就构成了城市化的三个标准。这里面的核心标准是什么?城市人口的比重。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说明了什么问题?同学们现在看看这个背投上反映出来的变化,思考一个问题:随着这样的变化的产生,会带来其他什么样的变化?现在,咱们分成八个小组,在纸上用比较粗一点的笔写大一点的字,用准确的语言,把你
12、认为随着这个变化会产生的变化写在这张纸上。一个变化,写在一张纸上。一会儿我们要看的是,哪一个小组给的变化最多、最准确?(学生分组讨论)问题:32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使用了什么样的讨论方式?33 结合材料说明,这种讨论方式有哪些特点?四、教学设计题33 阅读关于“ 河流地貌的发育 ”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 。 材料二人教版教科书中关于“ 河流地貌的发育”的内容。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河流地貌是自然界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
13、与外力作用有关。 (一)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在河流发育初期,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这时的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图417a)。 “V”型河谷形成后,河流落差变小。这时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使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图 417b)。经过漫长的过程,河谷拓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U”型(图417c)。 (二)河流堆积地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一
14、种河流堆积地貌,包括洪积一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三种类型。 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形状堆积地貌,称为洪(冲)积扇。洪(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相互联合,就形成广阔的洪积一冲积平原。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如果河流改道或者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广阔的河漫滩平原。 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
15、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要求:34 对课标要求进行解读并设计教学目标。35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7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北半球中纬度,月亮大部分时间应该在人的南方。新月和上弦月仅在上半夜可见。清晨六点是见不到的,而满月清晨六点应该在地平线附近,所以只有下弦月才能出现在那个位置。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清晨六点,月亮处于乙处说明月亮和太阳同时升起,此时正是农历的初一前后,
16、月亮处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可能会发生日食现象,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在一条线上,是天文大潮期。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经度判断,里约热内卢位于西三区,北京时间 7 月 14 日 3 点30 分时,直播到 50 分钟时,北京时间为 7 月 14 日 4 时 20 分,里约热内卢地方时是 7 月 13 日 17 点 10 分。7 月南半球是冬季,太阳自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昼短夜长,此时正值日落时间。读右图可知,拍摄点应在雕像东南边处,朝向西北方拍摄。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6 月 22 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7 月 14 日与 6 月 22 日相差 22 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
17、线南侧附近,直射点再次回到该位置,须是与 6 月 22 日相差 22 天左右,因此是 6 月 1 日左右,选 B。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左图是沿“青海四江西台湾”一线所做的地下水埋藏深度曲线:根据图中的经度标尺可知,甲地位于 105E 附近,地下水埋藏较浅,结合中国主要地形区分布可以推断,甲地应该在四川盆地西部,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量增多,故选项 B 正确。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图可知 E 区海拔在 149150 米之间,等地下水位大于 149 米,所以 E 区的地下水埋藏深度不足 150-149=1 米,a 植物的根深 1 米,所以 a 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高级 地理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1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