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9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2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3 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 6 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
2、,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 。“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秋七月,初税田”“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庶人食力,工商食官”(A)(B) (C) (D)4 明朝张瀚称:“ 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业依赖百工(B)百工亦为本业(C)农工比重适当(D)农工任其消长5 儒家思想一直处在不断发展中,下列主张具有民主启蒙色彩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为天下之大
3、害者,君而已矣6 史学家黄仁宇说:“ 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这里的 “收敛性”具体现在(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监督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A)(B) (C) (D)7 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 “千红一窟”、有酒名为 “万艳同杯”,其谐音为“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A)爱国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8
4、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9 有人认为:“ 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 这一观点的含义是( )。(A)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B)民族思想为对民众产生影响(C)传统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D)各省对共和政体并不认同10 “四十年前南湖景色,诸君齐聚济南阁。时过境迁成过往,忆想当年乾坤定。”此诗中的 “四十年前 ”指什么重要事件
5、?( )(A)中共一大召开(B)中共二大召开(C)八七会议召开(D)国共第一次合作11 张学良在口述当年皇姑屯事件发生时,他正在看梅兰芳的演出。后经查实,看梅兰芳演出那天日本正攻占沈阳。这说明“口述历史”( )。(A)具有很大随意性,是不可信的(B)只有通过录音等技术记录后,才是可信的(C)史料价值不容置疑。绝对可信(D)受当事人个人因素的影响。不一定都正确12 1926 年 5 月,中国国民党发表宣言指出:“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则宣言标志着( ) 。(A)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B)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C)国
6、民会议运动迅速展开(D)东革命根据地统一13 彭德怀指挥过一次重要战役,对于我国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属于那一次战役的是( ) 。(A)百团大战(B)平型关大捷(C)挺进大别山(D)威海卫战役14 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 1954 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许多欧洲国家建交(C)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D)“6 另起炉灶 ”的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主权15 1950 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
7、事及其他援助。”1989 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16 2001 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的“ 上海精神 ”。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17 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 )。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 20 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
8、不答应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的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一个拥有 100 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卖了 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A)(B) (C) (D)18 伊拉斯谟借“ 愚人” 之口说道: “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 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 ( )。(A)抨击愚昧(B)倡导平等(C)讽刺贪淫(D)推崇人性19 有一位学者曾经这样评论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历程:“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严厉色,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
9、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这一评论最符合( )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历程(B)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历程(C)美国总统共和制的形成历程(D)法国共和制的形成历程20 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 1640 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对材料中“ 光荣革命”意义理解错误的是( ) 。(A)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权威(B)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C)开辟了和平与渐进的政治变革道路(D)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堍21 第二
10、次世界大战期问,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支持。”以上材料反映出 ( )。美国的内阁只对总统负责英国首相必须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议会负责英国内阁阁员必须联合起来集体负责美国总统及其内阁要对国会负责(A)(B) (C) (D)22 据统计,“1965 年,美国最大的 100 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 36,经理控制的占 64。” 材料表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 )。(A)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政府干预私人垄断受到打击(B)企
11、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复杂,出现“经营者革命”(C)生产力的发展,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拥有(D)经营管理人员的不断增加,“新中间阶层” 出现23 20 世纪 50 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 20 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 这直接说明 ( )。(A)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24 美国金融风暴震
12、动全球,如冰岛国家破产,乌克兰股市今年已累计下滑 80,英国股市暴跌,英国首富印度籍钢铁大王米塔尔钢铁公司股价自 5 月份以来下跌了三分之二,反映了( ) 。(A)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B)经济全球化使金融危机的传播速度和破坏性空前增强(C)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D)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25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解成三个层面,即(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和理解(A)(B) (C) (D)二、简答题26 简述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局限。27 为什么说教学设计要遵循整体性原则?28 请简述历史教学导人技能的原则。三、材料分析题28
1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爱德华六世在位时,于 1547 年通过了被认为是都铎王朝最严厉的惩治流浪汉的法令。该法令把所有无业者都称为流浪汉,给予严厉惩治;健康的流浪汉,将被逮捕,在前胸打上“S” 络印,被罚做两年奴隶。如果逃跑将判终身为奴。而逃跑两次,将被判死刑。然而,严刑峻法并不能解决农村失地和农民流浪的问题,许多破产农民参加了农民起义。 材料二英国政府的农村剩奈劳动力转移政策经历了复杂变化的过程。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英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包括惩罚、救济、向海外移民、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劳动“济身” 自救、为失地农民创造就业机会、逐步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法律、制
14、订一系列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等,并最终使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与福利政策挂钩,为失业者提供职业培训、提供就业计划和社会安全保障,从而创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成功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材料三 19 世纪末,德国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的做法,主要得益于俾斯麦的福利政策,但俾斯麦在制订政策时,考虑了英国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做法,使德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较早地向福利政策过渡。美国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在工业化基础上进行的,工业化为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但美国政府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采取了英国的一些做法,如制订了一系列福利政策,特
15、别是制订了提高农民素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教育培训计划,以帮助他们就业的政策。以上材料均摘自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29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在都铎王朝时期出现大量失地农民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都铎王朝对此推行了何种政策?30 根据材料二回答,英国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有哪些特点?31 根据材料三分析,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美国的特点是什么?德、美两国有哪些共同之处?3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百日维新教学片段某教师让学生自编自演历史短剧,分别扮演康有为、李鸿章、翁同稣、荣禄等历史人物,再现当年康有为被召唤到总理衙门“问话” 的情境。学生表
16、演完后,教师给予表扬,并提问:刚才四位同学表演的历史短剧中,同学们能悟出些什么?学生甲:康有为具有变法的胆识和决心。学生乙:康有为的变法主张遭到了顽固派的阻挠和反对。学生丙:前面我们学习过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今天又学习了戊戌变法。这些变法和改革都遭到了顽固派和保守派的阻挠与反对,这说明自古以来变法、改革之路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各种阻力,也说明改革是需要勇气的。学生丁:康有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主张变法。今天,为了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应该深入地进行改革。根据材料中所设计的教学方法,你认为该教师运用了哪种教学策略?该教学设计的实效如何?有哪些值得改进之处? 请你提出改进意
17、见。3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某教师讲授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一课的教学片段: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生: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 。师: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生 1:各国国情不同,要求在经济上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例如,发达国家希望以最低成本生产质量最好的产品;发展中国家希望既能够维护国家主权又能够发展经济,也积极寻求国际合作。生 2: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高级 历史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