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6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0 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下图为不同气候一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题。1 曲线、分别代表( )。(A)气温、降水、蒸发(B)降水、蒸发、气温(C)降水、气温、蒸发(D)气温、蒸发、降水2 风化壳厚度( ) 。(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2 下图示意 19722011 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的变化(单位:km 2)。读图回答下题。3
2、 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B)地壳抬升(C)流水搬运(D)风力侵蚀4 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A)冰川侵蚀作用增强(B)绿洲面积增大(C)干旱程度加剧(D)流域面积扩大4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 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 1980-2030 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下题。5 2015 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6 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 年后可能出现( )。(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日渐不足(C
3、)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6 下图示意 1992-2010 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7 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变化最大的区域是( )。(A)非洲东部(B)非洲中部(C)非洲西部(D)非洲北部8 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快速增长,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更加便捷(B)非洲位置靠近中国(C)中国需求扩大(D)非洲农业技术提高8 下图示意 1 月、7 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 s) 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9 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 )。(A)(B) (C) (D)10 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A)
4、气温分布(B)降水分布(C)地势起伏(D)洋流分布10 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 2014 年 2 月 8 日正式建成开站。下图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读图回答下题。11 该日太阳位于图示 F 位置时 ( )。(A)泰山(36N,117E)旭日东升(B)东京 (36N,141E)夕阳西斜(C)纽约 (41N,74W)烈日当空(D)开普敦(34S,18E) 夜色深沉12 次日泰山站( ) 。(A)日出正南(B)太阳高度变大(C)白昼变短(D)极昼即将开始13 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下图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
5、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读图,回答下题。甲、乙、丙分别位于( )。(A)巴西、印度、南非(B)南非、巴西、印度(C)印度、巴西、南非(D)巴西、南非、印度14 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可知( )。(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B)传统与新兴工业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务设施齐全(C)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D)外来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新开发区14 到 2010 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 7500 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下题。15 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
6、自然因素是( )。(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16 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17 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A)武汉一广州(B)杭州一上海(C)成都一上海(D)兰州一北京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
7、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下题。18 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19 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B)科技投入较大(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20 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21 下图是 2010 年卫星拍摄的京津地区夜景照片,从中可以看
8、到所示城区的( )。(A)空间形态、道路格局(B)耗能状况、商业区分布(C)空间结构、经济水平(D)人口密度、功能区分布21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下题。22 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A)河套平原(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D)闽浙丘陵23 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提高经济效益 加快城镇发展提供清洁能源 促进民居集中(A)(B) (C) (D)23 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下题。24 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D)获取实时通
9、讯信息25 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调整地域结构(B)加速人口集散(C)扩大空间规模(D)提升服务功能二、简答题26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一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试述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27 什么是地理课程? 我国的地理课程有哪些类型 ?三、材料分析题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石嘴山位于贺兰山脉以东,黄河西岸,是
10、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地级市。它是一座新兴的城市,号称“塞上煤城” ,因生产无烟煤太西煤而闻名中外。 材料二下图为“宁夏示意图” 。28 请说出贺兰山是那些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至少答两点 )29 从地理角度分析贺兰山给宁夏带来的有利影响。30 宁夏发展种植业的自然优势条件体现在哪些方面?3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课标要求:(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差异。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2)国际合作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活动建议:收集能反映世界上不同国
11、家发展水平的资料,进行比较开展讨论。从报刊中剪辑有关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活动信息,通过板报、小报、宣讲等形式展示和交流。问题:31 从活动建议来看,本节课有什么特点,对哪种教学资源依赖性比较大?32 简述该种类型的教学资源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使用这些资源有什么好处?32 阅读以下“ 西气东输” 教学设计,回答问题。课前准备、创设情境:A、B 两组学生分别展示上节课的作业 新疆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的资料(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工农业基础,等等)。导入新课:不同地区有很大的区域差异,例如,新疆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发现问题:各
12、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地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而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提出问题:为保证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有没有必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有以“ 西气东输”为例)引导探究(收集、整理、分析信息):各小组代表上台指出“西气东输” 的线路(A 组主要指出新疆段;B 组主要指出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段)。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是什么 ?人们把 “西气东输”工程比作在西部地区的优势资源和东部地区的广阔市场之间,架起的一座让东西双赢的金桥。“西气东输” 对输出地西部地区和输入地东部地区的区域发展有何影响?“西气东输”工程
13、的输出地区、沿线地区、输入地区分别应该实行哪些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解决问题、交流展示:A、B 两组分别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新疆地区组和长江三角洲组各自推荐学生代表回答,小组其他成员给予补充,其他学生如有疑问可现场提问。总结:实施“ 西气东输”过程,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改善长江三角洲及沿线地区人民生活的质量,有效治理大气污染。这一项目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其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问题:33 点评上述教学设计中所运用的区域比较法。34 地
14、理教学中运用区域比较法应注意哪些方面?四、教学设计题35 阅读以下关于“ 海陆的变迁 ”一课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回答问题。教材分析:“海陆的变迁 ”一节是七年级 地理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情分析: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二章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
15、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写出海陆的变迁一课的教学设计,包括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法分析和具体教学过程。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6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形成森林带所需的降水要多于草原和荒漠,因此从图中植被分布特征可以看出线为降水变化曲线;从气温角度讲,热带气温高于亚热带、温带、草原带是因降水相对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同纬度森林分布区较高,所以线为气温变化曲线;草原、荒漠的热容量比森林小,蒸发强,故线表示蒸发,选 B 项。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风化作用
16、是指暴露于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各种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作用下在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结合题中的图可知甲地气温低于丁地:刚果盆地属于热带森林带,风化壳厚度应大于格陵兰岛;伊朗高原为温带草原带,风化壳厚度小于恒河平原,为热带森林带,故选 C 项。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区的冰川面积南部有了极大的减小,偏东北部有了少量的增加,但是整体的面积萎缩,究其原因,是由于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冰川面积变化与流水搬运和风力侵蚀没相关性:若地壳上升,则该地的冰川面积应该扩大。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该地的冰川面积呈缩减的趋势,若照此趋势发展,则该地冰川面积进一步减小;西北地区的
17、河流补给主要靠冰川融水,冰川萎缩,则该流域绿洲面积缩小,干旱程度加剧。流域面积缩小。5 【正确答案】 D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图上可以看出,2025 年以后老年抚养比超过少儿抚养比,并呈持续上升态势,即老年人口比例增大,将可能出现劳动力日渐不足的局面,故 B 项正确;人口迁移的主群体是青壮年,老年人口增多将使得人口迁移减缓,故 A 项错误;人口分布是否均匀与老年抚养比增大无关,故 C 项错误;老年人口比例增大会使社会养老负担加重,故 D 项错误。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图可知,1992 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非洲东部是以出口为主的地区,而 2010 年中国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初级 地理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