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材料分析题0 材料: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草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说,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来一眼,淡淡地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愣住,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听不清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头微向前
2、伸,做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记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成残疾,可有,可无。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并要到省里夺奖。这件事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但平时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语文、数学课了,所以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因此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有个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样子活泼、纯真、可爱。最后这个作品报上省里去,夺得特等奖,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然是他一一那个
3、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局促不安,只是低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刹那间,台下一片寂静,静得连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着。(选自杂文报,有改动)问题:1 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第四段“嗫嚅” 一词的含义;2 文章的标题“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蕴含着怎样的深意 ?3 材料:某县初二年级学生钱刚平时特别贪玩,人很聪明但却没有将心思用在学业上,还动辄与同学寻衅滋事
4、,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最后。有一次钱刚瞒着父母逃学,在一家电子游戏厅玩了一整天。班主任得知此事后建议学校将钱刚开除,主要理由是钱刚这样的后进生很可能会对其他同学产生不好的影响。学校采纳了班主任的建议,一纸布告开除了钱刚。钱刚的父母认为学校不能随意开除学生,多次找学校领导要讨个说法,并向当地法院提起了诉讼。试分析学校侵犯了钱刚的哪些权利?这个案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3 下面是两位年轻教师关于教学的对话,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小李、小张都是刚工作一年的初一语文老师,两人工作很努力,但也存在很多困惑。小李对小张说:“ 为了上好课,我学习了很多关于新课改的知识,意识到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我特
5、别注意调动课堂气氛,我的课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上得很热闹。上周公开课学生个个都很开心,可听课的老教师们却说我的课没有语文味,缺乏深度,只注重形式。难道一堂课热热闹闹的不好吗?”小张说:“为了上好课,我也没少花工夫。我专门买了特级教师教学录像,悉心模仿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上课时几乎就是把录像中教师的教学复制到我的课堂上的。可为什么同样的上课方式,我的课效果就不好呢?”4 你是否赞成小李的教学观,结合教育理论相关知识分析。5 小张上课的问题出在哪里?请从选择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6 案例中两位新教师在专业成长中碰到了一些问题,请为他们提供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7 材料:某班主任老师在班会课时
6、,教育学生要勤奋刻苦学习,才能对得起为之付出辛劳的父母亲,并声情并茂地感叹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此时,班里有一个学生突然说出“放屁!”两个字,顿时全班同学惊讶了。面对这一“侮辱 ”之词和尴尬局面,假如你是当时的班主任老师该如何处置?8 材料:学生珂珂在课堂上声称找不到上课要用的练习册,教师刘某在其课桌抽屉内找到后,一气之下用练习册抽打其脸部,还拿起凳子砸向珂珂,导致珂珂肋骨骨折。请运用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评析上述教师的行为,并说明任课老师刘某应该承担的责任。9 材料:小王任教于某市重点中学。他为人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他一直认为作为老师把课讲好就可以了,因此平时很少与人交往,经常独来独往,我
7、行我素。领导和同事都把他视为怪人,渐渐疏远他,致使小王的工作状态越来越差。问题:小王的做法对吗? 为什么 ?9 材料:天坛之美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圜丘高 518 米,皇穹宇高 192 米,祈年殿上升到 38 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 3 米,成为天帝的象征。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
8、墙体低矮,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圜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哲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流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 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清” 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 青天”“蓝天”“苍天”。天坛的基本
9、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造型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
10、耐人深思。(选自杨辛的天坛)问题:10 结合全文,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具有什么含义?11 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网、清” 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 为什么 ?11 材料:某中学学生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娇惯成性,组织纪律性差。某周三下午,在综合实践课期间,学生朴某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无理取闹,任课教师王老师对其进行制止时,朴某又与老师蛮缠,下课后王老师将朴某叫到自己所住宿舍内进行批评(只有两人在场),朴某不服,与其争辩,王老师便给了朴某两记耳光,并说要与其玩命,以此表示自己将朴某“管好” 的决心,直至下午 5 点 50 分才放朴某回去,致使朴某第七节英语课(上课
11、时间为 5:30)没赶上。问题:12 该案例中学生朴某和王老师分别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13 该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这种现象的出现?14 材料:学生上课说话,给予罚款,屡罚不改者,嘴巴上贴“封条” ,这是发生在某校班级的怪事。该班男生郑某、池某因上课大声说话,嘴巴被当场贴上胶布。其中郑某嘴巴被封竞达三天半之久。这个班的班主任、青年女教师张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采取上述极端措施,是因为个别学生素质太差,拿他们实在没有办法。问题:请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相关知识对教师这一行为进行评析。14 材料: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李汉荣人,在人群里行走寻找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说话寻找他的回声
12、,在人群里投资寻找他的利润,在人群里微笑寻找回应的表情。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虽然,喧嚣膨胀的人群有时是那么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但我们终不能一转身彻底离开人群。人群是欲望的集结,是欲望的洪流。一个人置身于人群里,他内心15 结合全文,说说“ 精神的天空 ”具体指什么?16 如何理解“ 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 ”这句话,谈谈你的看法。17 材料:某初中英语老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竞写上“狗屁” 二字,遭到学生家长发帖投诉。在发帖人贴出的图片上,可以看到这是一张英语试卷,试卷第六大项为阅读表达题,共 3 小题,每空 1 分,满分 5 分。这名学生 3 道题都做错了,5 分全被扣了。在错
13、误回答旁边,有红笔标注好的正确答案。在“-5”的上方,还有红笔写着的“狗屁”两个字,非常醒目。不少网友认为老师是“恨铁不成钢” ,气急了才会写下这样的评语,虽然语言不太恰当,但从另一个方面看,“这样的老师还是很负责的,为了小孩好” 。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价此教师的行为。18 材料:英语老师蔡老师在听写单词时,发现小赵一个都写不出来,便要求小赵把所有的单词抄写 10 遍,第二节英语课上,蔡老师发现小赵并没有抄写单词,便大发雷霆,要求小赵抄写单词 100 遍,如果还是写不完就把家长叫来。蔡老师的做法对吗? 结合相关教育法律法规进行分析。19 材料:五一小长假结束后第一天,西安市车辆中学高一(1)班的
14、大部分学生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去学校的,因为他们没完成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是故意不完成,实在是作业太多了,写完得写 25 万字。”一位学生说。一些认真的学生拿作文纸写了 260 页,还是没有写完。按照考试成绩,作业最多的需要写 25 万字左右。老师布置作业内容如下表所示:请结合教育观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现象。20 材料:叶圣陶先生说过:“ 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意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食其力,非所谓教师滔滔讲话,学生默默聆听。”叶圣陶先生的话反映了什么样的教师观?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落实这一先进的教师观?21 材料:小刘到某小学任教以来注重尖子生的培养,培养的尖子生多次在全校学生诗歌
15、比赛、演讲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但校长发现她经常对那些不听课、顽皮、不讲卫生的学生采取罚站、不许进教室、罚打扫卫生等措施惩罚他们。家长知道后,多次找她交换意见,但小刘不但不以为然,而且还对家长进行批评。问题:小刘老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2 材料:上高一的小同处于叛逆期,不主动完成老师们安排的课后作业,尤其是对写作文特别反感,学习成绩也有所下滑。语文老师刘老师了解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她在布置周末作业时特别布置了“这个时期的我” 为作文题目,要求同学们写一篇作文,要求写出真实的自我。在小同的作文中,他把自己不主动完成作业、不爱写作文、和父母顶撞等青春期叛逆的变化都写了出来,在周二的语文课上,
16、刘老师说:“今天我要给大家念一下一位同学写的作文,他写得非常真实非常好,把真正的自己写出来了,大家可以参考学习下。”说完,刘老师开始念这篇作文,小同越听越像自己的,在刘老师念完之后问大家:“这篇作文写得好不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然后刘老师夸奖小同:“希望大家多像他学习,认真思考老师之前的命题要求,不光按时完成作业而且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小同听后脸都红了,看着全班同学都在看他,感觉特别自豪。最后小同的这篇作文被作为范文在班级的板报中展示。此后的小同不光爱上了写作文,也按时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任务,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价材料中刘老师的教学行为。23 材料:上
17、课时,有些平时不受老师重视的学生总是会捣乱,有的爱讲话,有的爱做小动作,特别是坐在窗边的学生则爱把窗帘拉开又合上,合上又拉开,老师发脾气,他反倒做鬼脸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试运用相关教育教学理论,说明这些学生上课做出这些动作的原因。如果你是教师,如何处理为好?24 材料:某初中女生小敏平时性格内向、自尊心强,有写日记的习惯。一次课间偶然的机会,同学小丽无意中发现了小敏书包里的日记,好奇地翻看,并将日记中记录爱情心理活动的一段文字摘抄下来,汇报给了班主任。第二天,班主任将日记中的有关内容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出来,斥责小敏考试在即却不好好学习,批评其不思检点等。当小敏失声痛哭时,老师将此视为对自己的不
18、尊重,说小敏“要哭出去哭,知道要面子就别写那样的日记” 。消息传开,学校中到处有人对小敏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小敏觉得再也无脸见人,前途无望,回家后服毒自杀。这位教师侵犯了学生的什么权利?应该如何维护学生的权利?25 材料: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 初二 (2)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了吗?26 材料:5 月 20 日因为谐音是“ 我爱你 ”,这一天成为情侣们的节日。然而,今有些家长尴尬的是,有老师半真半假通过微信段子索要红包。某学生家长刘先生说:“520的前一天晚上
19、,接到女儿老师发来的微信段子:明天就是 5 月 20 号了,喜欢我的人可以提前发红包发 520 元,爱我的人就发 1314 元,自认为是土豪的发 8888元,自认为最爱我的人就发 520 元。觉得我胖的发 15 元,觉得我丑的发 10 元,觉得我长得一般的发 5 元,觉得我美的发 3 元,天气热,给我 8 块钱买冰棍,见证感情的时刻来了。类似的段子,从 5 月 20 日晚上到 5 月 21 日,朋友圈里都陆续有人发”,刘先生说,刚开始自己觉得是节日应景的玩笑,一笑了之。随后他看到老师在朋友圈里晒出收到的红包,还附上留言说“感情得到了检验” 。刘先生一番纠结后,给老师分别发了 520 元和 13
20、14 元两个红包。微信显示,老师很快拆了红包,并回复“笑脸 ”表示感谢。请运用教育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教师的行为。27 材料:丁老师 2008 年从某师范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所民办学校担任小学英语教师。学校地处市郊,实行封闭化管理,平时不能外出且教学任务很重,不过每月有 3000元的收入,比公办学校的教师工资高出很多,这使她很欣慰。然而,随着寒假的到来,她才知道,学校有一个规定:寒暑假期间不上课,每人每月仅发 500 元的生活费。丁某很是不解,为什么公办教师可以带薪休假,而民办学校的教师就不可以呢?500 元的生活费甚至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该学校的做法违法吗? 丁老师该怎么办 ?28 材
21、料:小文是一位刚从外地转过来的学生,但几乎全校的老师都知道他,因为他是有名的“捣蛋鬼”,与班上的同学关系极其不好,并经常欺侮“弱小”的同学。他对学习极为反感,对英语更是恨之入骨。老师知道他并不笨,本质上还是好的,于是经常找他聊天,让小文讲讲自己的爱好、特长,说说他爱上什么课并以他每天来学校的时间比较早为由,将教室的钥匙交给了他,还让他做了班里的公物保管员。小文自从拿了教室的钥匙,每天放学都会关好灯、关好窗、锁好门后才离开教室,做事情非常井井有条,班上的同学开始慢慢和他交好,并在学习上不断地帮助他,小文也在不断地进步。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评析。29 材料:小高与小黄均为某校初
22、一学生。一次小黄和小高在体育课上嬉闹,虽然体育老师多次提醒要注意安全,但是小黄无意间将小高推倒在地,导致小高门牙磕在方凳角上而掉落。体育老师立即通知了班主任老师及双方学生家长,并及时将小高送到了医院。结合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分析上述材料中的责任主体。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材料分析题1 【正确答案】 “ 嗫嚅” 指想说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让文中的学生谈获奖感言,他感到既激动又不好意思,所以他的表现是“嗫嚅” 。这个词是动作神态描写,也是一个细节描写,表现了文中学生此时的心理活动状态。2 【正确答案】 “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首先体现在自然界中,即
23、使是像狗尾巴草、牛耳朵这样的,也会开花;这体现在教育过程中,意思是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功,也提醒教师们,在教育学生时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3 【正确答案】 该案例中,学校侵犯了钱刚的受教育权,学生的受教育权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一项神圣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学校行政人员应提高对法律法规的认识,转变自己
24、的观念,且学校以校规的形式随意开除学生也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学校因为学生钱刚的打架、逃学等行为而不顾法律的规定,随意开除学生,是对学生受教育权的严重侵犯。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要依靠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院应责令该学校撤销对钱刚的开除处分,并对其造成的损害予以赔偿。启示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自己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中小学生由于辨别能力和自制能力较差,犯错在所难免,学生犯了错,学校和教师应当对其进行科学的教育。若拒绝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动辄以开除处理,实在有违教育的本质和宗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育学生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而开除学生则是把学生不负责任地推向社会,这无疑违背了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综合素质 材料 分析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