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模拟试卷 3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知行统一的原则(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 下列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成就对应错误的是( )。(A)孟子创办私学(B)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韩愈 倡导古文运动(D)朱熹集宋代理学之大成3 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 ,体现了( )的重要性。(A)必修课程(B)选修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4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创始人是(
2、 )。(A)沃尔帕(B)福勒(C)罗杰斯(D)皮亚杰5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6 我国唐朝中央官学的“ 六学二馆 ”,鲜明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教育的 ( )。(A)阶级性(B)等级性(C)传统性(D)垄断性7 裴斯泰洛齐认为:“ 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无目的论(B)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
3、效能主义的教育目的论8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领会知识(B)巩固知识(C)运用知识(D)检查知识9 下列哪一项会影响测验区分度的测验指标?( )(A)实用性(B)效度(C)信度(D)难度10 班级管理的本质在于( )。(A)使教师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B)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C)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D)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11 欧洲封建社会出现的两种类型教育是骑士教育和( )。(A)斯巴达教育(B)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D)实科教育12 ( )认为,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A)后现代主义课程
4、论(B)学科中心课程论(C)社会中心课程论(D)儿童中心课程论13 下列选项属于教育的基本要素的是( )。(A)教育目的(B)教育影响(C)教育制度(D)教育环境14 以下不属于班级组织管理工作的是( )。(A)指导学生成立自治组织(B)丰富班级管理角色(C)班级小干部的岗位转换(D)形成班级管理角色的动态分配制度15 待人直率热情,但较急躁,易冲动,这个人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16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体现的是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7 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划分,迁移可以分为(
5、)。(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负迁移(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18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理性一情绪疗法” 属于( )。(A)行为改变法(B)认知改变法(C)精神分析法(D)运动改变法19 下列属于内部学习动机的是( )。(A)为了与外国人沟通学习英语(B)喜欢听地道的英语而学习英语(C)为了通过考试学习英语(D)为了将来有理想的工作学习英语20 暑期将至,江苏某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快乐实践活动。如:要求学生搜寻民间小游戏并进行实践,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要求学生到父母工作的地方进行体验,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从而感恩父母。该校教师有效地运用了( )的德
6、育方法。(A)说服教育(B)榜样示范(C)指导实践(D)品德修养指导21 魏老师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议每个学生在自己床前贴一条最喜欢的学习习惯名言,时时鼓励自己。魏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一种德育方法?( )(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D)个人修养法22 下列不是贯彻直观性原则基本要求的是(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D)重视组织各种复习23 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提出“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 ,这体现了教学的( )。(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24 态度与品德形成
7、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25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处于( )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他们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否则就是错的,是坏孩子。(A)自我中心(B)权威(C)可逆性(D)公正26 学生刚学英语时,对 26 个字母的记忆往往两头容易、中间难。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 。(A)消退说(B)动机说(C)同化说(D)干扰说27 “语之而不知,虽舍之而可也” 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量力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28 人在晚上听钟表的滴答声,会感觉滴答声一时强一时弱
8、。这体现了注意的( )。(A)广度(B)稳定性(C)分配(D)转移29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为(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中学生期30 综合课程的分类不包括( )。(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核心课程(D)显性课程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模拟试卷 3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题干所述是教育学家马卡连柯的名言,体现的正是
9、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因此,本题应选 C。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孔子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而非孟子。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的物质环境。第二,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传统、舆论、风气、仪式、制度等。第三,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生团体文化等。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体现的正是学校物质环境,属于隐性课程。4 【正确答案】 C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
10、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强调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结论,体现了教学要遵循启发性原则。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唐代的学校教育分为官学和私学两个系统,以官学为主。中央官学主要为“六学二馆”,“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置博士以教生徒。“二馆”指弘文馆、崇文馆。其中弘文馆隶属门下省、崇文馆隶属东宫,各置学士以教生徒。中央官学主要招收官员子弟、皇亲国戚子孙及外国留学生。庶族平民子弟仅占少数,鲜明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教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选题 模拟 3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