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 FeCl3 溶液时,先将 FeCl3 固体溶解在硫酸中,再加蒸馏水稀释到所需浓度(B)铵盐受热分解的产物不一定均有氨气(C)干燥 SO2 气体时,可以将其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D)欲除去 CO2 气体中混有少量 CO 气体杂质,可用点燃使其自己燃烧的方法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 Na2O2 溶于水呈强碱性,所以 Na2O2 是碱性氧化物(D)NO 2 溶于水呈强酸性,所以 NO2 是酸性
2、氧化物3 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 1,2二溴丙烷(D)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4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箐”的分子(直径为 1310 -9m)恢复了磁性。“钴酞箐 ”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和植物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箐 ”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分子直径比 Na+小(B)它的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
3、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化合价上升,一定有另一种元素化合价下降(B)只含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分子晶体中,可能不存在共价键,但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D)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只有极性键6 下列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 )。(A)标准差(B)标准分(C)算术平均数(D)区分度7 期末考试属于( ) 。(A)诊断性考试(B)形成性考试(C)测试性考试(D)终结性考试8 下列不属于化学实验内容改革的是( )。(A)生活化(B)趣味化(C)社会化(D)绿色化9 在化学学习中化学平衡的知识对电离平衡知识的影响属于( )。(
4、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10 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加热可制得气体甲,在残余固体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加热可以制得气体乙。下列关于甲、乙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具有强氧化性,乙具有漂白性(B)实验室里都可以用排液法收集甲和乙(C)铁丝在甲、乙中燃烧,其产物中铁价态相同(D)甲、乙分别通入 KI 淀粉溶液,两者均无变化11 将浓度为 01 mol.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c(H +)(B) Kac(HF)(C)(D)12 已知 G 是一种具有和卤素单质相似性质的直线型分子, J 是一种角型分子,G和 J 按物质的量之比
5、1:1 反应后生成直线型分子 L 和分子 M(组成 G、J、L、M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 10)。分析下图,指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常温下 J 是液体,能与某种活泼非金属单质气体反应,产生具有氧化性的单质气体(B)组成 G 的两种元素中,一种元素能与 J 中的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直线型分子(C) L 的水溶液呈酸性,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D)M 可能是一种不稳定的弱酸性物质13 乙酸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一种重要的有机试剂 M。核磁共振光谱发现 M 分子中的氢原子没有差别,红外光谱发现 M 分子里存在羰基,且 M 分子中所有原子在一个平面上。M 极易与水反应重新变为乙酸
6、,则 M 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A)(CH 3CO)2O(B) CH2 CO(C) CH3CHO(D)HCHO14 在恒温恒压下,1mol A 和 n mol B 在一个密闭的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2B(g) 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 a mol 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 A 和 B 达平衡时的转化率之比一定为 1:2(B)起始时刻和达平衡后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相等(C)当 A 表示的反应速率与 C 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 1:2 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若起始时放入了 3 mol A 和 3n mol B,则同样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
7、 3a mol C15 关于反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思是学会教学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B)反思是教师对学生所做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C)反思能够有效促进教师决策能力的发展(D)教师反思包括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反思16 从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来看,可把化学课程的设计形式分为( )。(A)分科化学课程和综合理科课程(B)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C)学科课程与化学活动课程(D)化学课程与化学活动课程17 根据下图,可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Co 2+(aq)Cd(s) Co(s)Cd 2+(aq)(B) 2Ag(s)Cd 2+(aq) 2
8、Ag+(aq)Cd(s)(C) 2Ag+(aq)Cd(s) 2Ag(s)Cd 2+(aq)(D)2Ag +(aq)Co(s) 2Ag(s)Co 2+(aq)18 硅酸盐与二氧化硅一样,都是以硅氧四面体作为基本结构单元。硅氧四面体可以用投影图表示成 ,其中。表示氧原子,中心黑点表示硅原子。硅氧四面体通过不同方式的连接可以组成各种不同的多聚硅酸根离子。图示为某无限长单链的多聚硅酸根离子(见下图),试确定该阴离子中硅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A)1:2(B) 1:3(C) 1:4(D)2:519 将 Fe、Mg 合金 400 g 投入到足量的一定浓度的硝酸中,金属与硝酸完全反应(金属全部溶解
9、) ,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V L(气体为 NO 和 NO2),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理论上最多可得沉淀 825 g,则 V 值可能为( )。(A)823(B) 186(C) 560(D)53420 STS 思想的实质是( )。(A)人文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B)科学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C)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D)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统一二、简答题21 以“铁及其化合物 ”一课为例,分别以实验问题解决和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设计教学核心问题与教学思路,并分析教师在选择和使用素材时的注意事项。22 “物质结构与性质 ”模块出现很多之前课程中没有涉及的核心概念,其中“
10、原子轨道”就是该模块主题 1 中涉及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很多教师在本模块的教学中也会重点进行讲解。请简述“原子轨道 ”的学习对学生后续学习的作用。三、诊断题22 某教师在一次单元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 【例题】浅绿色的Fe(NO3)2 溶液中存在着如下的平衡:Fe 2+2H 2O Fe(OH)22H +,若往此溶液中加入盐酸,则溶液的颜色( )。 A绿色变深 B变得更浅 C变黄绿色 D 不变 其中有 674的学生按下述思路解题后选择了 A。 【解题思路】由于硝酸亚铁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当往该溶液中加入盐酸时,促使水解平衡向左移动。使得溶液中的亚铁离子浓度增大。因此溶液的浅绿色加深。
11、 试根据上述解题过程及考试结果回答下列问题:23 该题目的正确答案是_,解题思路是_。24 试分析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可能原因。四、案例分析题24 材料:思维导图,也称为心智图。20 世纪 70 年代初,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研究人类学习的本质的过程中,发现协同运用人类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思维技巧,能够提高思维的效率,同时他又受到达.芬奇相关笔记的启发,在研究脑科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信息论、记忆技巧、理解力和创意思考及一般科学的基础上,形成了思维导图的初步设想。此后托尼.巴赞将这种思维技巧传授给一群学习障碍者,而这些曾被放弃的学生,很快就成为学校中的佼佼者。他将研究成果集结成书
12、,并逐步完善了放射性思考和思维导图的概念。思维导图不仅仅存在于抽象的知识单元体系之中,它还鼓励学习者以绘制图形等方式将知识结点继续辐射到新的相关层次结构,直至思维导图容纳了足以满足认知或学习目的的全部思想。问题:25 与思维导图相似的概念还有概念图,请简要分析一下两者的异同。26 设计一个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化学教学的策略。27 任选一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思维导图。五、教学设计题2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 内容标准” :“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材料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
13、学.选修 5(人教版)的目录。材料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 5(人教版)“苯酚” 的相关原文。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 分析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简要分析学情。29 写出本课的化学三维教学目标。30 确定本节教学的重、难点。31 设计一个教学过程。32 结合教学过程,设计一个板书。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一般实验室中配制 FeCl3 溶液时,是先将 FeCl3 固体溶解在盐酸中,再加水稀释,目的是抑制 Fe3+的水解,而用硫酸溶解则在溶液中引入了其他离子,故 A 项错误;镀
14、盐受热分解的产物不一定有氨气,像氧化性酸对应的铵盐,不生成氨气,例如 2NH4NO3 2N2O 24H 2O,故 B 项正确;SO 2 是酸性气体,能与碱石灰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碱石灰干燥 SO2 气体,故 C 项错误;CO 作为杂质说明其含量很少,在大量不可燃也不助燃的 CO2 中,其不可能被点燃,所以不能使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CO2 中的 CO,故 D 项错误。所以本题选 B。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 A 项正确;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H2O,CO 等,故 B 项错误;碱性氧化物是能跟酸起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或与水反应生成碱,且生
15、成物只能有盐和水,没有任何其他物质生成,Na 2O2 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碱,但它是过氧化物而不是碱性氧化物,因为它除了生成碱之外还有氧气,所以它不是碱性氧化物,故 C 项错误;酸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或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的氧化物,且生成物只能有一种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他物质生成的物质,而 NO2 与水反应除生成硝酸之外,还生成 NO,所以其不是酸性氧化物,故 D 项错误。所以本题选 A。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酸和醇的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而酯水解也属于取代反应;B 项,甲苯硝化生成对硝基苯属于取代反应,而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属于氧化反应;C 项,
16、卤代烷烃消去制烯烃属于消去反应,烯烃加溴制溴代烷烃属于加成反应; D项,卤代烷烃水解制醇属于取代反应,烯烃与水反应制醇属于加成反应。所以本题选 A。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该分子的直径可以判断,其在水中可形成胶体(胶体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在 1nm100nm),而胶体中分散质是不可能透过半透膜的,所以A、B、D 项错误,C 项正确。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例如 NO2 与 H2O 反应,其化合价上升与下降的均是 N 元素,故 A项错误;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如 H2,其只含有共价键,但其不是共价化合物,故 B 项错误;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但不一定存
17、在共价键,如稀有气体,其属于单原子分子,所以其晶体中仅有分子间作用力,而没有共价键,故 C 项正确;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也可能具有非极性键,例如H2O2 中,既有极性键也有非极性键,故 D 项错误。所以本题选 C。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标准差定义为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反映组内个体间的离散程度;标准分是一种由原始分推导出来的相对地位量数,它是用来说明原始分在所属的那批分数中的相对位置的;算术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均值的指标;区分度是衡量题目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在编制测验时筛选题目的依据。故选 A。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终结性考试是指在学年或学期终结时,为了衡量阶段性的教学效
18、果,给学生评定成绩而进行的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都属于这种考试。终结性考试检测学生在阶段性学习过后是否达标。故选 D。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化学实验内容改革包括:(1)化学实验生活化;(2)化学实验趣味化;(3)化学实验社会化。故选 D。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学习迁移的方向来分,学习迁移可以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面的学习影响前面的学习。迁移还可以根据迁移影响效果不同,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不论是顺向迁移还是逆向迁移,如果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的就称为正迁移,起到干扰或抑制作用的则称为负迁移。本题中并不能看出是促进还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教师 资格考试 高级 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