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甲把自己的钱的 给乙以后,甲、乙两人钱数相等,甲、乙原有钱数的比是( )(A)2:3(B) 3:2(C) 3:01(D)1:032 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3 若 x=1, ,则 x2+4xy+4y2 的值是( )(A)2(B) 4(C)(D)4 如果直线 l 的方向向量是 a=(2,0,1),且直线 l 上有一点 P 不在平面 上,平面 的法向量是 b=(2,0,4),那么( )(A)l(B) l(C)(D)1 与 斜交5 在 RtABC 中,C=90,sinA= ,则 cosB 的值等于(
2、 )6 函数 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A)x2(B) x2(C) x2(D)x27 如右图,在菱形 ABCD 中,对角线 AC=4,BAD=120,则菱形 ABCD 的周长为( )(A)20(B) 18(C) 16(D)158 某同学五天内每天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单位:小时)分别为 2、2、3、2、1,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A)2、2(B) 2、3(C) 2、1(D)3、19 长方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如下图所示(单位:m),则其左视图面积是( )(A)4 m 2(B) 12 m2(C) 1 m2(D)3 m 210 如图,坐标 A(1,0) 、 D(0,2) ,ABC
3、D 为正方形,延长 CB 交 z 轴于A1,A 1B1C1C 为正方形,依次类推,第 2010 个正方形面积为( )11 ( )(A)lne(B) ln(e+1)(C) ln(e1 +1)(D)2ln(1+e 1 )12 若函数 f(x)=x33x+m 有三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 x 的取 m 范围是( )(A)(1 ,+)(B) (,1)(C) 2,2(D)(2,2)13 对于平面口和共面的直线 m、n,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若 m,mn,则 n(B)若 m,n,则 mn(C)若 ,n,则 mn(D)若 m、n 与 所成的角相等,则 mn14 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1)演绎推理是由
4、一般到特殊的推理;(2)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3)演绎推理一般模式是“ 三段论形式;(4)演绎推理的结论的正误与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有关(A)1 个(B) 2 个(C) 3 个(D)4 个15 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 )个阶段(A)两(B)三(C)四(D)五二、填空题16 有一类数,每一个数都能被 11 整除,并且各位数字之和是 20,问这类数中,最小的数是_17 甲,乙,丙三人锯同样粗细的木棍,分别领取 8 米,10 米,6 米长的木棍,要求都按 2 米的规格锯开,劳动结束后,甲,乙,丙分别锯了 24,25,27 段,那么锯木棍速度
5、最快的比速度最慢的多锯_次18 若复数 z=12i(i 为虚数单位),则 zz+z_19 不等式x+3x33 的解集为_20 “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第二学段以 _为主题三、解答题21 小鹏学完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后,给同桌小艳出了一道题:“如下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卡片 ABCD 放在每格宽度为 12mm 的横格纸中,恰好四个顶点都在横格线上,已知 =36,求长方形卡片的周长,” 请你帮小艳解答这道题(精确到 1mm)(参考数据:sin360 60 ,cos360 80,tan60075)22 已知 mR,设 p:不等式m 25m33;q:函数 f(x)=x3+mx2+(m+ )x+6在( ,+)上
6、有极值,求使 p 且 q 为真命题的 m 的取值范围23 一批零件共 160 个,其中,一级品 48 个,二级品 64 个,三级品 32 个,等外品16 个,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 20 的样本,请说明分别用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法抽取时总体中的每个个体被取到的概率均相同23 已知数列a n中 a1=3,a 2=5,其前 n 项和满足 Sn+Sn2 =2Sn1 +2n1 (n3)24 试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5 令 ,T n 是数列b n的前 n 项和,证明:T n26 证明:对任意的 m(0, ),均存在 n0N*,使得 (2)中的 Tnm 成立四、简答题27 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
7、的专业素质五、综合题28 下面是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请根据教学过程结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进行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与垂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与操作,初步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2技能目标:通过操作活动,培养空间观念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平面上的平行线与垂线,培养合作与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正确理解“ 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 等概念,特别要注意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可以相交现象的理解教学难点:正确理解“ 在同一平面内 ”“永不相交”等概念的本质属性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什么是直线吗?生:记得师:请同学们
8、在练习本上画一条直线吧生:试画一条直线师:画好的同学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生:展示画的直线(有的画得长,有的画得短)师:能不能把这条直线再画长一些?生:把画得短的直线两端延长师:还可以再长一些吗?生:把画好的直线两端延长到在本上画不出来为止师:啊!好长呀,也就是说直线可以怎么样?生:无限延长师:现在请同学们看一幅图(课件出示斑马线),在哪儿见过这样的画面?生:行人在横过道路的时候都要走斑马线,我们在过横道的时候也要走斑马线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斑马线,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生:每两条线距离都相等;生:它们的长度一样,都是平行的二、探究新知1、认识平行线师:现在你们想不想动手折出这样的斑马线?生:想!
9、师:好,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纸试着折一折 生:动手用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折出折痕师: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生:展示不同折法师:刚才同学们非常聪明,自己动手折出了斑马线,现在请同学们沿着折痕画一画(先画两条折痕),画好地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生:画出折痕师:现在请同学们沿着折痕把这两条直线画得长一些,再长一些,你发现了什么?生:这两条直线不相交师:像这样(教师指着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长方形中哪两条边是平行的?生指着长方形说:两条长边是平行的,两条短边也是平行的师(出示长方体模型) :请同学们找出哪两条边是平行的?为什么?生到前面指着互相
10、平行的棱说:这两条边(或棱)是平行的师指着不在同一平面的两条边问:这两条边是平行的吗?为什么?生:不平行,也不相交,这两条线师(小结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是平行线时,在“ 同一平面“和“不相交”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课件出示)师(板书 ):同一平面 不相交 平行师: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平行的例子?生:马路上的标线生:门框的两条长边,火车的两条钢轨2、认识垂直师:课前老师折出这样的一个图形,请同学们观察这两条折痕是平行的吗?(出示长方形纸折出不平行的折痕如果学生有折出这种情况的就利用学生的作品讲解)为什么?生:不平行,延长后相交师:你们又有什么发现?生:两条直线除了平行,还有相交的师(根据学生回答
11、小结)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了平行还有一种关系就是相交(板书:相交)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纸试着折一折,使两条折痕相交,看谁折的与众不同生:折出两条相交的折痕师:折好的同学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生:同桌交流不同折法,发现有的相交成直角师: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和大家展示一下?生:展示作品师:现在我们观察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生:两条直线相交都形成了四个角师:猜一猜是什么角?生:有的是直角、有的是师:引导学生观察相交成直角的折法生:汇报不同折法师:我们看这几名同学的折法很特殊,你发现什么了?生:四个直角师:怎么知道这四个角是直角的呢?学生用三角板验证师:请同学们拿出正方形纸也
12、这样折一折,然后再沿着折痕画一画,再验证一下这四个角是不是直角学生操作师巡视师:(课件演示) 边演示边说:像这样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师板书:垂直师:找出正方形中哪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生:相邻的两条边是垂直的师: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垂直?生:黑板相邻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生:红十字的标志是互相垂直的3、揭示课题师: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发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什么关系?三、巩固应用1、68 页 1、2(课件出示)2、65 页 2 题3、出示主题图:找平行与垂直4、找出身边垂直与平行的例子四、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福建省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小学 数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