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139(无答案).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139(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139(无答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 139(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首先提出“ 普及教育” 口号的是在 ( )时期。(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2 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壬戌学制(C)甲午学制(D)癸卯学制3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4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 )。(A)社会关系(B)人际关系(C)教育关系(D)师生关系5 人类最早的教
2、学手段是( )。(A)文字材料(B)口耳相传(C)直观教具(D)黑板加粉笔6 小学生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 )。(A)道德情感不深(B)缺乏合理行为技能(C)道德认识不足(D)道德意志力不够7 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A)正强化(B)惩罚(C)负强化(D)消退8 一般来说,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是( )。(A)强烈(B)较弱(C)微弱(D)中等9 教师自编测验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 )。(A)教育目的服务的(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D)当前工作服务的10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
3、治于人” 的传统儒家思想把 ( )相隔离。(A)教育与生活(B)教育与经济(C)教育与政治(D)教育与生产劳动11 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的观点是( )(A)心理起源说(B)劳动起源说(C)需要起源说(D)生物起源说12 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A)布鲁纳(B)加涅(C)奥苏伯尔(D)苛勒13 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 )。(A)课程标准(B)地方教材(C)校本教材(D)教学参考书14 成功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A)古尔曼(B)加德纳(C)斯腾伯格(D)皮亚杰15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A)全面推进素质教育(B)发展学生
4、的全面素质(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D)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16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 )的过程。(A)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B)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C)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D)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写,我抄17 “揠苗助长 ”“陵节而施”,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中的 ( )。(A)个体差异性(B)均衡性(C)顺序性和阶段性(D)稳定性和可变性18 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之父” 或“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是( )。(A)斯宾塞(B)夸美纽斯(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19 我国唐朝“ 六学二馆” 等级森严的入学体制,说明了政治经济影响
5、和制约着( )。(A)教育的领导权(B)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C)受教育权的分配(D)教育目的20 把人从出生到成年接受教育的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著名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施泰因21 某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小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他的这种行为属于( )。(A)自我认识(B)自信(C)自我体验(D)自我调控22 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实践锻炼的结果(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23 小学生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
6、为多等现象是下列哪一种心理问题?( )(A)儿童多动综合(B)学习困难综合征(C)儿童厌学症(D)儿童强迫行为24 马克思主义所持的教育起源说是教育的(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25 格塞尔的“ 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 ”充分说明了( )是教育的重要条件。(A)遗传素质(B)教师水平(C)父母培养(D)后天学习26 当环境中某种刺激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强化物是( )。(A)一级强化物(B)二级强化物(C)正强化物(D)负强化物27 ( )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建立。(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28
7、 ( )年,科举制被废除。(A)1904(B) 1905(C) 1911(D)191229 ( )是学校情境中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学生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环境中的经验。(A)隐性课程(B)学科课程(C)显性课程(D)活动课程30 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 )。(A)常模参照评价(B)正式评价(C)标准参照评价(D)非正式评价31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D)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模拟 139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