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试卷 9 及答案与解析选择题1 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无法判断2 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 ”的是( )。(A)孟禄(B)达尔文(C)利托尔诺(D)汤姆逊3 “矮子里找高个 ”“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4 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5 柏拉图最终的培养目标是(
2、 )。(A)武士(B)士农工商(C)哲学王(D)公民6 强调启发式教学,并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家是( )。(A)孟子(B)孔子(C)荀子(D)墨子填空题7 (1)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3)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一文中,表现桃源里老人和孩子幸福愉快生活的句子是:_,_。8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也称“_”,这些诗歌分为 “风”“雅”“_”三个部分。9 语音的物理性质具有四个基本要素:_ 、_、_、_。简答题10 简
3、述课堂气氛的三种类型。11 如何高效利用最佳时间?案例分析题12 某班同学在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献给母亲的歌” 的过程中,搜集到如下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竞一时没有反应(史铁生我与地坛)【材料二】我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哪里是简单的事情。但是,我很少听见她谈论其中的辛苦,她一定以为这种辛苦是人生的天经地义,不值得称道也不需要抱怨(周国平用什么来报答母爱)【材料三】每天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 瓦光的灯
4、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梁晓声母亲)【材料四】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车行 母亲)(1)以上四则材料,没有体现出母亲辛劳的一则是_。(2)根据【材料三 】或【材料四】提供的情景,仿照示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示例: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母爱是_;母爱是_。1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生命,是一种站起来的姿态。站起来,是一种_的境界,_的气概,的精神,_的美丽。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庄严的冷峻
5、。一个有志气从困境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的;一个有决心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沽的;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觑的。让我们站出自己不羁的性格!站出自己累落的襟怀!13 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蓬勃( ) 不羁( )14 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为( ) ( )改为( )15 结合语境,将下列词语填人横线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16 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_,_,_,1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将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 的主题教育活动。1请围绕本次活动
6、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围绕活动主题,你认为在班级开展哪些活动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党的历史?3请围绕其中一项活动,设计活动内容。17 美丽如初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详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 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
7、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地等待中。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 妈!姐!”“ 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 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
8、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18 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答:(1)_(2)_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 ,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答:(3)_19 第段中写到, “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 ”,“我” 觉得失去了什么呢?答:_20 纵观全文,(1)写出在全文结构上与末段中“ 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个句子相呼应
9、的一句话。(2)说说为什么“ 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答:(1)_(2)_20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生命中有许多不能承受的痛,那是人生不想直接面对的现实。当那一刻来临的时候,我们会哭泣,我们会伤心,我们会逃避。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去面对。父母在,我们就永远是小孩。在外面遇到了种种的困难和挫折,我们会下意识地到父母那里去寻求安慰,寻找关爱,然后再带着从父母那里吸取到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外面的一切,父母那里好像有我们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直到有一天爸爸突发心肌梗死病倒了,我们这才发觉白发和皱纹已经爬上了父母的额头,岁月斑驳的阴影已经剥蚀了他们红润的面颊。那一刻,心头漾起的,就是那不能承
10、受的痛。爸爸是“文革 ”前最后一批完成学业的大学生,爱好运动的他在学校就通过了运动健将的标准,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体育工作。他的身体特别棒,好多人至今还记得他年轻时在寒冬腊月脱光了衣服用冰摩擦身体的情景,不要说这样独特的“洗涤” 方式很少有人见过,单是那身在冰雪下闪着光亮的一块块隆起的肌肉,就足以使人惊异得瞪大眼睛,小青年们对他则更是顶礼膜拜。“力大为王” 一向是民间不成文的法则,更何况他还是一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有文化有知识的“大王” 。然而,那天这位“ 大王”就那样躺倒在医院的急救室里,任医生护士在他身上插着各种各样的管子和针头。他的脸越来越黄,他的手脚也越来越凉,生命的热力似乎正从他的身上慢
11、慢扩散和消遁。那一刻,我痛,我的心近乎绝望般的痛。我用自己的双手,一遍又一遍地摩擦着爸爸冰冷的双脚,我要把我的信念,把我的激情,把我原本就是从他那里得来的生命活力通过我的手心贯穿到他的脚心,再通过他的脚心传递到他整个的身心。我要他坚强,我要他勇敢,我要他回来像以前一样回到我的身边来。爸爸他真的回来了!生命之花重新在他身上绽放。心脏中一下子装上了四个支架的他,也被医生视为医学界的奇迹。不错,他的起死回生,缘于当今高超的医学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缘于他自己一向良好的体质和坚忍不拔的男子汉气质。然而在潜意识里,我认为这一奇迹的出现,还缘于爸爸在身处临界的那一刻,读懂了女儿通过手掌传递给他的语言。那是
12、用血缘凝结而成的语言,那是用亲情浇灌而成的语言。从手心向他传递过去的那生生不息的气息里,爸爸读懂了我向他表达的情感,感受到我们对他的需要和依恋,感受到我们对他深深的爱。他用顽强的毅力挣脱了病魔,回到了我们身边。慢慢从惊恐中恢复过来的我们,逐渐变得又只记得从父母那里去吸取我们所需要的东西了。而父母,则更慷慨地给我们提供着源源不尽的食物、关怀和照顾。只是,我们也多少发觉了一些变化,每次到家,总见爸爸在忙着,忙着种花,忙着写稿,忙着练字,忙着裱自己觉得比较满意的作品,说是要给自己的同学每人一张以作纪念,还指给我看哪些是给哥哥的,哪些是给弟弟的,哪些又是给我的爸爸永远也不会知道,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已经
13、多么强烈地刺痛了我的心,我一点也不喜欢他的这种像交代后事一般的话语,我拒绝承认某种现实,我甚至自私地认为我们还是一群没有长大的小孩,他应该一如既往地保持年轻和健康,一如既往地宠爱我们从上次发病到现在,才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近来感到身体明显不适的爸爸只得重新到南京医院复查,医生得出的结果是模棱两可的“不容乐观“,说是要作进一步的检查,而最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再次进行心脏搭桥手术。当这些现象突然出现在自己最为至爱的亲人身上时,我们就会下意识地作出自欺欺人的反应。拒绝承认这样的现实,要想逃避这样的现实,不敢碰,不能揭,不愿看这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苦痛,它真的是我们不想面对的现实啊。可是,我们又实在无法回
14、避这样的现实,不得不去面对和承受这样的现实。面对了,承受了,我们才会心安,才会有勇气面对人生之路上或许会有的更大的伤痛,也才会真正成为我们自己。21 本文所说的“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 ”具体指什么事 ?概括全文内容回答。答:_22 第二段写爸爸强壮的身体,对下文的描写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方面的作用是_;第二方面的作用是_。23 爸爸“读懂了女儿通过手掌传递给他的语言” ,女儿 “语言”的具体含义是_。24 爸爸给自己的同学和家人准备纪念品,为什么“多么强烈地刺痛了我的心”?_25 比较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作答。(1)这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苦痛,它真的是我们不想面对的现实啊。(但是)面对了,
15、承受了,我们才会心安,才会有勇气面对人生之路上或许会有的更大的伤痛,也才会真正成为我们自己。(2)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紫藤萝瀑布)答:这两段文字在对待自己亲人的不幸方面,抒发的感情相同的是_;在对人生或生活的感悟方面不同的是_。25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西南
16、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有删节)【乙】道洲城西百余步,有小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技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在人间,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日“右溪 ”。刻铭石上,彰示来者。(元结 右溪记,有删节)注释鼓(q)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佳:美好。阴:树荫。荫:遮蔽。
17、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 裨 (b):使。26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1)凄 神寒骨( ) (2)悉皆怪石( )(3)不可名 状( ) (4)为之 怅然( )27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8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3)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日“ 右溪”。单项选择题29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踊 跃(yng) 逞能(chng) 灯盏(zn) 憨态可掬(j)(B)稚 嫩(nn) 附 和(h) 笃 信(w) 见风使舵(du)(C)宽 宥(yu) 隽永(jun)
18、 稽首(q) 束手无策(sh)(D)蝉 蜕(tu) 镂空(lu) 蜷 伏(qun) 自怨自艾(i)30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晕眩 玲珑 隐天蔽日 众说纷云(B)潦草 委缩 见异思迁 轻飞漫舞(C)倾刻 装潢 指手划脚 锋芒必露(D)褪色 迅疾 含辛茹苦 干锤百炼31 下面四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同他谈过话后,他说,他有决心把学习搞好。(B)晚上爸爸问我今天一天做了什么事?我吞吞吐吐说不出来。(C)我最爱读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D)那里开着许多鲜花,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32 根据意思写出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
19、。(A)不顾个人安危,奋勇直前奋不顾身(B)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废寝忘食(C)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势如破竹(D)连声称赞个没完赞不绝口33 “建安七子 ”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 )。(A)陈琳(B)曹植(C)曹丕(D)王粲34 对二重复句层次划分及分句间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倘若李健能够成功地横渡这个海峡,就创造了一项新的纪录,也实现了他多年的梦想。(A)(B)(C)(D)文言文阅读34 水 仙(清)李渔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水仙以秣陵为最,予之家
20、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尽,迨 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日:“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 子曰:“汝欲夺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命之花。且予自他歹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子质簪珥购之。(节选自 闲情偶寄)注释 秣陵:指南京。质:抵押。迨:等到。珥:用玉做的耳饰。35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1)各司一时_ (2)欲购无资_(3)请已 之_ (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_36 下列句中加点的“ 而” 与 “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 “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小学语文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