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试卷 8 及答案与解析选择题1 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 )。(A)工作关系(B)心理关系(C)道德关系(D)个人关系2 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3 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激情”源于希腊语,原意是“上帝本色”,这里的上帝本色不是别的,而是指一种持久不变的爱心恰当的自爱(自我接受)和由此延伸出的对别人的爱。(B)古人赏梅,欣赏的是它那盘曲的虬枝老干,品味的是它那馥郁的浓香。宋代范成大梅谱云:“ 梅,天下尤物,无问智愚不肖,莫敢有异议。”(C)对岸的草原上万籁
2、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潺潺的流水声,野牛的低哞声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D)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栏目 不朽的红岩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4 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学习定律是( )。(A)准备律、应用律、消退律(B)准备律、练习律、泛化律(C)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D)应用律、失用律、效果律5 下列学习策略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A)画线(B)记笔记(C)列提纲(D)记忆术6 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外界的环境和参照物,根据外界的情况作出自己的行为,这属于( ) 认知
3、方式。(A)高智能性(B)高创造性(C)场依存性(D)场独立性论述题7 试述智力测验的性质。填空题8 根据拼音写汉字。qi( )而不舍 生死 yu( )关春 寒料 qio( ) shn( )然泪下g( )惑人心 人声 dng( )沸9 某班同学在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献给母亲的歌” 的过程中,搜集到如下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竞一时没有反应(史铁生我与地坛)【材料二】我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哪里是简单的事情。但是,我很少听见她谈论其中的辛苦,
4、她一定以为这种辛苦是人生的天经地义,不值得称道也不需要抱怨一(周国平用什么来报答母爱)【材料三】每天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 20 瓦光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梁晓声母亲)【材料四】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一一(车行 母亲)(1)以上四则材料,没有体现出母亲辛劳的一则是_。(2)根据【材料三 】或【材料四】提供的情景,仿照示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示例: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母爱是_母爱是_10 阅读下
5、面文字,按要求答题。生命,是一种站起来的姿态。站起来,是一种_的境界,_的气概,_的精神,_的美丽。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庄严的冷峻。一个有志气从困境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的;一个有决心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沽的;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觑的。让我们站出自己不羁的性格!站出自己累落的襟怀!(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蓬 勃( ) 不羁( )(2)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为( ) ( ) 改为( )(3)结合语境,将下列词语填入横线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A.凛然 昂然 超然 嫣然 B.超然 凛然 昂然 嫣然C
6、.凛然 超然 嫣然 昂然 D.超然 昂然 嫣然 凛然(4)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11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包括风、雅、_三部分。(2)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_,号称“_”。(3)宋朝著名学者_在观书有感一诗中有一句关于读书积累的名句:“_,(4)刘向说:“书犹药也,_。”(5)“只要人不老,心不老,生活永远美好。”这句话韵律上的特点是运用了_。(6)人教版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我国文学大师的作品,有_的猫、有_的和时间赛跑、有_的荷花、有_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等。(7)语文是最重要的_,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_与
7、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8)说文解字 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字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诂不可缺少的桥梁。这部书的作者是_。(9)东边日出西边雨,_。(10)纸上得来终觉浅, _。(11)有人用“偷天换日”表示“奏”和“ 春”这两个字的变化。如果用“水落石出” 表示“波”和另一个字的变化,这个字是_。12 走近名著。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结合名著内容,完成下列问题。A 他,禁军教头,误入节堂,平添复仇怨。B 他,斗战胜佛,斩妖除魔,美名永流传。(1)A 是_(人物),人物性格的主要特点是_。(2)B 是 _(人物),与人物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是_。文言
8、文阅读12 水仙(清) 李渔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水仙以秣陵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秫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尽,迨 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 欲购无资,家人曰:“请 已 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 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 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 ?”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节选自闲情偶寄)注释秣陵:指南京。质:抵押。迨:等到。珥:用玉做的耳饰。13
9、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1)各司一时(2)欲 购无资(3)请已 之(4)是何异于不 反金陵14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而” 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 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15 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16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对于水仙,作者可谓“ 爱花如命 ”,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 ?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现代文阅读16 诵读叫醒太阳(1)虽已不是莘莘学子,可每日清晨,仍
10、爱好卷书诵读。当我耽于汉字的节奏与韵律,耽于文句的美妙与精彩,唇齿相扣,声音如青云出岫,一股清朗之气便油然而生,顿觉世间最大的受莫过于此。(2)当年爱上诵读只为父亲。(3)那时父亲常常外出打工,总选择在清晨出发。他的清晨是勤勉的。父亲只喜欢好读书的孩子。他对我训诫很多,其中一句几乎是我和他之间永远不会停止的脉动:一日之计在于晨。父亲身体力行的结果,就是我天蒙蒙亮就卷书诵读。小河边,芦苇地,田埂上;从黎明读到太阳出来,从喑哑读到声音嘹亮,从迷糊读到神清气爽。清晨诵读是对父亲的礼赞,诵读让父亲安心地一次次出征。(4)记得那回年根,天下大雪不能出门。我便站在西院廊檐下诵读。父亲一早起来扫雪,他扫了门
11、前扫屋后,最后迟迟疑疑来到院子里。父亲悄无声息地扫着,一下一下,提着气儿,生怕动静大了干扰我读书。我只得用足力气,提高嗓门,以示我的投入和沉迷。尽管如此,父亲只扫到我身后五步远就停住了。直到我收起书回屋,他才接着去扫那堆雪。(5)打那以后,每次晨读我都会想起那场雪,想起干活利落的父亲小心翼翼提着气儿扫雪的样子。我记得那个早晨,除了朗朗书声外,世界异样地寂静,父亲的脸上挂着稀有的笑意。(6)初中以后,学习任务重了。诵读不仅在清晨进行,每天黄昏,或者星期天的下午,只要有空,我就会拿着书出去,到野地里,找一块无人的草坡,坐下来,静静地享受阅读。那时,我在那样的地方,读书之专注之投入一真的忘记了一切。
12、一个下午背书,手指在地上掘出一个深坑都不知道。(7)一个午后,时间尚早,趁着父亲休息,我拿着课本悄悄去了河边,钻进了密不透风的芦苇丛,大声诵读起来。书越读越薄,我决心背下它。想不到父亲四处找我,他去了所有僻静的地方,我沉浸在诵读中,“当然听不见他的呼唤。父亲越找越焦急,当他最后拨开重重的芦苇冲到我面前时,我由于太专心,竞吓得失声尖叫。父亲本想训斥我的话化成惊讶和静默。(8)他不知道,找个僻静的地方高声诵读已经成了我学习的秘籍。不仅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甚至数学,我都用这样的方式诵读着。(9)最难忘的是那个春夏之交的傍晚。当时正处于高考复习的紧张阶段。那天,在麦浪沙沙作响的原野深处,身子,
13、朗声诵读。等我把带去的所有复习资料全部装进脑子,背得滚瓜烂熟,这才起身回去。(10)黄昏走到了温柔的尽头,麦地均匀地呼吸着,麦浪不再起伏,好像大地和一切都作好了准备,迎接夜的来临。大自然吞吐着神秘而幽深的气息。我带着劳动者沉甸甸的疲惫与满足走在浅黄的麦地中间。蓦然回首,我看到无垠的淡黄色的麦田上方,天空呈现出纯净的橘红色,在这橘红色之中,正含着一枚浑圆、宁静、深红如浆果的夕阳!(11)眨眼间,这幅画就消失了,世间恢复了常态,我已经迈着轻盈的步伐回到学校了。之于我,那枚浑圆的夕阳似乎是一个美丽而又笃定的句号,它给了我答案,安慰了茫然、刻苦不安的 18 岁。那一刻,我似乎告别了所有的忐忑,完全有理
14、由相信前途的美好和光明。(12)诵读让我顺利地走进了大学,而且是父亲理想中的中文系,我终于可以一辈子朗读和研习心爱的语文了。(13)未曾想父亲因为透支太多,竞匆匆离世。换他一生,赢来的这份幸福,怎能不小心享用?为此,我愿意永远是那个清晨出发,用诵读叫醒太阳的人 。(作者韩青辰,选文有删改)17 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我” 学生时代有关诵读的几件事,填写下表。18 第段作者说: “当年爱上诵读只为父亲。 ”这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请作概括。19 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画线句的含义。为此,我愿意永远是那个清晨出发,用诵读叫醒太阳的人。20 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语句。天空呈现出纯净的橘红色,在这橘
15、红色之中,正含着一枚浑圆、宁静、深红如浆果的夕阳。2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段可以看出,清晨诵读成了“ 我”的习惯,“我”在诵读中陶醉于优美的节奏与韵律、美妙与精彩,把诵读当做莫大的精神享受(B)第 段写“ 我” 一直记得“父亲的脸上挂着稀有的笑意”,这写出父亲见“我” 读书如此投入和沉迷,内心感到十分欣慰(C)第 段末尾写父亲的“惊讶和静默” 。他惊讶的是“ 我”竟躲到芦苇丛中读书;他静默的是因为“ 我” 听不见他的呼唤而十分恼怒以至于无语(D)第段开头的 “透支”一词,表明父亲为了家庭、为了“我”付出了过多的精力,这既体现了深厚的父爱,也包含着“我” 的痛
16、惜之情21 雪地烤红薯周海亮男人缩在高中校园门口,守着一个烤红薯的老式铁炉。他不断地把烤熟的红薯挑出来,把没烤的红薯放进去,十几个红薯,让他手忙脚乱。第一次做这种营生,男人的心里有点慌。(A)天空飘着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正是放学的时候,走读的学生赶着回家,住校的学生赶着回宿舍,所有人都在雪中匆匆而过。男人把一个烤得最成功的红薯托在手里,嘴张着,却并不吆喝。有人停下来,看他的红薯。他立刻打起精神,从旁边操起小秤。他挑了两个最大的红薯放进秤盘,拉起提绳。“啪” 的一声,两个红薯紧跟着掉在雪地上。男人急忙再从烤炉里取出两个红薯,那个学生却早已经走远了。整个下午他都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
17、,这让他很伤心。现在,除了他,谁还把烤红薯当成好东西? 儿子考上重点高中的那一天,闹着要去吃洋快餐。儿子点了一份薯条,端上来的东西又黄又瘦,蜷缩扭曲着,他不知为何物。尝一个,才知不过是炸过的土豆条罢了。他说:“这能比得上烤红薯?”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可乐他也尝了尝,不好喝,麻舌头。他想,烤红薯多好啊,剥了皮,又香又甜,含在嘴里,不用嚼,直接化成蜜淌下去,如果再配一大碗玉米糁子和一碟腌萝卜条,那滋味,真是给个皇帝也不换啊!他重新把小秤放到身边,扭过头,眼睛盯住校门。这时,有几个学生说笑打闹着,走了出来。男人眼睛一亮,清清嗓子,喊了起来:“卖烤红薯罗!” 嗓音很小,又哑又沙,像被砂纸打磨过。声音吸
18、引了这几个学生的目光,然而他们只是投来极为漠然的一瞥,又转过脸继续说笑。于是,男人又提高嗓门吆喝:“ 烤红薯白送哆!”这时,一个长脖子少年停下来,并转身朝男人走来。边上的平头少年拽了拽他的胳膊,可是没能将他拉住。长脖子少年走到男人面前,问道:“烤红薯白送 ?”男人憨笑着挑出四个红薯,边挑边问长脖子少年:“ 你们宿舍几个人?” 长脖子少年说:“四个。 ”男人接着问: “那个和你一起走的留平头的也是?”长脖子少年说:“不错。”男人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于是又挑了四个。他把八个烤红薯分装进两个袋子,递给长脖子少年。天渐渐黑下来。 (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男人仍然
19、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他推起三轮车,慢慢往回走。他在一个街角停下来,就着昏黄的路灯,从炉里掏出一个焦煳的烤红薯。他仔细地剥掉皮,慢慢地吃起来。他不声不响地吃掉一个,又掏出第一。他一口气吃掉八个烤红薯,那是烤炉里剩下的全部烤红薯。吃到最后,他不再剥皮,将烤红薯从烤炉里取出来,直接塞进嘴巴。男人想,自己的嘴唇肯定被烫出了水泡,因为现在,那里钻心地痛长脖子少年回到宿舍,将两袋烤红薯随手放在床头柜上。谁对烤红薯都没有兴趣,即使是白送,他们也不想吃上一口。终于,快熄灯的时候,留平头的少年打开了一个袋子,取出一个烤红薯,托在手里,细细端详。长脖子少年提醒他说:“都烤煳了。 ”平头少年低头不理他,闭起眼睛嗅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小学语文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