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 9 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磐 石(pn) 揆度(ku) 拗开(o) 削足适履(xu)(B) 筵 席(yn) 强求(qing) 投 奔 (bn) 自吹自擂(1i)(C)喋 血 (xu) 兴奋剂(xng) 答理(d) 荷枪实弹(h)(D)晕 车(yn) 哂笑(shn) 折本(sh) 一脸横肉(hng)2 填入下列划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在产业转型和新兴市场的开拓_的情况下,中国近期的经济发展将更多地_投资和内需。投资涉及政府行为,当然不单纯是个经济问题。如果权力监督不力,低水平、低效率的投资现象
2、便不会是个例。中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但民间的财富和购买力并没有一些媒体所的那么大。低迷的股市使中产阶级的人数_,处于跌势中的房价在普通民众眼中仍显高昂。要提振中国的内需市场,关键是改变社会财富分配向政府和强势群体倾斜的局面,做到真正的_。(A)尚需时日依赖渲染锐减藏富于民(B)来日方长依靠宣传减少为民服务(C)尚需时日依赖报道骤减执政为民(D)来日方长依靠传说递减为民敛财3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B) “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3、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惊叹不已。4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项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动物不但具有独特的性格,而且性格相当复杂,它们性格的复杂性甚至能够与人类的相媲美。(B)进入 21 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知识和人才方面。(C)电视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介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D)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
4、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5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汶川地震让半个亚洲震动让整个世界震惊。中国经历的磨难太多,但从没在磨难中倒下;面临灾难,中国展现出坚韧与顽强;珍视生命,中国赢得了全世界的敬意和赞扬。(B)随着 “限塑令” 的推行。业内人士交给大家一个鉴别的简单方法:空袋放入水中,下沉的是环保袋,浮在水面的是非环保袋。以此就能区分塑料袋是否符合环保要求。(C)目前在上海举行的2008 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股市能否走出过去半年深幅下调的阴影? 成了与会嘉宾热议的焦点话题之一。(D)沈从文好用自然界的动物喻人,他描绘翠翠的天真活泼、温柔驯良, “俨
5、然如一只小兽物” ,笔间充满喜爱。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连接恰当的一组是(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耻辱,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 ,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第一个横线处:(1)多读如果彻底(2)少读如果彻底第二个横线处:(3)多读而不求甚解(4)少读而不求甚解第三个横线处:(5)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6)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A)(1)(3)(6)(B) (1)(4)(6)(C) (2)(3)
6、(5)(D)(2)(4)(5)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 )。(A)“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诗写了与楚汉相争时的项羽有关的事。(B) “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这幅对联所写的内容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关。(C)巴尔扎克是 19 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他所创作的 90 多部小说,总名为人间喜剧,堪称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D)海明威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有 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判断题8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
7、。” 是第三阶段的识字目标。(A)正确(B)错误9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A)正确(B)错误10 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A)正确(B)错误11 高中学生要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A)正确(B)错误12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A)正确(B)错误论述题13 你怎样指导学生就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我最讨厌的一个人这样的作文题目创立新意?案例分析题13 认真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教学实录节选,回答下列问题。生:(读课文)“臣
8、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与臣,皆以美于徐公”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师:这两组句子,相同的词语是:“私、畏、有求。” 也就是说,妻、妾、客对邹忌的态度,与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民对王的态度是相似的。邹忌从比美的私事想到治国的故事,这种思维方式叫“类似联想”( 板书)他的目的是启发齐王也由生活小事产生类似的联想。去考虑国家大事。邹忌把这两件看似无关的事联系起来思考,找到相似之处,并且得出了结论。请问邹忌的结论是哪一句话?生:“王之蔽甚矣 ”师:请译成现代汉语。生:你受到的蒙蔽很大。师:可以。还可以译成:你被蒙蔽得太厉害了。这样语气更接近原文
9、。请想一想,邹忌的这个结论是不是太武断了?他的论据充足吗? 他是怎样推导出这个结论的?生:(思考,沉默)师:我提示一下。逻辑推理的形式有三种。一是归纳。二是演绎,三是类比。请问邹忌以私事比国事,从逻辑角度讲运用的是哪一种推理。生:好象是类比。师:“好象是 ”,不太有把握。我们来分析一下,邹忌与徐公比美,省略了“美我”,妻是因为“私 ”,妾是因为 “畏”。客是因为“有求”( 指板书),而齐王呢,宫妇左右“私”王,臣“畏”王,民“有求”于王。(板书)邹忌 (妻) 私 (妾)畏 (客 )有求 蔽齐王 (左右) 私 (臣)畏 (民)有求 蔽齐王 蔽师:妻“私 ”、妾“畏”、客“有求” 的结果是邹忌受到
10、蒙蔽,那么,由此推知,齐王左右“私”、臣“畏”、民“ 有求” 的结果,也必然是受到蒙蔽。这是一个由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典型实例。因为两事物的相似点很多。一一对应,论据是充足的,所以结论是能够成立的。再比较一下:“美” 邹忌的只有一妻一妾一臣,而蒙蔽齐王的人就多了,宫妇左右“ 莫不 ”私王,臣“莫不”畏王,全国之民 “莫不”有求于王,全国上下,人人如此,“ 王之蔽 ”还不甚吗?邹忌的结论不仅站得住脚,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板书“ 类比推理 ”)邹忌的谏辞,运用类比推理,启发齐王产生类似的联想,从浅显的比喻中领悟深刻的道理,多么委婉动听,多么富于艺术性、启发性!14 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语
11、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请联系教学实际说明是如何贯彻执行这项教学原则的?15 这个教学片段的教学除了讲授外,主要运用了哪一种教学技能?联系教学实际,谈谈运用这种教学技能的优点。16 这个教学片段的板书是否符合要求?文言文阅读1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壅塞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扦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於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
12、。” 左右皆谓宋王曰:“ 此所谓肉自生虫 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後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 其兄曰: “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 於是报於王曰: “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 ”王大喜。左右皆曰:“乡之死者宜矣。 ”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於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
13、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 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 ?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於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
14、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选自吕氏春秋)17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自至则 壅 堵塞(B)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 牲畜(C)不 意 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 料想(D)所自视之势 过 也 错误18 19 2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缪公用计让戎主丧失警惕而找准时机偷袭少数民族戎。戎主不听身边人的劝告,中了圈套而被生擒。(B)宋王不分忠奸,听信佞臣的话,竟然次次处死报告实情的侦查人员。逼得一人报告假军情而获得奖赏。(C)齐王自高自大,认为自己的才华超过尧舜。(D)齐宣王喜爱射箭,但箭术无长进,原因是佞臣奉承他
15、,讲假话,使其不知自己拉弓所用的真正力气大小。21 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1)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2)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 现代文阅读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刘心武从 1950 年到 1959 年,我 8 岁到 17 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 10 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中学语文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