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群体心理及行为)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群体心理及行为)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群体心理及行为)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群体心理及行为)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 )(A)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B)口头的规范(C)潜意识遵循的规范(D)不成文的被动规范2 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 )(A)方向和范围(B)方向(C)范围(D)纪律约束3 监考老师在考生身边来回走动会影响学生水平的发挥,这种现象是( )(A)社会助长(B)社会干扰(C)社会惰化(D)社会促进4 “三个和尚没水吃 ”的现象是 ( )(A)社会促进(B)社会惰化(C)社会进步(D)社会退步5 一些
2、心理学的实验表明,他人在场能够缩短人们完成任务的时间,提高完成任务的准确性,我们可以将这种现象称为( )(A)去个性化作用(B)社会懈怠作用(C)社会助长作用(D)社会干扰作用6 群体中的个体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身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的反社会行为,这种现象称为( )(A)侵犯行为(B)兴奋转移(C)去个体化(D)个体化7 一个群体经过讨论,原先群体中大部分人的意见会变得更强,原来同意这一意见的人会更相信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这种现象是( )(A)群体极化(B)群体思维(C)昌险转移(D)去个性化8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
3、象形成时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社会过滤效应(D)最近效应9 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表面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宽大效应(B)中心品质(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10 通常人们觉得北方人是粗犷爽朗的,而南方人则是温和细腻的,这是( )(A)近因效应(B)第一印象(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11 “一好百好 ”“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 )(A)刻板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12 在人际认知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这是 ( )(A)正性偏差(B)近
4、因效应(C)第一印象(D)定势效应13 找工作面临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前三分钟,这是利用了( )(A)投射效应(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D)晕轮效应14 “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这句话反映的是(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社会刻板印象(D)近因效应15 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印象最深的是临别时的情景。这体现的是( )(A)刻板印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近因效应16 人们在和他人接触时会产生“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之感,此时产生(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认知启发17 在人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心理成分是( )(A)认识成分(B)情感成分
5、(C)行为成分(D)成熟成分18 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 )(A)态度一致(B)行动一致(C)观点趋同(D)相互理解与扶持19 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 )(A)行动对抗(B)不团结、不信任(C)拉帮结伙(D)互相为难20 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形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 )(A)主要因素(B)辅助因素(C)外部互动因素(D)环境因素21 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是( )(A)从众(B)服从(C)依从(D)盲从22 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一是人们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教育 基础知识 群体 心理 行为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