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7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7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2017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 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史书记载,禹死后,“ 益干启位而启杀之 ”“诸侯皆去益而朝启”。这一史事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实行了禅让制(B)创立了分封制(C)开创了王位世袭制(D)确立了皇帝制2 有学者指出,孟子对于社会秩序思考的出发点是建立在“人性善” 上。下列言论体现孟子这一思想的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B)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C)释法术而以心治,尧不能正一国(D)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3 考古学家在丝绸之路沿线的乌孙、于阗等地的墓葬中发现许多
2、汉锦、丝绸、铁器、装饰品。这表明汉代( )。(A)中原与西域的经济联系密切(B)西域手工业的兴盛(C)西域与中原丝织业水平相当(D)西域奢侈之风盛行4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文中的“ 此项制度 ”指的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5 今天的马六甲、爪哇等地都有“三宝庙” 。下列人物与此相关的是 ( )。(A)玄奘(B)鉴真(C)郑和(D)法显6 南宋梦粱录载:“ 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杭州商业繁盛
3、(B)坊市界限的打破(C)城镇人口激增(D)市民阶层的壮大7 中国历史上有多次赋役制度的改革,其中把税收并为单一的土地税的赋役制度是( )。(A)租庸调制(B)方田均税法(C)一条鞭法(D)推丁入亩8 中国现代的区域研究中记载:“1880 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候补知县戴华藻集股两万两白银,开办中兴矿局,均为商股。”由此可以判断中兴矿局的经营方式是( )。(A)官督商办(B)官办(C)商办(D)官商合办9 下面资料出自于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 )。(A)天津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所产生的新的社会力量,由于同新的经济关系血肉相
4、连,构成了整个社会变化的基干。这里所说的“新的社会力量” 指的是( )。农民阶级买办阶层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A)(B) (C) (D)11 张謇指出:“ 自今而后,经济潮流,横溢大地,中外合资营业之事,必日益增多。我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为尤甚,故农林工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法。”他倡导立法的真正目的在于( ) 。(A)维护民族工业的利益(B)建立中外合资企业(C)向外国寻求资金援助(D)呼吁大力发展工商业12 1937 年,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回忆说:“那时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毛泽东所说的“ 这种制度” 始于
5、 ( )。(A)黄埔军校(B)南昌起义(C)三湾改编(D)古田会议13 下图所示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B)淮海战役(C)徐州会战(D)渡江战役14 邮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反映的是( )。(A)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广大亚非拉国家掀起不结盟运动(C)亚非国家寻求紧密的团结与合作(D)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15 梭伦写道:“ 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梭伦为 “使他们获得解放 ”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B)实行土地私有制(C)按财产
6、多少划分等级(D)实行陶片放逐法16 恩格斯以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 ,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17 下图是 1801 一 1860 年俄国农民暴动统计图,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沙皇专制统治的残暴(B)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18 史学家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1870 年以后,那些欧洲的大民族国家如今倚仗占压倒优势
7、的新力量为它们自己夺得了遍及全球的帝国。”这里所说的“新力量”指的是( ) 。(A)实践经验与技术创新的结合(B)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C)工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结合(D)“大棒”与“金元”结合19 罗斯福新政期间成立“民用工程署” ,在全国建立 18 万个小工程,包括校舍、桥梁等,吸纳 400 万人工作。该措施的作用是( )。(A)减少企业盲目生产(B)刺激生产与消费(C)促进企业间公平竞争(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20 某国际文件写道:“ 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该文件是 ( )。(A)大西洋宪
8、章(B) 联合国家宣言(C) 德黑兰宣言(D)波茨坦公告21 1935 年,世界第一部彩色电影拍摄成功。这部电影是( )。(A)摩登时代(B) 浮华世界(C) 战争与和平(D)大独裁者22 下图为美国军费开支统计曲线,与这一时期变化相关的史事是( )。(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星球大战计划(D)科索沃战争23 梁启超曾说:不敢自承,所作戊戌政变记,“悉为信史” ,因为“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真迹放大” 。此言论说明史料可靠性要考虑( )。(A)尽量采用原始证据(B)记录者动机(C)语言取舍与文饰(D)当事人记忆24 要了解“班超经营西域” 的史实,可查阅( )。史记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
9、(A)(B) (C) (D)25 某教师在进行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大发明传播教学中,发给学生相应文献资料,要求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并在地图上标出路线。这一教学活动培养的能力主要是( )(A)历史感知(B)史料实证(C)历史想象(D)读图用图二、简答题26 列举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27 简述科技史教学应达成的价值观目标。28 历史教师听课时,观察学生表现应包括哪些主要方面?三、材料分析题28 材料:1870 年的普法战争结束后,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成立。此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1870 年至 1913 年,德国工业生产增长 46 倍,同期英国只增长 13 倍。1870 年至 190
10、0 年,碱等基本化学原料的产量增加了 7 倍,染料的产量增加了 3 倍,均已跃居世界首位。1900 年界所用染料的 4/5 是德国生产。 1913 年,德国贸易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 13,而英国是 1857 年,德国第一个卡特尔出现,1905 年达385 个,并迅速向更高的形式辛迪加和康发展。摘编自王珏世界经济史问题:29 根据材料概述这一时期德国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3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30 材料:某教师在“ 抗日战争” 的教学中,引用了一段日军第 59 师团第 54 旅团第 110 大队伍岛健司的口述材料:“我想起了 1943 年在渤海湾的沿海地带生活
11、的事情。我们如果见了男人的话,就抓过打,残酷地加以杀害。但是见了女人,就要羞辱她。如果她们哀求或反抗的话,就大骂她们,难道不知道为什么让你们活下来吗?于是拼命地打她们,以致用刺刀将她们杀死。” 然后教师问:这段材料能说明什么?学生答道,说明日军侵华暴行。教师补充说:这是亲历者的口述。是日军暴行的有力证据。问题:31 该教师引用这段口述史料有哪些作用?32 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如何选择口述史料?32 材料:某教师为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的教学,设计了如下的课后作业:参观历史博物馆,查阅图书资料并结合课文内容,自拟题目,比较一下古猿、北京人与现代的区别,书面作答。问题:33 指出该教师设计这一课后
12、作业的意图。34 对学生的这一作业应从哪些方面评价?四、教学设计题35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 百日维新 ”的主要史实。 材料二: 课文摘录: 公车上书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书 ”。这次上书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从此,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他从小熟读四书五经。面对列强侵略中国的现实,他从儒家经典里找不到解脱办法。后来,他通过阅读一些外国书了解到,俄国和
13、日本都靠变法迅速强盛起来,感到发现了医治中国的灵丹妙药,开始宣传变法维新的道理。梁启超是广东新会人。他小时候有“神童” 的美称。梁启超听康有为讲俄国和日本如何通过变法使国家富强,觉得很新鲜。于是,他诚恳地拜康有为做老师。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不久,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随后,他们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20
14、17 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题干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死后,其子夏启继位,益却坚持禅让制,夏启为维护王位将益杀死,诸侯纷纷向夏启表示臣服。夏启开创王位世袭制,取代原有的禅让制。禅让制此时已结束,A 项错误。分封制的创立是在西周时期,B 项错误。皇帝制的确立是在秦朝建立后,D 项错误。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的大意是个人在赡养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后代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体现个体对其他社会成员
15、的关爱,立论的出发点建立在“人性善”上。B 项的大意是天下不安定的原因在于父子兄弟相互抱怨以致结下仇恨,进而产生离散之心,所以离散后亲密的关系不能复合。这体现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性。C 项的大意是放弃法律而凭个人主观意志治理国家事务,就算贤君的代表尧也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这体现法律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D 项的大意是人的生活不能脱离社会群体,个人结成社会群体而没有等级名分的限制就会发生纷争。这体现等级名分对社会群体的重要性。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乌孙、于阗在汉代属于西域地区,是当时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国家,与中原政权保持密切的商贸往来。所以,在当地墓葬中发现大量汉代的手工业制品。西域国家由
16、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缺乏丝织品的生产原料和技术,B、C 两项错误。西域墓葬中的随葬品与日常生活相关,不能反映该地奢侈之风盛行,D 项错误。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题干中钱穆的观点,平民子弟通过长时间刻苦学习可以做到考试登第,可知该项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评价标准是真才实学。由此分析各项内容。军功爵制是按照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产的制度,始于商鞅变法。察举制是汉代中央选拔官吏的一种征召方式。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以个人品行和门第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建立并完善,以考试为形式的选拔官员的制度。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
17、“马六甲、爪哇三宝庙”可知,这与明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有关,C 项符合题干要求。玄奘和鉴真是唐代的高僧,分别经陆路和海路前往印度、日本交流佛法。法显是东晋时期的高僧前往印度学习佛教经典及印度文化。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可知,南宋时期杭州的生活区(即坊内)也有商业买卖活动,说明当时坊市界限已打破。A 项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其产生的原因。“户口浩繁”形容城市人口多,不能体现城镇人口的激增。市民阶层的壮大在题干中没有体现。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租庸调是唐朝赋役制度,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2017 年下 半年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初级 历史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92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