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3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3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2013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 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选项属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内容结构中四大部分的是( )。(A)行为目标(B)内容标准(C)课时分配(D)教学建议2 现代化学课程发展的趋势是( )。重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运用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A)(B) (C) (D)3 下列表述属于“ 技能性学习目标 ”的是( )。(A)以酸雨的防治为例,体会到化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B)全体学生能正确配制一定体积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C)每个学生课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原电池与电解池的
2、区别(D)通过查阅资料,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4 化学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背景分析通常不包括( )。(A)教学内容的知识类型(B)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C)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D)教学评价方法的选择5 化学课程目标是为实现化学课程一定的教学目的而预见的结果,反映一定时期的教育价值取向,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不包括( )。(A)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B)化学学科的特征(C)学生学校学习的课时总数(D)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6 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NH 4Cl 的电子式:(B)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对氯甲苯的结构式(D)原子核内有 10 个中子的氧原子 O7 教师
3、在讲授“ 硫酸浓度改变,其氧化性强弱会发生变化” 这一内容时,可以根据的思想是( ) 。(A)物质结构决定性质(B)量变与质变的关系(C)一般与特殊的关系(D)定性与定量的关系8 某教师在讲授“ 盐类的水解 ”时,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并提出:为什么不同的盐溶液呈现不同的酸碱性? 然后让学生自主去获取资料、信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同思想交锋、补充、修正,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完善认知结构,该教师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B)引导一发现法(C)演示一观察法(D)谈话一讨论法9 某化学教师在组织探究活动时,采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的原则进行分组,这样分组的依据是( ) 。(A)多元智
4、能理论(B)目标分类理论(C)认知结构的理论(D)最近发展区理论10 在解答化学试题的过程中,学生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的是( )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管理策略(D)复核策略11 下列教学行为中,教师使用教学媒体最佳的一组是( )。展示乙烯分子结构的球棍模型播放“2007 无锡事件”视频用 flast 动画展示“甲烷与氯气取代”反应用 flash 动画展示“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机理”呈现酸雨造成经济损失的数据及空气污染指数的说明和图示(A)(B) (C) (D)12 掌上实验室由手持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整合而成,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掌上实验室特点的是(
5、) 。(A)便宜(B)便携(C)准确(D)实时13 通常百分制规定 60 分以上及格,以下则不及格。某班化学考试,若全班都 60分以上,则全班及格,若全班都 60 分以下,则都不及格,这种评价称为(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标准化评价14 下列化学仪器或实验正确的是( )。(A)(B)(C) (D)15 下列甲基环乙烷的构象中,能量最低的一个是( )。(A)(B)(C) (D)16 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属于随机误差的是( )。(A)测定时有少量溶液溅出(B)过滤时出现透滤现象(C)滴定时所用试剂中有微量被测组分(D)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17 某反
6、应无论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如何,完成 65反应时间都相同,则反应级数为( )。(A)0 级反应(B) 1 级反应(C) 2 级反应(D)3 级反应二、简答题17 化学概念是高中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架,但是抽象的化学概念学习往往使学生挫伤学习积极性。18 请以物质的量为例说明如何开展概念教学。19 分析化学概念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功能。三、诊断题19 某化学老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试题】已知 H2(g)+Br2(1)2HBr(g) H=72 kJmol 蒸发 1 mol Br2(1)需吸收 30 kJ 能量其他相关数据如表 1则表中 a
7、 为( )A404 B260 C230 D200【考试结果 】有 783的同学按下述思路解题而错选 AH2(g)+Br2(1)2HBr(g) H=72 kJmol Br 2(1)Br 2(g) H=30kJmol 热化学方程式一热化学方程式得 H2(g)+Br2(g)2HBr(g)H=102 kJ mol 所以 3692(a+436)=102 得 a=40420 本题正确答案是_,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21 试对学生解题错误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四、教学设计题21 阅读下列有关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未及其应用。认识提高燃料的燃
8、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化学 2(必修)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材料三 【实验探究】铜片和锌片之间用一条导线连接(导线中间连入一个电流计),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图 4),观察现象。【学与问】根据所了解的电学知识,你知道电子是怎样流动的吗?你如何判定装置的正、负极。【分析】当把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一同浸入稀硫酸中时,与铜盼活动性比较,锌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成 Zn2+进入溶液。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的 H+从铜片获得电子被还原成氢原子,
9、氢原子再结合成氢分子从铜片上逸出。这一变化过程可以表示如下:锌片:Zn2e +Zn 2+(氧化反应)铜片:2H+2e+H 2(还原反应) 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实践活动】目标:根据已具备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学知识,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一套电池装置。用品:镁条、铜片、铁片、导线、金属夹、手电筒用小灯泡(或发光二极管)、果汁 (橙汁、苹果汁、柠檬汁等)、电流表、500 ml 烧杯。设计,并动手试验,边做边改进;也可以与邻座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设计及记录:试说明化学电池应由哪几部分构成?【小结】化学电池的反应本质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能 电能针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教学内容,根据上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2013 上半年 中学教师 资格考试 高级 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91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