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N 088-1998 自动交换电话(数字)网技术体制(内部标准).pdf
《YDN 088-1998 自动交换电话(数字)网技术体制(内部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N 088-1998 自动交换电话(数字)网技术体制(内部标准).pdf(6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YDN 098一1998目次前言m1范围.。12引用标准。13定义,24业务、业务质量与性能25网路等级结构及网路组织”“36电路群设置及其路由计划。107传枯标准及其分配。158接续标准及其分配. 379编号计划3910信令4211同步4412计费。一4513数字交换设备基本进网要求5014数字传输系统基本进网要求。5015网路管理与监控5016终端设备基本进网要求“”“6317国际通信63YDN 088一1998前言本技术体制主要内容包括:业务种类及质量,网路等级结构与组织,电路群设置及路由计划,传输标准及分配,接续标准及分配,编号计划,信令,同步,计费及网管与监控,数字交换、传输和终端设
2、备基本进网要求,国际通信等,并对这些内容提出了系统的、明确的技术指标和要求。本技术体制的实施,将有利于全网的统一与发展,有助于提高全网运行的效益和可靠性。本技术体制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n飞-T有关建议,并吸取了国外有益的经验;参照了相关数字装备的要求;吸收和总结了全国各地区在电话网(数字)建设过程中积累的重要经验。本技术体制起草单位:原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技术体制主要起草人:王鸿生龚双瑾李少英汪建华罗建国林善希李琳王国珍吴光林康笃栋王立言马wYDN 088一19983定义1)网路结构:它是网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包含各个交换中心(节点)、选路规划,以及依一定规则连接交换中心的路由,用以达到经济、
3、合理、高效、优质地疏通用户之间的话务2)网路等级:它是对网中的各个交换中心的一种安排。在有级网中,它为每个交换中心分配一个等级;除了最高等级的交换中心以外,每个交换中心必须接到等级比它高的交换中心。本地交换中心位于较低等级,而转接交换中心和长途交换中心位于较高等级。3)路由:它是指在电话自动交换网中两个交换中心之间为建立一个呼叫连接或传送信息的途径。4)响度评定值:它用以表示通话连接或其组成部分(如发送系统、中继电路、接收系统)的话音响度性能,以dB为单位。5)网状网:各个交换中心可以直接连接到所有其它的交换中心的网络。由于交换中心之间的呼叫最多经过一个链路,因而不存在转接交换中心。6)差错:
4、在发送的数字信号中的数字和接收到的数字信号中的数字之间的不一致。有比特差错和块(BLACK)差错两种类型。7)块:一组与通道相关的连续比特,每个比特属于一个并仅属于一个“块”。8)差错秒:具有任何比特差错的15时间间隔。9)严重差错秒:具有劣于1x10-3差错的is时间间隔。10)滑动:同步或准同步比特流中由于缓冲存储器的读写差错而引起的一组比特的重复或丢失。11)同步:时标或信号的基本特征。这个特征就是它的相应的有效瞬间以同一平均速率出现。12)同步网:一个提供参考定时的网。通常同步网的结构包括被同步链路连接的同步网路节点。4业务、业务质f与性能4.1业务在数字电话网上可以开放下述几种电信业
5、务:自动交换的电话业务。借助于电话网开放30 x 64kbid。速率的电话与非电话业务。在数字网的基础上,开放2Mbids以及y 2Mbit/s的租用中继线业务。此外,还可通过自动网疏通人工接续的电话业务。有关自动网与人工网之间的互通关系,详见(人工电话网技术体制中的有关规定。4.2业务质f与性能业务质量是由用户使用业务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决定的,同时也反映了网路向用2邮电技术规定自动交换电话(数字)网技术体制YDN 088一19981范围本技术体制适用于数字交换、数字传输装备组成的数字电话网。针对数字电话网的特点,本技术体制在网路结构,传输标准,编号,信令,同步,交换、传输、终端装备基本进网
6、要求等方面,分别给出了相应的规定。本技术体制主要适用于自动电话业务,同时适用于电话网开放传真、数据等低速、高速非话业务。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本技术体制引用以下标准:I)公用电话数模混合网技术体制2)数模混合网传输参数3) GF-018一1995公用电话网自动电话编号4)中国电话网随路信令方式技术规范5) GF-010-95国内No. 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一信令链路控制部分)6)中国电话网No. 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7)数字同步网规划方法与组织原
7、则8) GF一002一9002.1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9)长途传输装备基本进网要求10) TTU-T一般网路规划11) TTU-T G.100系列建议12) TTU-T G.700系列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998一04一17批准1998一07-01实施YDN 088一1998刃|1|口曰图1长途电话二级网等级结构及网路组织示意图2电话网端局间最大串接电路段数和串接交换中心数示意国内长途交换中心分为两个等级,其中汇接全省转接(含终端)长途话务的交换中心为省级交换中心,用DC1表示;汇接本地网长途终端话务的交换中心用】)C2表示。5.2.1一级交换中心(DC1)一级交换中心(DC
8、I)为省(自治区、直辖市)长途交换中心,其职能主要是汇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际长途来去话务和一级交换中心所在本地网的长途终端话务。DO之间以基干路由网状相连。地(市)本地网的DC2与本省(自治区)所属的DC1均以基干路由相连。5.2.2二级交换中心(DC2)二级交换中心(DC2)是长途网的长途终端交换中心,其职能主要是汇接所在本地网YDN 088一1998户提供通信能力的性能。由此,业务质量可用网路性能来度量。网路性能可以用传输性能、接续性能、可保持性能来代表。4.2.1传输性能传输性能是表示在给定的条件下,信号经网路的设备传送到接收端时再现其原有信号的程度。它对电话业务的影响体现在通
9、话质量方面。在进行长途或本地通话时,当全程的响度评定值为23.OdB和其它传输损伤在允许范围内时,用户感到能正常通话的百分比应在85%以上,感到满意通话的百分比应在27%以上。此时,通话连接中出现的振鸣概率应小于0.1%,出现的准振鸣概率应小于1%;出现回声的概率应小于1%;出现可懂串话的概率,本局用户间应不大于0.1%,非本局用户间应不大于1%04.2.2接续性能接续性能表示在给定条件下用户发出呼叫时网路能够提供业务能力的程度,一般用呼损来表示。在进行长途通话时,全程呼损应小于0.054,此时用户感到能进行满意通话;在进行本地通话时,全程呼损应小于0.042,此时用户感到能进行满意通话。4.
10、2.3可保持性能可保持性能表示一旦提供业务后,便能在给定的条件和所请求呼叫的持续时间内继续提供业务的能力,反映网路的可信赖程度(Dependability)。目前在国际电联的E系列建议中以呼叫中断率的参数来表示可保持性能。具体的规定待进一步研究。5网路等级结构及网路组织5.1电话网等级结构网路等级是对网中各个交换中心的一种安排。在有级网中,它为每个交换中心分配一个等级;除了最高等级的交换中心以外,每个交换中心必须接到等级比它高的交换中心。本地交换中心位于较低等级,而转接交换中心和长途交换中心位于较高等级。网路结构是网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包含各个交换中心(节点)、选路规划,以及依一定规则连接交换
11、中心的路由,用以达到经济、合理、高效、优质地疏通用户之间的话务。电话网等级,主要是依据交换中心之间的话务流量、流向、交换和传输设备之间的费用比以及运营管理等因素划分的。我国电话网的等级结构将由现有的五级逐步演变为三级,长途电话网将基本完成由四级网向二级网的过渡。长途电话二级网的等级结构及网路组织示意如图1所示。全网演变为三级时,两端局之间最大的申接电路段数为5段,串接交换中心数最多为6个,如图2所示。5.2长途交换中心的等级划分及其职能根据各长途交换中心在网路中的地位和所汇接的话务类型不同,长途电话二级网将YDN 088一1998的长途终端话务根据话务流量流向,二级交换中心也可与非从属一级交换
12、中心DC1建立直达电路群。5.2.3长途交换中心的职能长途网较高等级的交换中心可以具有较低等级交换中心的职能,如表1所示表1各级长途交换中心应具有的职能注:所有长途交换中心一般应具有本地交换中心的功能5.3过渡阶段的网路连接在长途网由四级向二级演变的过程中,由于各地发展不平衡,部分省级交换中心之间的长途话务需经由第三省的交换中心(一般为现有四级网中的C1局)进行转接。少量尚未实施扩大本地网地区的长途话务仍需经由县长途交换中心(C4)进行汇接,待实施地(市)本地网后,取消县级长途交换的功能。图3示出过渡阶段的网路连接方式。Do (CI)DC(C)DC2(C3)(C4)图3过渡阶段长途网网路连接方
13、式5.4设里长途交换中心的原则、条件及其等级确定原则5.4.1各级长途交换中心的设置及汇接区域的划分(1)长途交换中心的设置DC1设置在省会(自治区、直辖市)城市;DC2一般设置在地(市)本地网的中心城市。长途话务量较大的省会城市也可设置DC2o(2)汇接区域的划分YDN 088一1998以各级交换中心为汇接局,汇接局负责汇接的区域为汇接区。全国电话网以省级长途交换中心为汇接局,分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汇接区。各省(自治区)的地(市)长途交换中心的汇接区域一般可根据行政区划进行划分,但考虑经济合理的组网,也可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5.4.2设置一个长途交换中心的原则(I)省会(自治区、直辖
14、市)本地网至少应设置一个省级长途交换中心,且采用可扩容的大容量长途交换系统。(2)地(市)本地网可单独设置一个长途交换中心,也可与省(自治区)内地理位置相邻的本地网共同设置一个长途交换中心,该交换中心应使用大容量的长途交换系统。5.4.3设置多个长途交换中心的条件(I)随着长途业务量的增长,为保证网路安全可靠,经济有效地疏通话务,允许在同一本地网设置多个长途交换中心。(2)当一个长途交换中心汇接的忙时话务量达到600(】一8 OOOErl或交换机满容量时),且根据话务预测两年内该长途交换中心汇接的忙时话务量将达到12 OOOErl以上时,可以设第二个长途交换中心。(3)当已设的两个长途交换中心
15、所汇接的长途话务量已达到20 OOOErl以上时,可安排引人多个长途交换系统。依此规律,根据本地网的长途业务量规划要求,逐步增加交换系统的数目。5.4.4长途交换中心的等级设置原则(1)直辖市本地网内设一个或多个长途交换中心时,一般均设为DCI(含DC2功能)。(2)省(自治区)本地网内设一个或两个长途交换中心时,均设为DC1(含DC2功能);设三个及三个以上长途交换中心时,一般设两个DC1和若干个DC2 0(3)地(市)本地网内设长途交换中心时,所有长途交换中心均设为DC2a5.5本地网交换中心等级划分及其功能5.5.1本地网交换等级划分本地网中一般设置终端交换中心(以下称端局,用DL表示)
16、和汇接交换中心(以下称汇接局,用DTm表示)。本地网可仅设置终端交换中心。5.5.2本地网交换中心的职能5.5.2.1端局(DL)的职能本地网中的端局,仅有本局交换功能和来、去话功能。端局直接与用户连接。根据组网需要,端局以下还可接远端用户模块、用户集线器、PABX等用户装置。根据端局设置地点的差异,可分为市内端局,县(市)及卫星城镇端局,农村乡、镇端局。他们的功能完全一样,并统称为端局。5.5.2.2汇接局(DTm)职能及分类在本地网中负责转接端局之间(也可汇接各端局至长途局间)话务的交换中心称为汇接局。若有的汇接局还负责疏通用户的来、去话务,即兼有端局职能,则称为混合汇接局(DTm/DL)
17、。在本地网中汇接局是端局的上级局。YDN 0朋一19985.6本地网网路等级结构依据本地网规模大小、端局的数量,本地网结构可分为两种:网状网结构和二级网结构。各端局所接的远端模块(BSU)、用户数字复用器、用户集线器或PABX等均属于端局至用户终端之间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BSU等至端局应设置低呼损(-1%呼损率)直达中继电路群。5.6.1网状网结构本地网中仅设置端局,各端局之间设置低呼损(5-1515-5555-160160一3500比特/块800- 5000 注12(洲刃-留X幻中D(幻-2000063(幻_2001幻15000- 3洲0注2ESR0.040.050.ms0.16注3YDN
18、088一1998续表5速率(MbiVe) I1.5一55-1515一55 55 - 16(1160-3500SESR0.0(犯0.0020川】20.0020.002BBER2 x 10-2. 10-2 x 10-2 x 10-10-1注I对早于1996年设计的系统的BBER指标是3 x 10-注2对使用751686iVblock的VC一4一4C的停业务测试,BBER指标用4x10一4注3由于缺少运行在高于160MbiV,通道的性能信息,还没有确定ESR指标各项参数应同时达到其分配的指标。差错性能的评估周期是一个月。7.6.3.5 HRP端到端指标的分配HRI国内和国际部分的边界规定在国际接口局
19、(IG)。对一次群速率以上通道相应于IUT(国际数字传输中心)或PEP(通道终点)。IG可用于计算通道的长度及其配额。IG总是以陆地为基础的设备,物理地存在于终端国家和中间国家。分配的方法考虑了通道的长度和复杂性两方面,分配方法适用于每一个参数。(1) HRP国内部分的配额基于复杂性,每一端国内部分分配的固定的“块”配额为17.5%,外加基于通道长度的配额,即每500km配额为1巍。通道长度应是实际路由长度,也可采用空间路由长度乘以选路系数rf。通道长度取整到最接近的500kmo国内部分包括一个卫星段时,其总配额为42%。这42%的总容差替代了基于距离的配额和给国内部分的17.5%的块配额二者
20、。(2) HRP国际部分的配额基于复杂性,国际部分固定的块配额是中间国2%,终端国1%,外加一个基于通道长度的配额,即每500km配额为1%。通道长度的取定同国内部分。国际部分卫星一段,与距离无关,配额为35%,并用以取代该部分基于长度的配额及基于复杂性的块配额。在国际部分的配额小于6%的场合,应取6%作为配额。(3)我国高比特率通道的差错性能配额差错性能总配额包括两部分,即基于复杂性的块配额和基于通道长度的配额。基于复杂性的块配额,在国际部分包括终端国的1%和中间国的2%,都将分配给网络的复杂性。对于国内部分(从IG至PEP部分),17.5%同样也应分配给网络的复杂性。但是国内部分复杂性的配
21、额还应包括长途通道以下大量的市内局间中继通道、用户接人及用户设施采用一些较经济而质量相对较低的设备所需的额外配额。基于通道长度的配额为每500km分配1%。为此对图25、图27所示通话连接各部分的高比特率通道差错指标分配见表60YDN 088一1998表6高比特率通道差错指标分配通道在连接中的位置复杂性块配额(%)距离值配额(%)IB-IB(IGICIGDCIIGIBDCI-DC1其它2212注1注2LSiX)L5刃L500L夕刃D1二国际边界,IG二国际接口局,L=通道长度(km)注1:指新建的国际通信通道,其它用途的通道争取达到。注2;图25中DCI-DL部分通道及用户部分,考虑到国内现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N 088 1998 自动 交换 电话 数字 技术 体制 内部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