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0 A风邪B湿邪C暑邪D燥邪E火邪1 六淫中致病季节性最强的邪气是2 为百病之长的邪气是3 易致疮痈的邪气是4 瘀血所致出血的特点是(A)出血伴有疼痛(B)出血量少(C)出血夹有血块(D)出血量多(E)出血不畅5 风邪伤人致病位游移无定处,主要由其哪种性质决定(A)风性轻扬(B)风性开泄(C)风为阳邪(D)风性数变(E)风性善行6 六淫致病,最容易引起疼痛的邪气是(A)热邪(B)寒邪(C)火邪(D)湿邪(E)燥邪7 寒邪的致病特点是(A)黏滞(B)凝滞(C)开泄(D)善行(E)重浊8 六淫邪气致病出现关节疼痛,游走不定者与哪个邪气关系密
2、切(A)风(B)湿(C)暑(D)寒(E)燥9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的意思主要是指(A)正气不足,邪气亢盛(B)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C)正气不足,邪气易于侵犯人体(D)邪气伤人,必伤人体的正气(E)以上都不是10 六淫中最易导致肿疡的是(A)风邪(B)湿邪(C)火邪(D)燥邪(E)暑邪11 暑邪伤人,常见胸闷,四肢困倦等症状的主要原因是(A)暑邪挟湿,气滞湿阻(B)暑性升散,汗多伤津,肢体失养(C)暑性升散,伤津耗气(D)暑性炎热,伤人后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E)暑性开泄,伤人后引起汗出12 燥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A)易于动血(B)易伤阳气(C)易于伤肺(D)为病缠绵难愈(E)其性升散,易
3、耗气伤津13 暑邪为病而见汗多,气短,乏力,这是由于(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B)暑应于心,易扰心神(C)暑多挟湿,易困脾土(D)暑性升散,耗气伤津(E)暑为阳邪,化火伤阴14 疠气最主要的致病特点是(A)发病急(B)病势重(C)症状相似(D)传染性强(E)老少皆能致15 痰邪致病,其性广泛、变化多端的原因是(A)痰可扰乱神明(B)痰可化火化风(C)痰阻碍气血运行(D)痰似风善行数变(E)痰可随气升降无处不到16 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A)饮之凝聚成痰(B)水乃湿聚而成(C)水液积聚成饮(D)水聚稠浊为饮(E)湿乃水液弥散之态17 七情内伤致病影响脏腑气机,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思则气结(B)
4、恐则气下(C)悲则气乱(D)怒则气上(E)喜则气缓18 饮食五味失宜,引起“脉凝泣而变色” 的是(A)多食咸(B)多食辛(C)多食甘(D)多食酸(E)多食苦19 劳神过度易伤(A)肝肾(B)心肝(C)脾肾(D)心脾(E)肺肾20 下列哪项不属于发病的外环境(A)情志因素(B)地域因素(C)气候因素(D)工作环境(E)生活环境21 灵枢.五癃津液别所说“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暑衣厚则为汗” ,说明(A)人体自身的完整性(B)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C)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D)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E)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22 合病是指(A)感受寒邪和湿邪而发病(B)感受湿邪和热邪
5、而发病(C)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D)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E)表证未罢,又见里证23 正气强弱主要取决于(A)气候因素(B)地域因素(C)饮食习惯(D)生活与工作环境(E)体质与精神状态24 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A)邪气(B)正气(C)地域因素(D)饮食习惯(E)生活与工作环境25 疾病复发的首要条件是(A)新感病邪(B)过于劳累(C)正虚未复(D)邪未尽除(E)饮食不慎26 最容易引起气机失调而发病的是(A)饮食不慎(B)情志失调(C)劳逸失度(D)邪未尽除(E)新感病邪27 病情的轻重主要与什么有关(A)感受阳邪(B)正气的强弱(C)体质的强弱(D)感受阴邪(E)邪气的种类
6、与性质28 邪气侵犯人体后能否发病取决于(A)正气的盛衰(B)邪气的性质(C)感邪的轻重(D)禀赋的强弱(E)邪正斗争的胜负29 中医主要从以下哪个角度来认识发病原理(A)正邪相搏(B)阴阳失调(C)饮食失调(D)气血失常(E)脏腑功能失调30 下利哪项不是复发的诱因(A)劳复(B)正气虚(C)食复(D)药复(E)复感新邪31 疾病的病位主要与什么有关(A)感受阳邪(B)正气的强弱(C)体质的强弱(D)感受阴邪(E)邪气的种类与性质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暑乃夏季的主气。暑为火热之气所化,暑气太过,伤人
7、致病,则为暑邪。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故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当其太过、不及时,四季均可使人患病。且寒、湿、燥、暑、热等外邪,多依附于风而入侵人体。中医认为,风邪实为外感病症的先导,因而素问.骨空论有“风为百病之长”“风者,百病之始也”等生动的理论概括。【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火热之邪入于血分,聚于局部,腐蚀血肉,而发为疮疡痈肿,临床上局部多红肿热痛为特征。【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瘀
8、血病证虽然繁多,但其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可概括为如下:疼痛多为刺痛,疼处不移而拒按,并有昼轻夜重特征;肿块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则色青紫或青黄,在体内则为瘾积,其质较硬或有压痛;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瘀块;紫绀指口唇、面部、爪甲青紫,舌质紫; 肌肤甲错、脉细涩或结代皮肤失养则肌肤甲错,血脉失充,流行不畅,则脉细涩或结代。故选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而言。【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寒性凝滞,主痛。“凝滞”即凝结、阻
9、滞不通之意。寒邪伤人,阴气偏盛,阳气受损,经脉气血为寒邪凝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故选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等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寒邪性质和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其性属阴,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寒性凝滞阴寒之邪偏盛,阳气受损,往往会使经脉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寒性收引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风为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中医 执业 助理 医师 基础理论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