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926.3-1998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3部分 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pdf
《YD T 926.3-1998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3部分 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926.3-1998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3部分 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pdf(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YD/T 926. 3一1998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SO/IEC 11801:1995信息技术用户房屋综合布线进行编写。本标准对ISO/IEC 11801中收容的品种系列进行了优选,个别品种系列未被本标准采纳。本标准同时参考了美国ANSI/EIA/TIA 568A:1995商务建筑电信布线标准。符合本标准的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也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SO/IEC 11801:1995.本标准的下列几点与ISO/IEC 11801不同:a)未采用特性阻抗为12042电缆的连接硬件;b)明确连接硬件的近端申音衰减等传输特性要求应在全频带进行扫频测
2、量;C)将IEC 603-7和IEC 807-8中有关通信引出端可靠性试验方法和要求归纳整理列于本标准中;d)对连接硬件检验规则进行了补充。本标准为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系列标准的第3部分,与第1部分和第2部分配套使用。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原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原邮电部第五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维潭、程奇松、王则民、高安敏。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Telecommunication generic cabling syst
3、em for buildingPart 3:Connecting hardware requirements for generic cablingYD/T 926. 3一1998neq ISO/IEC 11801:1995,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的主要机械物理性能、电气特性、环境试验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安装要求等。本标准规定的连接硬件包括连接器(包括插头、插座)及其组件和接擂软线本标准适用于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的设计、生产与选用。本标准不包括某些应用系统对连接硬件的特殊要求。本标准不包括有源或无源电子线路的中间适配器或其他器件(如:变量器、匹配电阻、滤波器和保护器件等)的技术
4、要求。本标准中各类对称电缆布线用连接硬件的最高传输频率分别为:3类16MHz;4类20MHz;5类100MHz.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2421-1989电工电了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GB/T 2423.2-1989电工电了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 2423.10-1995电工电了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e和导则:振动(正弦)GB/T 2423.34-1986电工电了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Z/A
5、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方法GB/T 2424.11-1982电工电了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接触件和连接件的二氧化硫试验导则GB/T 2424.12-1982电工电了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接触件和连接件的硫化氢试验导则GB/T 2951.4-1994电线电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外径测量GB/T 4909.2-1985裸电线试验方法尺寸测量GB/T 5095-1985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与测量方法GB/T 5169.7-1985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本生灯型火焰试验方法GB 11327.1-1989聚氯乙烯绝缘聚抓乙烯护套低频电线电缆第1部分:通用试验测量方法YD/T 926.1-1997
6、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1部分:总规范YD/T 926.2-199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998-05-20批准1998一10一01实施YD/T 926. 3一1998IEC 60068-2-60 TTD:1990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第2部分:试验试验Ke:极低污染浓度的模拟大气腐蚀试验IEC 60603-7:1990印刷板用频率低于3MHz的连接器第7部分:具有通用插合性能的8接触件固定连接器和自由端连接器详细规范IEC 60793-1-2:1995光纤第1部分:总规范第2节尺寸侧量方法IEC 60807-8:1992频率低于3MHz的长
7、方形连接器第8部分:具有4接触件和一个接地触点的屏蔽电缆用连接器详细规范IEC 60825-1:1993激光产品的安全第1部分:设备分类、要求和用户指南IEC 60874-1:1993光纤和光缆连接器第1部分:总规范1994年第1次修订IEC 60874-10:1992光纤和光缆连接器第10部分:BFOC/2. 5型光纤连接器分规范IEC 60874-14:1993光纤和光缆连接器第14部分:SC型光纤连接器分规范IEC 61073-1:1994光纤和光缆的接头第1部分:总规范IEC 61196-1:1995射频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总则、定义、要求和试验方法ISO/IEC 8802-5:199
8、2信息处理系统局域网和城域网第5部分:令牌接人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TU-T G.117:1988对地不平衡的传输特性(定义和方法)ITU-T K.20:1996通信交换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ITU-T 0.9:1988确定对地不平衡度的测量装置3术语除YD/T 926.1规定的术语外,本标准还采用下列术语。3.1连接器connector连接两条电缆、光缆或几个电缆、光缆元件所用的器件及其组合。3.2定位销keying使擂合使用的连接器能进行正确定位连接的一种机械结构,用以防止连接到其他型式的插头、插座或光纤适配器上。3.3光纤双芯连接器optical fibre duplex connect
9、or一对光纤与另一对光纤间传送光功率的终端器件。3.4光纤双芯适配器optical fibre duplex adapter对准和连接两个光纤双芯连接器的器件。3.5接头splice光纤或电缆导线的连接点。4要求4.1一般要求下列要求适用于综合布线中使用的所有连接硬件。411用途连接硬件用于:a)建筑群配线架(CD)上,连接建筑物主干布线、建筑群主干布线和有源设备;b)建筑物配线架(BD)上,连接建筑物主干布线和有源设备;c)楼层配线架(FD)上,交接主干布线和水平布线并连接有源设备;d)水平布线的转接点上(当选用时);e)通信引出端(TO)上。若配线架上所装的连接器与通信引出端用的连接器型式
10、相同时,均应符合相应的通信引出端连接YD/T 926. 3一1998器的要求。本标准对于这类连接器,不分其安装场合统称为通信引出端连接器。对于其他与通信引出端不同型式的连接硬件,统称为非通信引出端连接硬件。4.1.2设计连接硬件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a)能为电缆、光缆、配线架、配线盘或应用设备提供互连;b)具有满足安装和管理要求的适当的识别标志;c)便于电缆、光缆的管理和维护;d)能接人测量仪表进行布线试验和有源设备试验;e)提供适当的防护,防止物理损伤和杂质的侵人;f)端子密度和操作空间适当;9)当应用系统要求时,能符合屏蔽和接地要求。4.1.3工作环境连接硬件应能在温度一10一+60范围内
11、可靠工作。连接硬件应能提供适当保护,以防止物理损伤,并避免直接暴露在潮湿环境和其他腐蚀性环境中。4.1.4安装方式连接硬件应便于安装在墙上、墙壁内、机架上、配线架上或其他固定装置上。4.1.5接插软线接插软线的要求由有关产品标准规定。接擂软线用的插头和相应的插座应符合本章的要求。接插软线用对称软电缆、软光缆的最大长度规定在YD/T 926.1中,对称软电缆、软光缆的性能要求规定在YD/T 926.2中。4.1.6安装操作安装连接硬件时应保证:a)按生产厂的要求进行端接操作,以使信号损失最小并得到有效的屏蔽(使用屏蔽电缆时)。注:对称电缆线对和屏蔽的不正确端接操作.除信号损失外,还会产生环形天线
12、效应,使信号电平的发射可能超过规定要求。b)安装时应留有适当的通道和整理电缆、光缆的操作空间,并应考虑到与各种应用设备连接方便。c)在布线通道和连接硬件附近,电缆、光缆应符合YD/T 926.2规定的弯曲半径。d)进行电缆、光缆安装操作时,应消除由张力、急弯和过紧地捆扎电缆、光缆所引起的应力。e)电缆线对端接到连接硬件时,电缆护套只宜剥除端接所需的最小长度。端接时,线对松开扭纹的长度不应超过13mm。这是为了使端接对传输特性的影响最小,并不是对电缆或跳线节距长度的限制。f)屏蔽对称电缆布线用连接硬件的接地要求和屏蔽连续性要求规定在YD/T 926.1中。4.1.7标志与代码为保证连接硬件与相关
13、电缆、光缆元件端接的正确对应关系,应采用必要的标志或代码。如颜色、阿拉伯字母或其他方法。同一个子系统中使用不同的性能类别接插软线或连接器时,应有清楚的标志加以区分,详见YD/T 926. 1.4.2 10012通信引出端连接器4.2.1一般要求下列要求适用于10012通信引出端连接器。这些连接器与电缆线对的连接应采用绝缘压穿方式。4.2.2特性标志loon通信引出端连接器应标出传输特性的类别,这种标志应能清晰可见。注:这种特性标志不能取代4.1.7和YD/T 926.1或相关标准规定的其他标志。4.2.3机械物理性能YD/T 926. 3一1998loon通信引出端连接器应符合表1规定的各项机
14、械物理性能要求。表1 loon通信引出端连接器的机械物理性能序号机械物理性能单位要求1.1接口尺寸IEC 60603-701.2适用范围1.2.1标称导体直径口】幻10. 50-0.6501.2.2导体类型接插软线/跳线绞合导体或实心导体其他实心导体1.2.3标称绝缘外径mm0. 7-1.4“1.2.4导体数81.2.5电缆外径,不大于幻1刀12001.2.6屏蔽性能幻见表2的2.21. 3燃烧性能由有关产品标准规定1.4耐久性试验1.4.1插头与播座的插合次数次7501.4.2导线端接次数次由有关产品标准规定1.4.3锁定装里寿命试验次15001.5机械试验1.5.1擂人力和拔出力N插人力不
15、大于2。节拔出力不小于201.5.2连接器连接装v的效果50N 60s士5s1) IEC 60603-7规定的连接器最高传翰频率为3MHz。本标准规定的1000通信引出端连接器有8个接触件(以下简称簧片),采用与IEC 60603-7相同的接口尺寸2)导体直径小于0. 5mm的电缆可能豁要特殊的连接硬件.3) 100II通信引出端连接器的擂头,一般只用于端接绝缘外径为0. 8mm-1. Omm的电缆。4) 1000通信引出端连接器的擂头,一般只用于端接外径为4. O-6. 0-的电统.5)采用屏蔽对称电缆布线时,应使用专门端接屏蔽的连接硬件应注意,端接总屏蔽电缆的连接硬件与端接既有总屏蔽又有单
16、位屏蔽的电缆的连接硬件不同.4.2.4电气特性10011通信引出端连接器应符合表z和表3规定的各项电气特性要求。表2 100a通信引出端连接器的传输特性(20C)序号传翰特性单位M*fMN.要求连接硬件类别3类4类5类2.1某些频率点的衰减,不大于,dB1.00. 2“0.10.14.00. 2“0.10.110.00. 20.10.116.00. 2“0.20.220.00. 20. 2340YD/r 926. 3一1998表2(完)序号传输特性单位W*了MHz要求连接硬件类别3类4类5类2.1某些频率点的衰减,不大于dB31.250.262.50.31000.4全频带的衰减dB1-100频
17、率f采用对数刻度,所有点的侧f值不应高于以上各点连成的折线(以向上作为正方向)2. 2某些频率点的近端串音衰减,不小于dB1.05865654.046586510.038506016. 034465620.0445431. 255062.54410040全频带的近端申音衰减dB1-100频率了采用对数刻度,所有点的侧t值不应低于以上各点连成的折线(以向上作为正方向)2. 3回波损耗dB1264.5.4光纤连接器的连接方式光纤连接器在连接时应使用颜色标志和标签以区分各种型号的光纤。注:建议用颜色标志区分连接器和适配器是单模光纤用或是多模光纤用,另外还浦采用其他附加颜色标志或标签来区分多模光纤的不
18、同型号。光纤双芯连接器的极性规定应在布线系统中保持一致,可以用定位销或适当的管理方式(例如:标签)或两者都采用。极性排列如附录A(提示的附录)的图A1到图A3所示。光纤连接的系统设计导则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5试验方法5.1对称电缆布线用连接硬件的试验方法对称电缆布线用连接硬件的试验方法见表22和表23,除非另有说明,试验应在GB/T 2421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一个连接硬件称作一个“试样”。对于插合使用的连接器(插头与擂座),除非另有规定应以插合方式进行试验。表22对称电缆布线用连接硬件电气特性试验方法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本标准条款22.1衰减5.2.4表2序号2.1、表11序号11
19、. 1,4.4.422.2近端串音衰减5. 2.4表2序号2.2,表11序号11.2, 4. 4.422. 3回波损耗5. 2.4表2序号2.3,表11序号11. 3,4.4. 422.4转移阻抗uIEC 61196(暂定)表2序号2.4,表11序号11.4,4.4.422.5直流电阻GB 11327. 1表3序号3.1、表12序号12.1,表14序号14.135丰YD/T 926.3一1998表22(完)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本标准条欲22. 6接触电阻5.1.1的a)表3序号3. 2, 3.3IEC 60807-8表12序号12. 2,12.35.1.1的b)表14序号14. 2,14.
20、322. 7绝缘电阻GB/T 5095第2部分试验3a方法A表3序号3.4、表12序号12.4,表14序号14. 422.8耐压试验GB/T 5095第2部分试验4a方法A表3序号3.5,表12序号12.5,表14序号14.522. 9电冲击试验ITU-T建议表12序号12.6,表14序号14.6簧片与簧片插头与擂座K.20试验1,2K. 20试验3表3序号3. 6I)虽然IEC 61196-1的试验方法适用于同轴电缆,但当信号载频按共模方式激励时,该方法也可用来侧A端接带有总屏蔽的对称电缆用的连接硬件。表23对称电缆布线用连接硬件机械与环境性能试验方法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本标准条款22.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926.3 1998 大楼 通信 综合布线 系统 部分 连接 硬件 技术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