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传染病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传染病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传染病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医内科学(传染病学)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感染的含义是(A)病原体侵入人体的过程(B)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C)病原体侵入人体的一种方式(D)人对病原体缺乏抵抗力而发病(E)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2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是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A)病原体的数量(B)病原体的毒力(C)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D)病原体的侵袭力(E)机体的抵抗能力3 潜伏性感染意义是(A)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只引起轻微症状(B)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保持暂时性平衡,当人体防御功能减弱时,可引起疾病(C)病原体与人体保持永久平衡,不引起症状(D)病原体侵入人体发生免疫反应,不
2、出现症状(E)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免疫反应,不出现症状4 病原体侵袭人体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但通过免疫学检查可发现对入侵病原体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反应,应称为(A)健康携带者(B)潜在性感染(C)隐性感染(D)显性感染(E)不典型病例5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A)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的环境(B)病原体、感菌动物、易感人群(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传染源、传播途径(E)社会环节、自然环节6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是(A)病原体、人体和环境(B)病原体、感菌动物(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社会因素、自然因素(E)病原体和环境7 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在不同传
3、染病中各有侧重,一般最常见的是(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E)病原携带状态8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为(A)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免疫性(B)有传染源,传染性,易感人群(C)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D)有病原体,流行性,易感性(E)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9 传染病的诊断依据是(A)临床症状、体检及生化检查(B)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C)临床资料、疫苗注射情况、实验室检查(D)临床病状、流行病学资料、病原学检查(E)流行病学的检查、病原学检查10 传染病的治疗原则(A)一般治疗和特效治疗(B)治疗、护理和消毒隔离(C)病原治疗
4、和消毒隔离(D)对症治疗、康复治疗和中药治疗(E)病原治疗、康复治疗和中药治疗11 传染病的防治原则是(A)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B)切断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C)管理食物、水源、粪便、消灭蚊蝇(D)管理水、管理饮食、卫生管理、灭蝇(E)环境卫生管理、水源食物管理、灭蝇12 甲型肝炎病毒具有哪些特点(A)是 DNA 病毒(B)黑猩猩和狨猴易感,但不能传代(C)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易形成慢性携带(D)在细胞培养中 HAV 引起细胞病变(E)只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13 乙肝疫苗主要成分是哪种(A)HBsAg(B) HBcAg(C) HBeAg(D)HBV-DNA 聚合酶(E
5、)Dane 颗粒14 对乙肝病毒感染有保护作用的是(A)抗 HBe(B)抗 HBs(C) DNA 聚合酶(D)抗核抗体(E)抗 HBc15 以下哪项属于甲类传染病(A)艾滋病(B)霍乱(C)蛔虫病(D)血吸虫病(E)流行性感冒16 在我国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是(A)中华按蚊(B)微小按蚊(C)伊蚊(D)三带喙库蚊(E)蝙蝠17 预防乙型脑炎流行的主要措施是(A)及时发现病人,及时治疗、隔离(B)管理好主要传染源的易感家畜,尤其注重对猪的管理(C)防蚊、灭蚊(D)预防接种乙脑疫苗(E)防蚊、灭蚊及易感人群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18 麻疹的传染期是(A)前驱期至恢复期(B)前驱期至出疹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中医 内科学 传染病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