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针灸学(综合)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针灸学(综合)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针灸学(综合)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针灸学(综合)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1 下列哪本著作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A)足臂十一脉灸经(B) 阴阳十一脉灸经(C) 黄帝内经(D)难经(E)针灸甲乙经2 继内经之后,不但对针灸学是一次总结,而且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著作是(A)难经(B) 针灸甲乙经(C)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D)十四经发挥(E)针灸大成3 对针灸学进行第三次总结的著作是(A)针灸大全(B) 针灸大成(C) 卫生针灸玄机秘要(D)针灸集成(E)针灸逢源4 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是结合了哪几方面的内容(A)阴阳、五行、脏腑(B)五行、手足、阴阳(C)手足、阴阳、五行(D)脏腑、手足、阴阳(E)脏腑、手足、五行5 足三阴
2、经从开始部位至内踝上 8 寸段的分布是(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B)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C)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D)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E)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6 分布于胸腹第二侧线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B)足少阴肾经(C)足阳明胃经(D)足厥阴肝经(E)足少阳胆经7 上肢内侧面,经脉正确分布顺序是(指从前到后)(A)肺经、心包经、心经(B)心包经、心经、肺经(C)肺经、大肠经、小肠经(D)大肠经、小肠经、心经(E)肺经、心经、心包经8 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A)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B)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C)阳明在前
3、,太阳在中,少阳在后(D)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E)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9 足 i 阳经总的循行规律(A)从胸走手(B)从足走腹(C)从头走足(D)从手走头(E)从手走胸10 十二经脉巾,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在(A)头部(B)腹部(C)胸部(D)四肢内侧(E)指(趾)内侧端11 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多在什么部位交接(A)头部(B)胸腹部(C)面部(D)四肢末端(E)上肢部12 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阳经交接部位在(A)头部(B)头面部(C)胸腹部(D)四肢末端(E)胸部13 “阳脉之海 ”指的是(A)阳跷脉(B)阳维脉(C)带脉(D)督脉(E)冲脉14 经络系统中能加强表里两经在
4、浅层相互联系的主要是(A)奇经八脉(B)十五络脉(C)十二经别(D)十二经筋(E)十二皮部15 下列腧穴在五行配属中,属“火” 的是(A)少府(B)大陵(C)后溪(D)曲泉(E)经渠16 在五输穴中,荥穴主要治疗(A)心下满(B)身热(C)体重节痛(D)喘咳寒热(E)逆气而泄17 心包经的原穴是(A)神门(B)间使(C)大陵(D)内关(E)中冲18 心经的络穴是(A)少府(B)神门(C)阴郄(D)灵道(E)通里19 膀胱经的郄穴是(A)中都(B)外丘(C)梁丘(D)地机(E)金门20 下列哪组穴不是俞募配穴(A)肺俞、大杼(B)胃俞、天枢(C)大肠俞、关元俞(D)脾俞、章门(E)肾俞、命门21
5、 患者,男,22 岁。头痛,以后头部为主,阵阵发作,痛如锥刺,时有胀痛,每当受风或劳累时疼痛加重,舌苔薄,脉弦。治疗应首选(A)后顶、天柱、昆仑、阿是穴(B)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C)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D)通天、头维、太冲、阿是穴(E)头临泣、目窗、前顶、阿是穴22 女性,45 岁,患者头痛 2 周,加重 2 天,疼痛呈持续性,以前额及两颞部疼痛为主,眠差,舌淡红,苔薄白。此病例按头痛部位应辨证属哪条经脉(A)阳明头痛、厥阴头痛(B)阳明头痛、太阳头痛(C)阳明头痛、少阳头痛(D)少阳头痛、太阳头痛(E)以上都不是23 患者,男,50 岁。肩关节疼痛,痛有定处,抬举厂木难,夜间痛甚
6、,劳累加剧。治疗应首选(A)手太阳经穴(B)近部取穴为主(C)近部取穴与远部取穴相结合(D)循经取穴(E)手少阳经穴24 患者,男,48 岁。腰痛,起病缓慢,隐隐作痛,绵绵不已,腰腿酸软乏力,腰冷,脉细。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A)风府、大杼、阳陵泉(B)命门、志室、太溪(C)人中、风府、足三里(D)风府、三阴交、太冲(E)风府、足三里、血海25 患者,男,38 岁。素有腰痛,近日因劳累后症状加重,腰部触之僵硬,俯仰困难,其痛同定不移,舌紫暗,脉弦涩。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A)膈俞、次髂(B)命门、阳陵泉(C)腰阳关、养老(D)命门、志室(E)次髂、阳陵泉26 患者,女,59 岁。两膝关节红
7、肿热痛,尤以右膝部为重,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并见身热,口渴,舌苔黄燥,脉滑数。治疗除选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外,还应加(A)大椎、曲池(B)肾俞、关元(C)脾俞、气海(D)脾俞、胃俞(E)肾俞、合谷27 患者,男,68 岁。家属代诉:患者于今日下午外出散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目合口张,鼻鼾息微,遗尿,汗出,四肢厥冷,脉细弱。治疗应首选(A)督脉经穴,灸法(B)手厥阴经、督脉和任脉经穴,针灸并用(C)背俞穴,灸法(D)足阳明经穴,灸法(E)足厥阴经穴,针刺用泻法28 男性,67 岁,患者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清,口角流涎,伸舌右偏、口角喎斜,血压 180100mmHg
8、,便秘三日未行,脉弦,舌暗红苔黄腻。此病例根据症、舌、脉应辨证为(A)气虚血瘀(B)风阳上扰(C)肝胆火旺(D)痰热腑实(E)以上都不是29 患者,女,43 岁。眩晕 2 个月,加重 1 周,昏眩欲仆,神疲乏力,面色睘白,时有心悸,夜寐欠安,舌淡,脉细。治疗应首选(A)风池、肝俞、肾俞、行间、侠溪(B)丰隆、中脘、内关、解溪、头维(C)百会、上星、风池、丰隆、合谷(D)脾俞、足三里、气海、百会(E)百会、太阳、印堂、合谷30 患者,男,30 岁。口角歪向右侧,左眼不能闭合 2 天,左侧额纹消失,治疗应选取何经穴为主(A)手、足少阳经和手、足太阴经(B)手、足太阴经和手、足太阳经(C)手、足太阳
9、经和手、足厥阴经(D)手、足厥阴经和手、足阳明经(E)手、足阳明经和手、足太阳经30 A阴跷脉、阳跷脉B阴维脉、阳维脉C督脉、任脉D冲脉、任脉E阴跷脉、阴维脉31 患者,女。因流产而失血过多,导致月经不调,久不怀孕。其病在哪经32 患者久病,眼睑开合失司,下肢运动不利。其病在哪经32 A太渊B大杼C绝骨D中脘E膈俞33 骨会34 脉会35 腑会35 A太渊B合谷C后溪D内关E阳池36 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腧穴是37 既是原穴,又是八会穴的腧穴是37 A五脏六腑病证B表里经脉病证C五脏病证D六腑病证E急性病证38 络穴主要治疗39 原穴主要治疗39 A足三里B阳陵泉C悬钟D足临泣E公孙40
10、 八会穴中的筋会穴是41 八脉交会穴中通带脉的是41 A地机B养老C外丘D郄门E梁丘42 手太阳小肠经的郄穴是43 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是43 A手阳明大肠经B手少阳三焦经C足太阳膀胱经D足少阴肾经E手厥阴心包经44 “从巅入络脑 ”的经脉是45 “邪走足心 ”的经脉是46 “历络三焦 ”的经脉是46 A足少阳胆经B足厥阴肝经C足阳明胃经D足太阴脾经E任脉47 在经脉循行中,有 4 条支脉的是48 在经脉循行中,有 3 条支脉的是49 在经脉循行中,有 2 条支脉的是50 在经脉循行中,有 1 条支脉的是针灸学(综合)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针灸 综合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