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623-1993 139264kbits误码分析仪技术条件.pdf
《YD T 623-1993 139264kbits误码分析仪技术条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623-1993 139264kbits误码分析仪技术条件.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139 264 kbit/s误码分析仪技术条件YD/T 623一93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139 264 kbit/s误码分析仪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139 264 kbit/s误码分析仪。2引用标准GB 7611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Cl参数GB 6587. 1电子测量仪器环境试验总纲GB 6587.2电子测量仪器温度试验GB 6587. 3电子测量仪器湿度试验GB 6587. 4电子测量仪器振动试验GB 6587. 5电子测量仪器冲击试验GB 6587. 6电子测量仪器运输试验GB 6587. 7电子
2、测量仪器基本安全试验GB 6587. 8电子测量仪器电源频率与电压试验GB 4793电子测量仪器安全要求GB 6833. 1-6833. 10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GB 11463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GB 6592电子测量仪器误差的一般规定GB 6593电子测量仪器质量检验规则GB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4798. 2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运输SJ 946电子测量仪器电气、机械结构基本要求3术语3.,无误码间隔(EFI )测试间隔分别为1 s,0.1 s,0.01 s,若该间隔区间内无误码出现,即称该间隔为一个无误码问隔。12误码间隔(ED ;测试间隔分别为1 s,o. 1
3、x,0.01 s,若该间隔区间内有误码出现,即称该间隔为-个误码间隔。3.3无误码间隔率(Y , EFD:在可利用时间(S)内,所测无误码间隔的总数与可利用时间(S,)比值的百分数。无误码间隔率=无误码间隔数(在Sa、内)可利用时间x 100%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3一01一18批准1993一07一01实施YD/T 623一933.4误码间隔率(Yo ,ED:在可利用时间(S,)内,所测误码间隔的总数与可利用时间(Sa)比值的ti分数误码间隔率=误码间隔数(在S,内)可利用时问x 100%3.5严重误码秒率(写,SES):在可利用时间(S,)内,所测侮秒误码率(BER)超过10-3的总秒数
4、与Uj利用时间(S)比值的百分数。严重误码秒率二严重误码秒数(在S,、内)可利用时间x 100y3.6劣化分率(Yo,DM):在可利用时间(S-)内,抽出严重误码秒,余下的秒数连续分成每60、一组,该组内(7 nun)的平均误码率(BER)若超过10“,则称该区间为一个劣化分,劣化分的总数与可利用时间(S)比值的百分数。劣化分率劣化分数(在S、内)x6。可利用时间x 100%3.7系统可利用率(Yo,AVAIL):可利用时间(Sao)与总测试时间比值的ff分数。系统可利用率7kJ璧昙攀2x loo%,cl 19 a9工R日I I刊3- 8可利用时间(S-)在连续10 s的一段时间内,每一秒内所
5、测得的误码率(BER)都不超过1x10,(或1x70-6)时,这10个连续秒便认为是可利用时间。4技术要求4.1时钟4.1.1内时钟4.1.1-1时钟频率:139 264 kHz;容差:士15 X 10-, e4.1.1.2仪器可设定时钟偏调,偏调范围大于士15 x 10-604.1.2外时钟4.1.2.1外时钟输人口阻抗:75n。4.1.2.2外时钟信号的频率范围:50-150 MHz,波形为正弦波或矩形波(占空比45% -55 Y),幅度0. 3-3 V,接收部分外时钟输入电平为TTI电平或ECL电平。4.2图案4.2.1伪随机序列;周期长度2-1比特。产生伪随机序列的特征多项式:Xz+X
6、+l=04.2-2产生223-1比特伪随机序列的图案发生器结构示意图见图LYD/T 623一93(没有考虑时钟信号,图1图案发生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4.2.3产生223-1比特伪随机序列的最长连“。”长度为234.2.4人工码:任意可编程的16比特规则码4.3代码4.3.1代码为CMI码4.3.2作为可选择方案,仪器可提供RZ和NRZ码,幅度为TTI、电平或ECI电平4.4接14.4.1速率:139 264 kbit/s土15 x 10-;代码:CMI码。4.4.2输出口规范见表1表1输出口规范标称脉冲形状矩形(模框见GB 7611)每个传输方向的线对一个同轴线对测试负载阻抗75n.电阻性峰峰电
7、压1士0. 1 V过冲石实测峰峰电压的5%实测幅度的10%与90%间上升时间2 ns转换定时容差(指负向转换半幅点的平均值)负向转换:士。. 1 ns在单位间隔边界上的正向转换:士。. 5 ns在单位间隔中心上的正向转换:10. 35 ns回波损耗在7.210 MH:内)15 dB在输出口的最大峰一峰抖动由内部时钟源驱动发送定时信号的情况下,在频率200 H:一3 500 kH:范围内测得的输出峰一峰抖动值蕊0. 05 UI4.4.3输入门规范满足输出端接口指标139 264 kbit/s的数字信号,经过符合如卜规定的连接线对加到仪器数字口时,仪器应能满足各项技术指标要求。连接线对的特性是:衰
8、减符合I/7规律,在频率为70 MHz时,具有12 dB的最大介人衰减。4.4.3.了输入阻抗及回波损耗输入阻抗:75n。YD/T 623一93回波损耗:见输出口规范。4.4.3.2输入口所容许的抖动值应符合表2和图20表2输入口所容许的抖动值A*kbit/sAfl-几抖动的最小值A2:九几抖动的最小值139 26410. 0 UI200-500 Hz0. 15 UI10-3 500 kHz抖动峰一峰值(对数坐标)f, f, 了绷率(对徽坐标)图2输入口容许抖动4.4-3.3同轴电缆线对的外导体在输入口接地。4.4.4接口连接4.4.4.1插头座:629(推荐)。4.4-4.2阻抗:75 11
9、.45误码测量与分析4.5.1比特误码的测试,在接收数据解码后的二元码序列上测得。4.5.2作为可选择方案,仪器可直接将线路码型(例如CMD和相应编码的参考信号直接进行比较。4.5.3比特误码的测试统计时间应具有选择能力。4.5.4误码分析的时间间隔与误码序列非相关。4.5.5作为可选择方案,误码分析的时间间隔也可与误码序列相关。4.5卜6仪器应设置失步指示装置。4.5.7测试范围4.5.7.1误码记数范围不低于。-99 999,在超出该范围时,仪器应分档或给出其标志。4.5.7.2误码率测量范围:1 X10-1-1 X 10-3。误码率在低于1X10-8时,可以用测量误码的方法进行测量。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623 1993 139264 kbits 分析 技术 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