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心电学技术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心电学技术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心电学技术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心电学技术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1 患者男性,59 岁,高血压病史 4 年余,近 1 个月活动后有胸骨后闷痛感,休息可缓解。今因情绪激动又感胸骨后疼痛,听诊心率为 120 次分,心电图检查如图321 所示,应考虑为 (A)急性心包炎(B)变异型心绞痛(C)心肌缺血(D)急性心肌梗死(E)自发性气胸2 患者女性,58 岁,反复发作胸痛 1 周,与劳累无关,每次胸痛持续数分钟自行缓解。患者胸痛时的心电图见图 322,应考虑为 (A)急性前壁心肌梗死(B)急性心包炎(C)急性心肌缺血(D)早期复极综合征(E)急性下壁心肌梗死3 患者男性,51 岁,发作性胸痛,向左上臂及左颈部放射。心
2、电图如图 323一 A、B 所示,图 323 一 A 为未发病时记录,图 323 一 B 为发病时记录,应诊断为 (A)心肌缺血(B)变异型心绞痛(C)急性前壁心肌梗死(D)早期复极综合征(E)非特异性 STT 改变4 患者男性,46 岁,反复发作胸痛 3 天,胸痛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此次就诊时再次发作胸痛,胸痛发作到胸痛消失的心电图记录如图 324 所示,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B)急性心包炎(C)变异型心绞痛(D)早期复极综合征(E)加速性室性心动过速4 患者女性,60 岁,高血压病史 15 年。近来稍活动就发作胸痛。心电图如图 325 所示。 5 结合病史,该患者的心电图改
3、变提示(A)心包炎(B)变异型心绞痛(C)心肌缺血(D)急性心肌梗死(E)急性肺动脉栓塞6 为确诊应选择的检查是(A)动态心电图(B)冠状动脉造影(C)超声心动图(D)运动负荷试验(E)多排螺旋 CT7 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前降支近端狭窄 80,左回旋支中段狭窄 90,最合适的治疗手段为(A)药物保守治疗(B)主动脉内反搏术(C)体外反搏治疗(D)冠状动脉搭桥术(E)PCI 术8 可引起心肌缺血的是(A)冠状动脉狭窄(B)冠状动脉痉挛(C)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D)心肌桥(E)以上都是9 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的病因为(A)主动脉瓣狭窄(B)肥厚型心肌病(C)严重贫血(D)冠状动脉粥样硬化(E)二尖瓣
4、狭窄10 典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不包括(A)常有诱发因素,如劳累、情绪激动等(B)发作时有胸痛表现(C)发作胸痛持续时间一般20 分钟(D)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可快速缓解(E)运动试验多为阳性11 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不包括(A)多为自发性,常有规律(B)常因劳累或情绪激动诱发(C)发作时胸痛症状较严重(D)可自行缓解或含服硝酸甘油缓解(E)运动试验可为阴性12 心绞痛发作时胸痛的典型部位是(A)胸骨中、上段后(B)胸骨下段后(C)心尖区(D)左肩(E)剑突下13 以下为心肌缺血的定义,但不包括(A)冠状动脉血流量相对减少(B)冠状动脉血流量绝对减少(C)冠状动脉粥样硬化(D)冠状动脉流量不能满
5、足心肌代谢需要(E)心肌消耗其糖原储备进行无氧代谢14 关于心肌顿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与心肌缺血时间较长有关(B)与心肌细胞的糖原储备大部分被消耗有关(C)为可逆性心肌损伤(D)心肌供血恢复,心肌收缩能力立即恢复(E)心肌缺血的病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15 关于心肌缺血引起 ST 段压低机制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与缺血时大量消耗糖原储备有关(B)与缺血时细胞膜的过度极化有关(C)过度极化与 K+有关(D)葡萄糖、K +大量溢出细胞(E)静息膜电位升高,导致 4 相等电位线(TP)上移,使心电图 ST 段相对下移16 关于心肌缺血引起 ST 抬高机制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严重缺血使细
6、胞膜受损(B)细胞内 K+外溢(C)细胞外 Na+内流(D)静息膜电位降低(E)4 相等电位线(TP 段)下移17 心肌缺血很少影响到(A)ST 段改变(B) T 波改变(C) U 波改变(D)P 波改变(E)QT 间期延长18 典型的缺血型 ST 段压低的表现是(A)下斜型和水平型压低(B) J 点型 ST 段压低(C)缓慢上升型下移伴 J 点压低(D)快速上升型下移伴 J 点压低(E)快速下斜型下移伴 J 点压低19 下列心肌缺血类型可引起 ST 段抬高,但除外(A)心外膜下缺血(B)心内膜下缺血(C)透壁性心肌缺血(D)变异型心绞痛(E)急性心肌梗死20 “冠状 T 波” 广义上指(A)
7、T 波直立或倒置,双支对称,顶端或底端呈箭头样(B) T 波直立高耸,呈帐篷样(C) T 波倒置,呈鱼钩样(D)T 波低平或双向(E)T 波深倒置,呈瀑布样21 以下提示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是(A)V 5 导联 R 波增高(B) T 波和 U 波融合(C) T 波振幅14R(D)V 4V 6 导联 ST 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E)心电轴明显左偏22 以下提示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是(A)V 5 导联 R 波增高(B) T 波和 U 波融合(C) U 波增高(D)、aVF 导联 T 波倒置,呈冠状 T 波(E)V 1 导联呈 QS 型23 典型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通常不包括(A)ST 段压低
8、(B) T 波低平、双向或倒置(C) U 波倒置(D)ST 段抬高(E)原有 ST-T 异常,心绞痛发作时 ST-T 正常24 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电图通常表现为(A)一过性 ST 段水平型下移005mV(B)一过性 ST 段抬高伴对应导联 ST 段下移(C)一过性 T 波高耸或倒置(D)持续 ST 段抬高伴 T 波倒置(E)一过性 Q 波25 以下为变异型心绞痛可出现的心电图改变,但应除外(A)ST 段抬高伴 T 波高耸(B) ST 段抬高伴对应导联 ST 段下移(C)可出现 R 波增高、变宽(D)可伴有心律失常(E)一过性 Q 波26 胸前导联出现深而倒置的 T 波可见于(A)急性心肌缺血(B
9、)急性心肌梗死(C)心尖肥厚型心肌病(D)脑出血(E)以上都是27 心电图 V3V 5 导联出现 ST 段弓背抬高 03mV,、aVF、V 1V 2 导联ST 段下移 0102mV,5 分钟后再次检查发现 ST 段回复至基线,最可能的诊断是(A)超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B)急性下壁心肌缺血(C)早期复极综合征(D)变异型心绞痛(E)急性心包炎27 A高侧壁心肌缺血B下壁心肌缺血C前侧壁心肌缺血DST 段正常E下壁心肌损伤28 、aVF 导联 ST 段水平型下移 015mV 提示29 、aVF 导联 ST 段抬高 02mV 提示30 V5V 6 导联 ST 段下斜型下移 01mV 提示31 V5V
10、 6 导联 ST 段抬高 005mV 提示32 、aVL 导联 ST 段水平型下移 01mV 伴 T 波倒置提示32 A典型心绞痛B变异型心绞痛CST 段缺血型压低或 T 波倒置DST 段抬高回降至基线ET 波低平33 患者男性,44 岁。上 5 楼后即感胸痛,查心电图可能显示34 患者男性,53 岁。活动时胸骨后闷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发作胸痛时心电图出现 ST 段缺血型压低 015mV,应诊断为35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活动时心电图可出现36 患者女性,62 岁。常凌晨发生胸痛而惊醒,5 分钟后自行缓解,就诊时查心电图正常,最可能的诊断36 AV 2V 4 导联出现 T 波高耸 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电学 技术 中级 专业知识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