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练习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练习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练习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练习试卷 17 及答案与解析1 男性,50 岁。消瘦无力 3 个月,呕吐宿食,X 线钡餐见胃小弯侧胃窦部有充盈缺损,应诊断为(A)胃溃疡(B)十二指肠溃疡(C)胃癌(D)胃溃疡并幽门梗阻(E)胃癌幽门梗阻2 男性,56 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 5 个月就诊,入院检查诊断为食管癌,根据综合情况,决定行食管癌切除术。试问食管癌治疗方法应除外下列哪项(A)食管癌切除后,结肠代食管(B)食管癌切除后,空肠代食管(C)食管癌切除后,食管断端吻合(D)食管癌切除后,胃代食管(E)胃造瘘术3 男性,35 岁。右腹股沟肿块 10 年,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有时可降入阴囊,可还纳。查:右腹股沟肿
2、块,手拳大小还纳腹腔,外环容 3 指,压迫内环后肿块不再出现。该患者最佳手术方式为(A)疝囊高位结扎(B)紧缩内环(C)疝前壁修补术(D)疝后壁修补术(E)疝囊高位结扎+紧缩内环 +疝后壁修补术4 外伤病人,右 46 肋骨骨折,呼吸极度困难,发绀,出冷汗。检查:血压65/40mmHg(8.7/5.3kPa),右胸廓饱满,右呼吸音消失叩诊鼓音,颈胸部有广泛皮下气肿,处理应首选(A)补液输血(B)胸腔穿刺排气(C)立即行开胸手术(D)胶布固定胸壁(E)气管插管辅助呼吸5 女性,60 岁。反复黑便,呕吐咖啡色液体 1 个月余,消瘦,腹胀,未触及肿块,血红蛋白 50g/L,白细胞 6.6109/L,最
3、大可能是(A)胃癌(B)胃溃疡(C)急性胃炎(D)慢性胃炎(E)十二指肠溃疡6 患者,男,70 岁。有多年排尿不畅,呈滴淋状,近 2 年双侧腹股沟区出现半圆形肿块,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体检时压迫内环肿块仍出现,诊断为(A)股疝(B)切口疝(C)巨大疝(D)腹股沟斜疝(E)腹股沟直疝7 患者行乳癌根治术时已发现有转移,应手术后 23 周行放疗,其目的是(A)防止瘤细胞扩散(B)抑制乳癌及其转移物生长(C)防止局部复发(D)提高机体免疫力(E)以上都不是8 女性,53 岁。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块 4 个月。体检: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包块,约 3cm3cm 大小。同侧腋窝触及肿大、质硬淋巴结,全身
4、情况良好。为确诊肿块性质最好采用(A)红外线摄影(B)钼靶 X 线摄影(C)穿刺活检(D)切除活检(E)乳腺 B 超检查9 男性,28 岁。无意中发现甲状腺肿块 15 天,近 3 天来似有增大,99mTc 扫描示“冷结节“ ,硒甲状腺扫描示冷结节处有放射性浓聚,甲状腺 B 超结果为实质性肿块,最可能的诊断是(A)甲状腺癌(B)结节性甲状腺肿(C)单纯性甲状腺肿(D)青春期甲状腺肿(E)甲状腺腺瘤井囊内出血10 女性,21 岁。左乳房内可扪及一 0.8cm0.7cm 肿块,质坚韧,表面光滑,可推动,疑为乳腺纤维瘤,应采取的治疗方法是(A)切除乳房(B)观察(C)切除肿块活检(D)乳腺导管照影(E
5、)乳房 X 线摄片11 男性,40 岁。不慎从高空坠地后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出冷汗。体格检查:心率 110 次/分,血压 68/45mmHg(9/6kPa),气管左偏,颈部广泛皮下气肿,右胸廓饱满,叩诊鼓音,右肺呼吸音消失。此时,首选的处理措施为(A)气管插管辅助呼吸(B)剖胸探查(C)胸腔穿刺排气(D)补液、输血支持治疗(E)止痛、镇静等对症处理12 患者,女性。入院 3 天,头部受伤后立即昏迷,10 分钟后清醒,有呕吐,对受伤情况不能回忆。诊断是(A)脑震荡(B)脑挫裂伤(C)颅内血肿(D)脑干损伤(E)脑供血不全13 男性,40 岁。近 3 日腹胀,呕吐,呕吐物中有宿食,临床诊断首先考虑
6、为(A)急性胃炎(B)急性胃扩张(C)高位小肠梗阻(D)幽门梗阻(E)肥大性幽门狭窄14 女性,52 岁。一侧乳房内单一无症状包块,对侧阴性,最可能的诊断是(A)乳癌(B)纤维腺瘤(C)乳房结核(D)积乳囊肿(E)乳房囊性增生病15 第 9、10 肋闭合性骨折,肝破裂,脉搏 106 次/分,血压 90/60mmHg,血红蛋白 90g/L。适当的治疗是(A)吸氧,输血,观察(B)抗休克同时开腹手术(C)抗休克,病情好转后手术(D)肋骨骨折处封闭及橡皮膏固定后手术(E)先抗休克 23 小时,不好转一面抗休克一面手术16 男性,48 岁。皮肤、巩膜黄染 1 个月余,并进行性加重。无发热、腹痛。粪便呈
7、白陶土色,成形,尿外观呈“浓茶“ 样。最可能的诊断是(A)胆囊颈结石压迫胆总管(B)壶腹周围癌(C)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D)癌肿压迫肝总管(E)硬化性胆管炎致胆汁淤滞17 一侧胸外伤病人,显现休克状态,伤侧胸膜穿刺抽出血液、很快凝固,抗休克治疗无效,血红蛋白与红细胞逐渐降低,此时在治疗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继续输血补液(B)继续观察病情变化(C)行胸腔闭式引流(D)开胸手术探查止血(E)用升压药18 患者,女,30 岁。2 小时前车祸左顶枕部着地,当时有约 10 分钟意识不清,醒后头痛,左耳流血性脑脊液,四肢活动好,病理征(),头颅 CT 示左顶枕部头皮软组织肿胀。诊断是(A)脑震荡(B)
8、脑挫伤,脑脊液耳漏(C)颅底骨折,脑脊液耳漏(D)颅骨骨折,脑脊液耳漏(E)脑干损伤19 女性,20 岁。转移性右下腹痛 30 小时,伴呕吐发热,体温 38.5,下腹部有压痛,右侧为重,并有反跳痛,肌紧张,腹腔穿刺液应为(A)黄色透明液体(B)带臭味脓性液(C)黄色浑浊无臭味(D)浅红色水样液体(E)暗红色血样液20 男性,45 岁。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6 小时内输血 900ml,脉搏 110 次/分,血压 70/50mmHg,宜进行(A)输血加静脉滴注甲氧胺(B)输血,口服去甲肾上腺素 10ml(C)输血,冰水灌洗胃腔(D)输血,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E)输血,急行胃大部切除术21 女性,40
9、 岁。右乳房内上象限有 4cm4.5cm 肿块,皮肤略回缩,基底不固定,腋下触及 2.5cm1.5cm 和 2.0cm1.5cm 淋巴结两个,质硬,尚活动,细胞学检查为硬癌,你认为病情应属于哪一期(A)第一期(B)第二期(C)第三期(D)第四期(E)第二期与第三期之间22 病人从 5 米高处跌下,胸部受伤 2 小时,胸痛,呼吸困难,有咯血、查体:胸壁无创口,胸壁可见反常呼吸运动,胸片所见第三后肋水平有液气面。诊断是(A)肋骨骨折、气胸(B)肋骨有折、血胸(C)多根肋骨骨折、血气胸(D)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血气胸(E)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气胸23 患儿,6 岁。3 天前右额碰在桌子角上,当时能哭,现
10、右额颞部头皮隆起,局部触之有 12cm12cm 波动区,无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头颅 CT 片示右额颞头皮肿胀。处置应该是(A)加压包扎(B)局部不作处置(C)理疗,促其吸收(D)穿刺抽血+加压包扎(E)切开引流+加压包扎24 男性,35 岁。因十二指肠溃疡作胃大部切除,毕式,术后第 5 天,突然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局部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继而发热 37.8,应先考虑(A)内疝(B)急性胆囊炎(C)急性小肠梗阻(D)近侧空肠段梗阻(E)十二指肠残端破裂25 某患者被汽车撞伤右胸部,呼吸 20 次/分,胸部 X 线检查示右侧气胸,肺压20%,第 4 后肋有骨折线。处理原则是(A)胸穿排气(B)一般
11、观察(C)肋间闭式引流术(D)牵引固定(E)胶布固定26 女性,18 岁。诊断为弥漫性甲状腺肿,其治疗方案是(A)手术(B)服碘(C) 131I 治疗(D)服小剂量甲状腺素(E)服用抗甲状腺药物27 产后 10 天,左乳胀痛发热,查件:体温 38.7,左乳外上象限皮温度,红肿有压痛,肿块约 5cm5cm 大小,中心有波动感。最可能诊断是左乳(A)积乳癌(B)炎性乳癌(C)乳腺脓肿(D)脂肪坏死液化(E)急性乳腺炎未成脓28 女性,30 岁。胃穿孔术后 6 天,高热呈弛张热,下腹坠胀,大便次数增多,尿频,查下腹软,深压痛,未及肿块,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菌痢(B)盆腔脓肿(C)肠间脓肿(D)急
12、性膀胱炎(E)急性附件炎29 26 岁女性,左乳房外上象限内 3cm 圆形光滑肿块已 8 个月,质韧,活动佳,可能为(A)结核(B)早期乳癌(C)纤维腺瘤(D)柏哲乳头病(E)乳房囊性增生病30 患者阑尾炎穿孔腹膜炎 24 小时,下列处置最关键是(A)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B)输血(C)应用大量有效抗生素(D)禁食、水,胃肠减压(E)急诊手术31 男性,38 岁。车祸伤 3 小时。X 线检查示右肺压缩 20%,第 5 肋骨单处骨折。其治疗应首选(A)吸氧(B)镇静,止痛(C)胸穿排气(D)胸膜腔闭式引流(E)保持呼吸道通畅32 女性,18 岁。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无突眼,甲状腺摄碘试验: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中西医结合 外科学 练习 1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