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练习试卷45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练习试卷4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练习试卷45及答案与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练习试卷 45 及答案与解析1 A心率加快 B体循环静脉淤血 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D肺淤血,肺水肿 E心室肥厚1 左心衰竭主要是由于2 右心衰竭主要是由于3 A心悸气短,动则加剧,胸闷心痛,咳唾 B喘促气逆,不能平卧,痰稀量多,形寒肢冷 C下肢水肿,喘促气短,形寒肢冷,小便短少 D喘促日久,呼多吸少,面赤躁扰,汗出如珠 E咯痰黄稠,烦躁不安;心烦失眠,口咽干3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痰饮上逆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4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虚阳外越证的主要临床表现5 A化肝煎 B良附丸 C保和丸 D失笑散 E养胃汤5 治疗胃炎胃阴不足证,应首选6 治疗胃炎寒邪客胃证,应首选7
2、A柴胡疏肝散 B调营饮 C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 D一贯煎合猪苓汤 E胃苓汤7 治疗肝硬化脾肾阳虚证,应首选8 治疗肝硬化肝肾阴虚证,应首选9 A泻热凉血 B滋阴凉血 C健脾摄血 D益气补血 E益气补肾9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属肝胃郁热者,其治法是10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属阴虚血热者,其治法是11 A520 ml B30 40 ml C50 70 ml D80100 ml E120 ml 以上11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消化道出血量在12 出现柏油样便,提示消化道出血量在13 A真武汤合五苓散 B大补阴丸合猪苓汤 C参芪麦味地黄汤 D桂枝茯苓丸合五苓散 E知柏地黄丸13 治疗肾病综合
3、征脾肾阳虚证,应首选14 治疗肾病综合征阴虚湿热证,应首选15 A少尿,浮肿,蛋白尿 B血尿,蛋白尿 C浮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 D血尿,少尿,蛋白尿,浮肿 E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15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是16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征是,17 A香砂六君子汤 B八珍汤 C四神丸 D四物汤 E金匮肾气丸17 治疗缺铁性贫血脾气虚弱证,应首选18 治疗缺铁性贫血气血两虚证,应首选19 A他巴唑加天王补心丹 BM 碘加天王补心丹 C他巴唑加六味地黄丸 D他巴唑加消凛丸 E碘液加天王补心丹19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肝阴虚证(应首选20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肝阴虚证,且对抗甲状腺药物过
4、敏者,应首选21 A蠲痹汤 B三痹汤 C独活寄生汤 D六味地黄丸 E虎潜丸21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肾虚寒凝证,应首选22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气血亏虚证,应首选23 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B脑血栓 C脑栓塞 D脑出血 E蛛网膜下腔出血23 起病急,神经症状消失快,一般持续数分钟,多无意识障碍者,应首先考虑的是24 起病急,头痛重,伴有呕吐,意识障碍严重,有典型的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多有25 A丹皮、赤药 B白术、茯苓 C安宫牛黄丸 D薏苡仁、泽泻 E天仙子、洋金花25 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昏迷者,应首选26 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神志清楚者,应首选27 A六君子汤合导痰汤 B圣愈汤合涤痰汤 C生脉散合黄连
5、温胆汤 D保元汤合温胆汤 E肾气丸合涤痰汤27 治疗呼吸衰竭气阴两虚、痰热扰心证,应首选28 治疗呼吸衰竭脾肺气虚、湿痰蒙蔽证,应首选29 A低血容量性休克 B中毒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过敏性休克 E神经源性休克 29 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休克,属于30 肌注青霉素引起的休克,属于31 A当归补血汤 B独参汤 C四逆加人参汤 D白虎加人参汤合犀角地黄汤 E三甲复脉汤31 治疗休克寒厥证,应首选32 治疗休克气脱证,应首选33 A利多卡因 B地高辛 C异搏定 D苯妥英钠 E阿托品33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当日出现的室性早搏,应首选34 治疗心功能正常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应首选35 A疏肝理气,活
6、血化瘀 B清热利湿,解毒破结 C养阴清热,解毒祛瘀 D理气化痰,消食散结 E温中散寒,健脾调胃35 治疗肝癌湿热瘀毒证,应首选36 治疗肝癌气滞血瘀证,应首选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练习试卷 45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是外邪犯心或真脏受损,致血脉瘀阻,水饮痰湿内停,变生诸症而心衰,病位在心,五脏俱损,虚实夹杂,标本互见。气血阴阳诸虚并见,甚阳竭阴亡。西医认为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是心衰原因。导致心肌
7、收缩力下降而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同时肺循环、体循环瘀血。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治疗不当、原有心脏病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等是本病发作的诱因。2临床表现左心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发绀,乏力,夜尿多,甚至昏迷。体征: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双肺闻及广泛水泡音与哮鸣音。右心衰:消化道、肝脏瘀血表现。体征:颈外静脉充盈,肝大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心前区抬举性心尖搏动,剑突下搏动常明显,下垂性水肿,可出现胸腹水、心包积液等。并发症:肺栓塞、肺梗塞、体动脉和肺动脉栓塞、呼吸道感染等。3心功能分级:一级:仅有心脏病体征,活动不受限制。
8、二级: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三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症状不明显。四级:不能胜任任何体力活动。4诊断要点左心衰:诱因、症状体征、肺循环充血的 X 线表现。右心衰:原有心脏病表现、体循环静脉充血表现、体循环静脉压增高确诊。5辨证论治心肺气虚、痰瘀痹阻证,宜补益心肺、通瘀化痰,用圣愈汤合小陷胸汤加减。心肾阳虚、痰饮上逆证,宜温补心肾、泻肺逐饮,用参附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心肾阳虚、水饮泛滥证,宜温补心肾、通阳利水,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心肾阳虚、虚阳外越证,宜回阳敛汗固脱,用通脉四逆汤合参附龙牡汤加减。6西医治疗原则祛除病因。减轻心脏负荷:休息、限制钠盐摄入、应用利尿剂、应用血管扩
9、张剂。增强心肌收缩力。心源性急性肺水肿的处理:半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吸氧;应用吗啡;应用血管扩张剂;利尿、强心、平喘。7舒张功能不全性心衰的治疗:洋地黄无效,慎用强心利尿药,常用抑制心肌收缩力(-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改善舒张功能(硝酸酯类、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甲基多巴等)的药物。 【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5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胃炎由饮食劳倦、情志所伤引起。病位在胃,及于脾肝,病机多为“不通则痛”,病理演变有气郁化热、热邪伤阴、气滞血瘀、因热迫血行,虚火灼络,瘀血伤络,则致呕血、黑便等。西医认为病因有:急性单纯性胃炎:
10、可由饮食不当、使用化学药物刺激胃黏膜或细菌毒素所致。急性糜烂性胃炎:较常见于各种严重的应激状态后。慢性胃炎:可由急性胃炎演变,或慢性感染或幽门括约肌失调或自身免疫等因素所致。2临床表现急性胃炎:起病急,症状轻重不一,常觉上腹不适、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慢性胃炎:无规律性,多无典型症状,部分有餐后中上腹部饱胀或疼痛,伴嗳气、泛酸、恶心、呕吐,胃体胃炎可出现明显厌食、体重减轻、贫血、舌炎。3常用检查:胃镜及活组织检查是最可靠的确诊方法。4诊断要点:急性单纯性胃炎:据病因、临床表现确诊。 急性糜烂性胃炎:据发病前水杨酸盐类药物服用史、酗酒或其他严重的应激状态史,并借助胃镜发现体征性黏膜病变可
11、确诊。慢性胃炎;直接诊断,常据胃镜和活体组织细胞检查确诊。5辨证论治寒邪客胃证:治宜温中行气、散寒止痛,方用良附丸加味。饮食停滞型:治宜消食导滞、和胃止痛,方用保和丸加减。肝气犯胃证: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肝胃积热证:清肝泄热、和胃止痛,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瘀血停滞证:宜化瘀通络、理气止痛,失笑散和丹参饮加减。胃阴不足证:治宜养阴益胃,方用养胃汤加减。脾胃虚寒证:宜健脾益气、温中和胃,方用黄芪健中汤加减。6西医治疗原则急性胃炎:去除病因、休息、禁食或流质饮食、解痉、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出血时要止血。慢性胃炎:戒烟酒,避免胃黏膜损害药物,积极治疗鼻咽口部的慢性感
12、染,控制胆汁反流,消灭幽门螺杆菌、对症处理。【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肝硬化属中医学“膨胀、黄疽、胁痛”等范畴,常见病因可为肝胆湿热日久,肝体积损,肝络瘀滞;或感染蛊毒,虫毒结聚,使肝脾受伤,络脉瘀塞;或长期纵酒,酒毒湿热,内伤肝脾;或心阳不振,行血无力,血瘀于肝。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三脏,病机涉及全身而非独肝脏之病。西医认为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常见,其次有酒精性、药物性、自身免疫性、瘀血性、代谢障碍性、隐匿性等肝硬化。2临床表现一般表现:消化功能差、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的表现。内分泌功能失调:少尿、水肿
13、与腹水;蜘蛛痣、肝掌、性征改变。门静脉高压症:脾大、脾功能亢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形成。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严重感染、肝肾综合征、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原发性肝癌等。3常用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腹水检查、影像学检查(B 超、X 线钡餐、上腹部 CT)、腹腔镜、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等。4诊断要点:肝脏活组织检查具有确诊意义。臌胀诊断要点:腹肿大、皮色苍黄、腹部脉络暴露等。5辨证论治气滞湿阻证:治宜疏肝理气、行湿散满,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加减。水湿内停证:宜运脾利湿、行气化水,用胃苓汤加减。湿热蕴积证:治宜清理湿热、调脾行气,兼以攻下逐水,方用中满分消丸加减。肝
14、脾血瘀证:宜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方用调营饮加减。脾肾阳虚证:治宜温布脾肾、通阳利水,方用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肝肾阴虚证:治宜滋养肝肾、育阴利水,方用一贯煎合胃苓汤加减。6西医治疗原则一般治疗:休息,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软食,禁烟酒。腹水的处理:限钠水摄入、利尿、提高有效循环血容量(血浆、白蛋白、腹水回输)、腹腔穿刺放腹水。治疗并发症:食管 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肝性脑病、感染、电解质紊乱及肝肾综合征等。外科手术。【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1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西
15、医结合内科学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早期,血红蛋白无变化,继后组织间液渗入血管内,使血液稀释,一般需 34 小时以上才出现外周血红蛋白下降。应及时补充和维持血容量,防止微循环障碍引起脏器功能障碍,在等待配血的同时先补液。2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提示出血量在 520 ml 以上;仅出现柏油样变,出血量在5070ml 以上;一旦出现呕血,出血量在 250300ml 以上。【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1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1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15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16 【正确答案】
16、 C【试题解析】 1肾病综合征属“水肿”范畴,多因脾肾亏虚,复感风、寒、湿邪,又常因酒色、饮食、劳累及客邪等致反复发作。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及三焦功能失调有关。西医认为 2/3 成人肾病综合征和 90%的儿童肾病综合征均为原发性,主要由肾小球疾病引起。主要病理改变有微小病变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临床表现常于上呼吸道感染后起病,可急、可缓,亦有隐袭性起病者。呈全身性、体位性、可凹性水肿,严重者常呈胸腔、腹腔积液,常伴少尿。可有程度不一的体位性低血压,脉压小,脉搏细弱、口渴等循环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可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等消化道症状。3
17、常用检查尿蛋白定量 3.5 g/24h;可有各种管型。血液生化检查:血浆白蛋白30 g/L,总蛋白常50 g/L。血脂测定:总脂、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可呈不同类型的病理改变。肾功能检查:血尿素氮、血肌酐可升高。4诊断要点:大量蛋白尿 (3.5 g/24 h)。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 g/L)。明显水肿。 高脂血症。其中 、项必备。5辨证论治脾肾阳虚证:治宜温阳利水,方用真武汤合五苓散。气阴两虚证:治宜益气养阴,方用参芪麦味地黄汤。阴虚湿热证:治宜滋阴清热利湿,方用大补阴丸合猪苓汤。瘀水交阻证:宜化瘀利水,当归芍药散合泽兰汤。6西医治疗原则一般治疗:休
18、息,限盐,低优质蛋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富含可溶性纤维等的饮食。对症治疗:利尿消肿;减少尿蛋白,控制血压。主要治疗: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为首选,其次有细胞毒药物、环孢素等。【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1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缺铁性贫血属中医“血劳”的范畴。因饮食不足,脾胃虚弱,化生原料缺乏,虫病、慢性失血等均可导致血劳。西医认为本病病因为铁摄入不足而需要增加;铁消耗过多,吸收不良。2临床表现: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心悸气急、头昏眼花,黏膜损害,神经及精神系统异常。3常用检查贫血形态学检查如周围血象、骨髓检查。铁代谢检查
19、如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浆转铁蛋白等。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检查如红细胞原卟啉、 FEP/Hb 比值。贮备铁缺乏检查如骨髓细胞外铁、铁粒幼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铁蛋白测定。4诊断要点:依据病史、红细胞形态及骨髓检查和骨髓铁染色,典型病例诊断不难。5辨证论治脾气亏虚证:治宜健脾益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心脾两虚证:治宜补益心脾,方用归脾汤加减。脾肾阳虚证:治宜温补脾肾,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虫积血虚证:治宜健脾益气、消积杀虫,方用导黄补血丸或雷榧丸。6西医治疗原则病因治疗:尽早治疗病因或原发病。铁剂治疗:口服铁剂是治疗本病的主要途径。常用有硫酸亚铁,每次 0.20.3 g,3 次/日,饭后服用
20、减轻消化道副作用,如不能耐受可从小剂量开始。口服铁同时可给予维生素 C。 【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1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属中医学“瘿病”范畴。基本病理是气滞痰凝,日久引起血脉瘀阻,以气、痰、瘀三者合而为患。西医认为本病是在遗传基础上,由于精神刺激等应激因素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引起。2临床表现:甲状腺毒症:多汗、乏力、多食易饥、减重等高代谢症状;心悸气短,心律失常;焦虑易怒,失眠好动,手眼震颤;腹泻肝大;甲亢性周期性瘫痪;血淋巴、单核细胞增多;女子闭经、男子阳痿。甲状腺弥漫对称性肿大伴杂音和震颤。眼征:突眼。
21、甲状腺危象:原有症状加重,体重减轻,恶心,呕吐,高热,心率 160 次/分以上,大汗,腹泻、腹痛,谵妄、昏迷。高热虚脱,心衰,肺水肿,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是死因。3常用检查:甲状腺激素测定,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甲状腺影像学检查。4诊断要点:高代谢表现。 甲状腺肿大。 血清 FT3、FF4 增高,TSH减低。5辨证论治肝火痰瘀证:治宜清肝泻火、化痰软坚,用丹栀逍遥散合消瘰丸加减。心肝阴虚证:宜滋阴清热、宁心柔肝,天王补心丹加减。心肾阴虚证:宜滋阴养精、补心益肾,六味地黄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6西医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避免情绪刺激,休息、营养支持。(2)药物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他巴唑和甲亢平等。
22、 放射性碘治疗。【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2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的“尪痹”范畴,认为是素体虚弱、正气不足;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外邪侵袭,使肌肉、筋骨、关节痹阻,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生,津凝成痰,痰瘀互结于关节,致关节肿痛,僵硬变形。西医认为本病病因未明,目前认为主要与细菌、病毒、遗传、性激素有一定关系。其产生是机体对抗原刺激免疫反应的结果。基本病理是滑膜炎。2临床表现:本病发病迟缓,关节症状出现前,可有乏力、食欲减退、手足麻木发冷等前驱症状。随之可出现:关节症状:大多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关节受累常从四
23、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僵硬、畸形。晨僵程度及持续时间可视为病情活动的判断指标之一。近端指间关节肿胀使手指呈梭形,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肌力减弱。晚期出现畸形,影响正常活动,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类风湿结节: 15% 25%的患者关节隆突部及经常受压处,如肘关节鹰嘴突等部位可见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表现为甲床的裂片样出血(末梢动脉炎)、下肢皮肤慢性溃疡、周围神经炎、无菌性骨坏死等。脏器受累:以肺部病变为主,主要表现为胸膜炎、胸腔积液、类风湿尘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心肾较少受累。特殊临床类型的表现:有费耳提(Felty) 综合征,又称 Still 病。3常用检查一般检查:血常规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中西医结合 内科学 练习 4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