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解表药)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解表药)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解表药)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6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解表药)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说明了(A)阴阳互根(B)阴阳互用(C)阴阳对立制约(D)阴阳相互转化2 关于精气的运动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纷繁变化,都是精气运动的结果(B)气的运动,称为气机(C)气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有升、降、沉、浮等几种(D)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是对气的运动的经典阐释3 下列关于气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化是指气与形之间的转化(B)凡在气的作用下或参与下,宇宙万物在形态、性能及表现方式上所出现的各种变化
2、,皆是气化的结果(C)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D)气化是精气的运动与变化中的一部分4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指的是(A)阴阳互根(B)阴阳互用(C)阴阳对立制约(D)阴阳相互转化5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指的是(A)阴阳互根互用(B)阴阳消长平衡(C)阴阳对立制约(D)阴阳相互转化6 阴阳学说用于分析四诊资料时,脉象分阴阳,中如以部位分,寸为,尺为;以动态分,则至者为,去者为(A)阴,阳;阴,阳(B)阳,阴;阳,阴(C)阴,阴;阳,阳(D)阳,阳;阴,阴7 “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 说明了阴阳学说中的什么内容(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
3、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8 脏腑辨证中,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阴证(A)心血虚(B)心气虚(C)心阴虚(D)心血瘀阻9 天人相应,四时脉象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夏日在肤” ,则可见(A)如鱼之游在波(B)泛泛乎万物有余(C)蛰虫将去(D)蛰虫周密10 天人相应,四时脉象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秋日下肤” ,则可见(A)如鱼之游在波(B)泛泛乎万物有余(C)蛰虫将去(D)蛰虫周密11 天人相应,四时脉象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冬日在骨” ,则可见(A)如鱼之游在波(B)泛泛乎万物有余(C)蛰虫将去(D)蛰虫周密12 心病及肝属于(A)母病及子(B)
4、子病及母(C)反克(D)倍克13 五行学说可以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确定五脏的病变部位。如面见赤色,口味苦,脉洪,为(A)肾水凌心(B)肝病犯脾(C)肝病(D)心病14 心在“五音 ”归属于(A)角(B)征(C)宫(D)商15 脾之“变动 ”为(A)握(B)忧(C)哕(D)咳16 肾之“变动 ”为(A)握(B)忧(C)哕(D)栗17 麻黄汤中“ 宣降配伍” 的药物组合是(A)麻黄、桂枝(B)麻黄、杏仁(C)麻黄、甘草(D)杏仁、甘草18 不属于“三拗汤 ”药物组成的是(A)麻黄(B)杏仁(C)干姜(D)甘草19 麻黄汤的主治是(A)外感风寒,素体痰多(B)风湿在表,湿郁化热(C)外感风寒表实证(
5、D)外感风寒表虚证20 桂枝汤不会症见(A)恶风(B)无汗(C)头痛(D)脉浮缓21 桂枝汤原方服法要求“服已须臾,吸热稀粥一升余” ,其主要的目的是(A)护中以防伤胃(B)防止过汗伤阴(C)助汗以去外邪(D)防止过汗亡阳22 太阳中风兼见“ 项背强几几 ”者,宜在桂枝汤的基础上(A)加用麻黄(B)加用芦根(C)加用葛根(D)加大桂枝用量23 小青龙汤的功用是(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B)宣肺解表,祛痰止咳(C)宣肺祛痰,下气止咳(D)解表散寒,温肺化饮24 小青龙汤主要体现“ 温肺化饮 ”功用的药物是(A)麻黄、桂枝(B)麻黄、芍药(C)细辛、干姜(D)半夏、干姜25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
6、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舌苔白滑,脉浮”适应于以下哪首方(A)麻黄汤(B)桂枝汤(C)九味羌活汤(D)小青龙汤26 不属于九味羌活汤“ 分经论治 ”基本结构的是(A)防风一厥阴头痛(B)细辛一少阴头痛(C)白芷一阳明头痛(D)川芎一少阳头痛27 银翘散中去性取用的药物是(A)竹叶、苇根(B)牛蒡子、桔梗(C)牛蒡子、薄荷(D)淡豆豉、荆芥穗28 温病初起,渴甚者,为伤津太甚,应当于银翘散中(A)加玄参(B)加天花粉(C)加杏仁(D)加马勃29 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者,宜选用(A)银翘散(B)桑菊饮(C)杏苏散(D)桑杏汤30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麻黄与石膏的配伍特点属于(
7、A)宣降配伍(B)相制为用(C)相须为用(D)散收配伍31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是(A)1:1(B) 1:2(C) 1:3(D)1:432 患者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多梦易醒,恶闻声响,苔薄白,脉弦细者。其治疗方法是(A)益气补血,养心安神(B)镇惊定志,养心安神(C)滋养心阴,益气安神(D)滋阴补血,养心安神33 患者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多梦易醒,恶闻声响,苔薄白,脉弦细者。治当选用(A)安神定志丸(B)朱砂安神丸(C)天王补心丹(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34 患者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不华,倦怠无力,纳呆食少,舌质淡红,脉象细弱。治当选用(
8、A)安神定志丸(B)天王补心丹(C)归脾汤(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35 患者心胸疼痛,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入夜尤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气短乏力,自汗,舌暗有瘀斑,脉结代者。其治疗方法宜选用(A)活血化瘀,通脉止痛(B)滋补心阴,活血通脉(C)辛温散寒,宣通心阳(D)行气活血,通脉止痛36 患者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遇劳则甚,舌偏红或有齿痕,脉细弱无力,或结代。证属(A)心肾阴虚证(B)寒凝心脉证(C)气滞心胸证(D)气阴两虚证37 患者胸痛剧烈,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痛无休止,身寒肢冷,气短喘息,脉沉紧,治疗方剂宜选(A)乌头赤石脂丸(B)血府逐瘀汤(C)冠心苏
9、合丸(D)栝蒌薤白半夏汤38 指出“胃不和则卧不安” 的医学著作是(A)金匮要略(B) 黄帝内经素问(C) 景岳全书(D)医宗必读39 患者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当选用(A)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B)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C)黄连温胆汤(D)龙胆泻肝汤40 患者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当选用(A)酸枣仁汤(B)朱砂安神丸(C)黄连温胆汤(D)龙胆泻肝汤41 患者,女性,17 岁,半年来因学习紧张,思想压力较大,晚上经常难以人眠,或多梦易醒,伴心悸健忘,四肢倦
10、怠,饮食乏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脉细弱。其辨证为(A)心胆气虚(B)心脾两虚(C)阴虚火旺(D)忧郁伤神42 癫狂之病位主要在于(A)脾肾(B)肝(C)心(D)心肝43 癫狂的病理因素以何者为先(A)痰凝(B)气郁(C)火郁(D)血瘀44 患者病起急骤,性情急躁,两目怒视,面红目赤,狂乱无知,不避亲疏,毁物伤人,舌质红绛,苔多黄腻,脉象弦大滑数。治疗方剂宜选(A)滚痰丸(B)生铁落饮(C)清气化痰丸(D)顺气导痰汤45 痫之为病,病理因素总以何者为主(A)痰(B)火(C)风(D)瘀46 治疗心肾亏虚所致的痫证,首选方剂(A)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B)右归丸合交泰丸(C)大补阴丸合定痫丸(D)六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考研 中医 综合 中药学 解表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