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练习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 关于刑法时间效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997 年刑法实施之前犯罪,前罪判处的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1997 年 10 月 1日以后又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否构成累犯,适用新刑法的规定(B)行为人 1997 年 9 月 30 日以前实施的犯罪,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以后,行为人逃避侦查的,超过追诉期限的,是否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适用旧刑法规定(C) 1997 年 9 月 30 日以前犯罪的犯罪分
2、子有立功表现的,适用旧刑法规定(D)1997 年 9 月 30 日以前犯罪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 1997 年 10 月 1 日以后的缓刑考验期间又犯新罪,应适用新刑法规定,撤销缓刑2 下列哪些行为适用我国刑法?( )(A)甲为继承叔叔的遗产,将拌有毒物的食品从我国邮往美国,将在美国的叔叔毒死(B)朝鲜公民甲在该国境内向我边民开枪,造成我国境内的边民死亡(C)法国人甲在搭乘我国远洋轮船途中,将一名巴西籍船员杀死(D)中国公民甲在中国驻印度使馆办理护照延期时,盗窃前来办事的越南人美金1 万元3 我国司法机关应当对下列哪些犯罪享有管辖权?( )(A)发生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且法律对该犯罪没有特别
3、规定(B)发生在行使或停泊于境外的我国交通工具内的犯罪(C)我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的犯罪(D)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公民犯罪,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但按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 5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4 我国刑法条文中的“ 但书 ”有以下哪些情形? ( )(A)“但书”是前段的补充(B) “但书” 是前段的例外(C) “但书” 是前段的总结(D)“但书”是前段的限制5 刑法中所称“ 违反国家规定 ”,是指违反; ( )(A)法律(B)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C)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和命令(D)各部委制定的行政规章6 我国刑法第 6 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
4、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这里的 “特别规定”包括:( )(A)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作出的特别规定(B)自治区人大针对刑法所作的变通规定(C)自治州人大针对刑法所作的补充规定(D)刑法实施后,新制定的特别刑法、附属刑法所作的特别规定7 关于刑法的解释,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刑法第 93 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此为立法解释(B) 1997 年 12 月 9 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为司法解释(C)全国高教自考委员会指定教材刑法学对间接故意的解释为学理解释(D)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刑法的修订提出的建
5、议稿为立法解释8 下列与犯罪故意和共犯有关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甲一开始不知道现住自己家的张某是罪犯而收留,但在知道其是杀人犯后仍然加以隐藏,可以构成窝藏罪(B)乙为发展公司业务而正常申请贷款 500 万元。取得贷款不久,公司业务停滞,乙便将贷款转贷牟利,不构成高利转贷罪(C)丙发现李某挪用公款所取得的款项放在家中,尚未使用,就“借用” 李某的公款 50 万元购买毒品,丙构成挪用公款罪共犯(D)非国家工作人员丁一开始并不知道丈夫田某多次受贿的事实,但在行贿人告知丁其有求于田某时,丁接受了行贿人提供的财物,丁构成受贿罪9 下列行为中不以犯罪论处的有:( )(A)甲趁乙熟睡之际,将房门反
6、锁,待乙醒来之前又将锁打开(B)非以出卖牟利为目的,拐骗不满 14 岁的儿童脱离家庭或监护人(C)盗卖婴儿、幼儿的(D)为男女婚姻当介绍人,借机收受财物的10 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只要有人构成受贿罪,就有人构成行贿罪(B)只要是聚众犯罪,就有三人以上应当承担刑事责任(C)只要是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就属于教唆犯(D)只要实施的是帮助行为,就属于从犯11 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行为,即使结果没有发生,也可能构成犯罪既遂的有:( )(A)破坏交通设施罪(B)煽动民族仇恨罪(C)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D)传授犯罪方法罪12 甲乘坐长途公共汽车时,误以为司机座位后的提包为自己身边的
7、乙所有(实为司机所有),乙中途下车后,甲误以为乙忘了拿走提包。为了非法占有该提包内的财物(价值 2 万元) ,甲提前下车,并将提包拿走。司机到站后发现自己的提包丢失,于是报案。公安人员发现甲有重大嫌疑,便询问甲,但甲拒不承认,也不交出提包。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甲误认为提包为遗忘物,所以,甲的认识错误属于事实认识错误(B)由于甲误认为提包为遗忘物,因而投有盗窃他人财物的故意,甲的行为成立侵占罪(C)由于提包实际上属于司机,所以,甲的行为成立盗窃罪(D)由于提包实际上属于司机,而甲又没有盗窃的故意,所以,甲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又由于甲具有侵占遗忘物的故意,但提包事实上不属于
8、遗忘物,所以,甲的行为也不成立侵占罪13 下面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5 周岁以下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B)犯罪时不满 8 周岁的人,即使罪行再为严 重,也不能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已满 16 周岁的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C)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犯罪,仅对刑法明文规定的几种犯罪负刑事责任(D)16 周岁是具备全部刑事责任能力的起始年龄,即自 16 周岁始对一切犯罪都要负担全部的刑事责任14 下列哪些犯罪,既可以由作为构成,也可以由不作为构成?( )(A)放火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贪污罪(D)虐待罪15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限制行为能力人是: (
9、)(A)醉酒的人(B)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C)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D)发病期间的间歇性精神病人16 甲意图杀死张某,当其得知张某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时,即放火将值班室烧毁,其结果却是将顶替张某值班的李某烧死。下列哪些判断不符合甲对李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 )(A)间接故意(B)过于自信的过失(C)疏忽大意的过失(D)意外事件17 在以下所列情形中,行为人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是:( )(A)甲在其 16 周岁生日当天,盗窃某银行并窃得人民币 20 万元(B) 15 周岁的乙在南方某市打工。为向吴某索要欠他的工资,伙同 3 名工友将吴某捆绑在自己宿舍里。后来为防止吴某呼救,乙
10、又用桌布将其嘴堵住,致其窒息死亡(C) 15 周岁的丙和父亲一起经营一家超市。一次,在工商行政管理人员依法查处假冒、伪劣产品的行动中,丙以暴力抗拒执法,将一名执法人员打成重伤(D)丁在 15 周岁时加入了某黑社会性质组织。不久,在该组织实施的一次聚众“打砸抢”犯罪中,丁参与抢走了某企业的一辆奔驰轿车18 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 )(A)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B)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工作人员(C)国有公司中从事公务的人员(D)国家机关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19 甲、乙素有嫌隙,一日因土地纠纷,甲扬言说总有一天会杀了乙。乙为了防备甲从其朋友家借来一砍刀。一天晚上 9 时许,
11、乙听到屋外有响声,遂提刀出门,此时乙发现自家院子里树后有一人影,乙误认为是甲,遂冲上前朝此人头部砍了一刀,此人当即倒地身亡。乙方发现此人系自己的邻居丙。下列有关乙的行为的分析,正确的是:( )(A)乙的行为在犯罪的主观方面属于对象认识错误(B)乙对丙的死亡在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C)乙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D)乙的行为对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对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想象竞合犯20 下列选项中,属于直接故意的有:( )(A)甲想杀死乙,用枪顶在乙的脑袋上射击,他明知这种行为必然致乙死亡而仍决意为之,追求乙死亡结果的发生(B)丙想枪杀丁,但只能于晚上趁丁返家途中隔小河射击,由于光
12、线不好,距离较远,丙的射击技术又不甚好,因而他对能否打死丁没有把握,但又不愿放过这个机会,希望能打死丁,并在这种心理态度下实施了射击行为(C)某甲在林中打猎时,发现一个酣睡的猎物,同时又发现在猎物附近有一个孩子在玩耍,根据自己的枪法和离猎物的距离,甲明知若开枪不一定能打中猎物,也可能打中小孩。但甲打猎心切,不愿放过这个机会,又看到周围无其他人,遂放任可能打死小孩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仍然向猎物开枪,结果子弹打偏,打死了附近的小孩(D)甲临时起意,不计后果,捅乙一刀即扬长而去,致乙死亡21 甲女与其嫂乙有仇,意图杀害其嫂乙,某日,乙生病,甲女假意对乙关心,为其煮面条吃,趁机在面条中撒入毒药,乙怀疑
13、面中有毒,遂将该面条给前去玩耍的邻居的小孩丙食用。丙食用后中毒,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本案中:(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C)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乙构成故意杀人罪22 下列几种情况中,属于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错误的是:( )(A)假想的犯罪(B)假想的不犯罪(C)对自己的行为在罪名上的误解(D)对自己的行为在刑罚轻重上的误解23 某甲一向怀疑自己的妻子与邻居某乙有不正当关系,一日酒后又与妻子就此事发生争执,某甲一时恼怒,用菜刀将妻子砍死,妻子死后的惨状刺激了某甲,在被捕后的审讯当中,某甲回答办案人员的问题时常常颠三倒四,神情恍惚,后经精神病鉴定,证明某
14、甲因妻子的死受到刺激,现已产生重度精神障碍。则对于某甲的处罚,说法正确的是:( )(A)某甲因醉酒杀人,辨认和控制能力减弱,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B)某甲为精神病患者,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某甲不具有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D)由于某甲的精神状态,审判工作可以等某甲的病情好转或者有所控制以后再继续进行24 以下情形中行为人属于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是:( )(A)某甲在家用扎小人的方法诅咒仇人死,结果仇人遇车祸而死,某甲去公安机关自首(B)某乙误用白糖作为砒霜下毒,企图毒杀妻子(C)某丙常常毒打儿子,认为“老子教训儿子,天经地义 ”(D)某丁用枪试图杀人,但枪内装的是臭弹25 刑事责任年龄应当是
15、指:( )(A)实足年龄(B)从过生日的当天起才认为已满周岁(C)从过生日的第二天起才认为已满周岁(D)以农历标准计算26 在下列案例中,哪些案例中的犯罪主体不是特殊主体?( )(A)公安人员甲利用工作关系,向他人索要炸药到水库炸鱼,造成经济损失 30余万元(B)在粮食局工作的乙趁看门人不注意偷配仓库大门钥匙,让其弟潜入仓库,盗窃仓库保管物品(C)国家工作人员丙多次伙同他人进行走私活动,从中获利 30 万元(D)某厂厂长丁指使本厂财务人员作假账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 3 年内偷税数额累计达 200 余万元27 甲某种知同事乙某出差,夜里潜入乙某家将乙妻强奸,乙某回家知道后,找机会揍了甲某一顿,
16、但乙某不仅未支持妻子报案,反而觉得丢人,遂与妻子离婚,乙妻在双重打击下羞愤自杀,乙妻的母亲得知后心脏病发作住院。则以上事实中不屈于甲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有:( )(A)乙某与妻子离婚(B)乙妻的性权利被侵害(C)乙妻的母亲得知后心脏病发作住院(D)乙某狠揍甲某28 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A)甲某在小区内贴大字报声称乙某和别人有不正当关系,乙某知悉后回家拿刀刺伤甲某(B)甲某和乙某向来不合,故意出言相激,引起乙某拿起木棍攻击自己,甲某拿出事先准备的水果刀刺伤了乙某(C)甲乙二人系邻居,一日发生争吵,甲某用砖头砸向乙某,乙某躲过,拿起棍子打伤旁边站着的甲某的妻子(D)法院工作人员向甲某
17、执行没收财产的判决,甲某拒不服从,打伤法警29 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可以是:( )(A)疏忽大意的过失(B)过于自信的过失(C)间接故意(D)直接故意30 下列选项中哪些行为不属于紧急避险? ( )(A)甲驾车行驶中刹车突然失灵,前方即将通过闹市,为避免重大事件发生,甲将车撞向一辆正停在路边的货车,致使两车被毁,损失近 10 万元(B)轮船失事,船长乙迅速乘救生艇率先逃亡,致使数十名乘客溺水身亡(C)丙唆使自己豢养的猎狗咬丁,丁顺手操起地上木棍将丙击伤(D)轮船行驶中遭遇暴风,船长戊为避免轮船倾覆,下令把船上的部分货物抛入海中31 为独自继承父亲财产,甲从外国邮寄一盒涂有毒药的巧克力给在中国国内
18、的弟弟乙。但寄出后甲又良心发现,打电话告诉了弟弟真相。调查表明,甲打电话时,巧克力已经到达中国。对于此案:( )(A)不能适用中国刑法(B)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C)甲的行为成立犯罪中止(D)甲的行为可适用中国刑法32 以下古语中,哪些体现了罪刑相适应思想? ( )(A)刑无等级,法不阿贵(B)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C)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D)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33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的墓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原则34 下列哪些项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A)禁止适用习惯法(B)禁止类推制度(C)法有普遍的溯
19、及既往的效力(D)法律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35 我国刑法规定:“ 奉法所说的以上、以下、以内,都包含本数在内。” 这属于:( )(A)司法解释(B)立法解释(C)文理解释(D)论理解释36 下列解释中,属于按解释的方法分类的是: ( )(A)学理解释(B)文理解释(C)立法解释(D)论理解释37 犯罪的基本特征包括:( )(A)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B)犯罪是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C)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D)犯罪是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38 下列犯罪中只有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构成的有:( )(A)强迫职工劳动罪(B)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C)侵犯通信自由罪(D)暴力取证罪39 在下列选项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国家 考试卷 刑法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