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练习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关于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都必须适用我国刑法(B)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也适用我国刑法,但是在我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停靠的国家不认为是犯罪的除外(C)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采取的是以属地管辖为主,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和普遍管辖为辅的原则(D)我国刑法采用的是普遍管辖原则,即犯罪的行为或结果只要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2 我国的一辆国际
2、列车行驶于 A 国境内时,该国公民甲与 B 国公民乙产生矛盾,甲用刀将乙砍成重伤。对甲的犯罪行为:( )(A)不能适用我国刑法(B)应当适用我国刑法(C)可能适用我国刑法(D)选择适用我国或 A 国刑法3 甲国公民 A 曾在乙、丙、丁等国多次进行国际贩毒活动,并因此被甲国通缉。某日,A 到我国境内旅游被拘捕,A 以自己并非中国公民,也未在中国境内犯罪为由提出抗议。我国依法可以对 A 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 )(A)无权进行刑事追诉,应当立即驱逐出境(B)因其是国际犯罪,应提交国际法院制裁(C)可以对其进行刑事追诉,依据是对国际犯罪的普遍管辖权(D)可以对其进行追诉,但审判要有甲、乙、丙、丁等国
3、的共同参与4 我国普通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A)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B)按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C)最高刑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D)最低刑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5 甲某 14 岁生日那天,邀请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饭后回家途中,甲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把包抢走,包内有现金1 万余元。则甲某的行为:( )(A)构成抢劫罪(B)构成盗窃罪(C)不构成犯罪(D)负有限的刑事责任6 某村村民甲(20 岁) 一日带领邻居乙(11 岁) 到小河里洗澡。因前一天下了一场大雨,水流比较急。甲与乙下水后,甲便独自一人向
4、对岸游去。乙一人在靠岸的水域玩耍。而甲到达对岸后,觉得水流并不是特别急,要求乙也游过去,乙便开始向对岸游去,未及河中,乙便被河水冲走。甲虽奋力挽救,但乙仍被溺死。从本案看甲的行为是:( )(A)意外事件(B)故意杀人(C)过失致人死亡(D)不构成犯罪7 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则某甲:( )(A)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D)应当负刑事责任8 大学生甲、乙二人因琐事发生口角,并打了起来,后被同学劝开。甲的脸被乙一拳打肿。甲在日记中写道:“我
5、一定要报复,让乙从世界上彻底消失掉” ,并写下了详尽的杀人计划。此后,甲无任何异常行为。两个月后,甲的日记本被乙偶然看到,乙报告了派出所。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B)构成故意杀人罪(预备)(C)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D)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9 甲与他人勾搭成奸,将一张画有人形和写有其丈夫乙名字的纸符烧毁,取少许纸灰,拌入白糖中,让乙喝下,企图依靠神力将其杀死。奸情败露后,甲交待此事而案发。甲的行为:( )(A)属于故意犯罪(B)属于事实认识错误(C)不构成犯罪(D)属于意外事件10 一日,甲带邻家男孩乙到公园玩,甲想“吓唬”乙一下,就提着他的双脚将其倒悬于一座桥的栏杆外,乙边喊“
6、饶命” 边挣扎,甲手一滑,乙掉入河中,甲急忙去救,乙已溺水而亡,甲对乙的死亡结果在主观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 )(A)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过于自信的过失(D)意外事件11 甲与乙素有仇恨,一日甲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弹重伤。甲、丙:( )(A)构成共同犯罪(B)不属于共同犯罪(C)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D)甲单独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12 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是:( )(A)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B)某些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C)只能作为量刑情节加以考虑(D)对任何一种犯罪均非必备要件13 某甲意图扼杀某乙,将其扼
7、昏后,误以为某乙已死亡,为逃避罪责,遂将某乙抛“尸”河中,结果致使昏迷中的乙被淹死。则某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未遂)(B)过失致人死亡罪(C)故意杀人罪(既遂)(D)A 和 B14 司机甲,由于曾在部队中训练过特技驾驶,对自己的开车技术深信不疑,经常做些“高难动作 ”,从未失手。一日途经一渡口时,为向朋友炫耀,违反渡口汽车应顺跳板缓行驶上渡船的规定,企图不经跳板直接从岸边“飞车上船” ,结果导致汽车上船时造成渡船倾覆,甲的主观过错是:( )(A)间接故意(B)意外事件(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15 警察甲与朋友乙开玩笑,随手拿起执勤枪向对方瞄准,开枪,并同时戏称“
8、我一枪打死你”不料枪中有子弹,乙当场被打死:;则甲的行为是:( )(A)意外事故(B)故意犯罪行为(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16 下列甲、乙、丙,丁的行为,属刑法中的危害行为的是:( )(A)甲与王某索有仇隙。一日,甲对王某的朋友江某说: “终有一天,我非杀死王某不可!”(B)乙女下夜班时,路遇歹徒持刀抢劫。搏斗过程中,乙女取出口袋中的水果刀将歹徒刺死。原来,乙女为防止坏人袭击,口袋中一直放有一把水果刀(C)丙受雇为亲戚照顾小孩。一次带小孩出去游玩时,丙不负责任,见危不救,致使小孩身受重伤(D)博物馆保安丁在与入室抢劫的两名歹徒搏斗时,被歹徒按倒在某贵重文物上,将该文物压碎17
9、关于特殊主体,下列哪种提法是错误的? ( )(A)贪污罪的主体与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各自利用了本人的职务上的便利,共同侵吞国有财产的,根据主犯的身份认定犯罪的性质(B)特殊主体的犯罪意味着没有该特殊主体身份的人不可能构成该罪的实行犯,但是可以构成帮助犯或者教唆犯(C)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组织者,属于特殊主体的身份(D)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18 甲某与乙某发生口角后,声称要杀死乙某。乙某怕甲某真的杀死自己,决定先下手为强,回到家中取出猎枪,埋伏在自家附近,在甲某经过其家门口时,开枪将甲某打死。乙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犯罪(D)假想防
10、卫19 甲因为犯罪而被公安机关通缉,但本人并不知道正受到通缉。一日,便衣警察李某认出甲,立即上前抓捕。甲以为遇到歹徒,奋起反抗,致使李某重伤。甲的行为;( )(A)构成妨害公务罪(B)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C)构成故意伤害罪(D)不构成犯罪20 甲某骑摩托车违章撞伤乙某,造成乙某腿部表皮破裂。甲某送乙某到医院治疗,护士未作皮试,即给乙某注射破伤风针,乙某因药物过敏而死。则甲某的行为对乙某死亡而言属于:( )(A)过失杀人罪(B)过失致人重伤罪(C)交通肇事罪(D)意外事件21 某甲与某乙有隙,甲伺机报复,一天晚上甲怀揣一把匕首来到乙路过处,将乙拦住,不让通过;甲还恶语相加,对乙肆意侮辱。乙愤怒之
11、极,捡起路边的一块砖头向甲头部砸去。甲边躲边说:“这次是你先动手的!” 然后掏出匕首向乙刺去,刺中乙腿部,致乙轻伤。甲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B)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C)故意伤害罪(D)事后防卫,应负刑事责任22 甲在偏僻的乡间小路上运输毒品,乙见状上前抢劫,甲为了保护毒品,以暴力进行反抗,致乙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故意伤害(D)防卫过当23 甲某长期出差在外,其妻难耐寂寞,与乙某勾搭成奸,打算等甲某回来后毒死甲,与乙某结婚。甲某出差归来,其妻晚饭时在酒中下毒,甲某一边饮酒一边感叹业务难做,但无论多辛苦,只要全家能过得好就行了
12、。甲妻听在耳中,心里十分感动,对于下毒行为顿生悔意。此时毒性开始发作,甲妻赶紧扶甲某出门打车去医院抢救,但由于毒性太大,车未到医院,甲某即中毒身亡。则甲妻的行为可以认定为:( )(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既遂(D)犯罪未遂24 甲和乙是好朋友,某日,甲邀请乙到家里参观新房子,当乙走进甲的书房时,发现书房的办公桌上放了一块劳力土金表(价值 2 万余元),于是,产生了非法占为已有的意图,趁甲不注意,将手表拿在手中,但是,碍于情面,觉得如果当场拿走手表可能会被甲发现,于是,乙将手表藏在甲家客厅的沙发垫子底下,打算日后拿走。待乙走后,甲发现手表不见,于是马上报警,警察在客厅的沙发垫子底下找
13、到了手表。乙的行为性质是:( )(A)盗窃罪(既遂)(B)盗窃罪(未遂)(C)侵占罪(D)盗窃罪(预备)25 下列关于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诸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某意图到李家行窃。一日夜里,甲潜入李家,躲在柴垛后等待李某关灯睡觉。不料被前来串门的吴某发现,甲某被当场抓获。甲某的行为成立犯罪未遂(B)乙某意图强奸韩女,使用暴力脱去韩女的裤子后发现,韩女正处在月经期。乙某遂停止犯罪。乙某的行为成立犯罪中止(C)丙某为杀仇人吴某,将其骗至郊外无人之处并对其连砍 18 刀。丙某以为吴某已经死亡,遂离去。一个小时后,丙某想起杀人的刀忘在现场,即返回取刀。到达现场后,发现吴某睁着眼睛,见其可怜,便
14、送往医院。经抢救,吴某没有死亡,但造成终身残疾。丙某的行为成立犯罪中止(D)丁某意图实施“ 飞车抢夺” 。一日,丁某骑摩托车在马路上寻找作案目标。锁定一挎包的女士后,正要开车上前抢夺,因注意力不集中,被迎面驶来的一辆汽车撞伤。丁某的行为成立犯罪未遂26 甲某蓄意盗窃,但打开银行保险柜,发现空无分文后离开。甲的行为是:( )(A)对象不能犯未遂(B)盗窃既遂(C)盗窃预备(D)工具不能犯未遂27 甲某经过精心准备,窃得某公司的银行账户密码,晚上在家中利用互联网将该公司账上的 5 万元转入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帐户。其妻发现后极力规劝,甲某悔悟,在无人发觉的情况下,又将 5 万元转回公司的账户。甲某的
15、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不构成犯罪28 甲教唆乙盗窃,但是,乙在盗得财物后被丙发现,乙为了抗拒丙的抓捕,使用暴力将丙打成重伤,但甲对此毫不知情。下列对甲乙二人行为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乙的行为成立抢劫罪,由于触犯的罪名不同,所以甲乙不成立共犯,由于乙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所以,对甲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甲和乙就盗窃罪成立共犯,但是,对甲仍然认定为盗窃罪,对乙认定为抢劫罪,由于乙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所以,对甲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甲和乙就盗窃罪成立共犯,但是,对甲仍然认定为盗窃罪,对乙认定为抢劫罪,但是,对甲不能从轻或者减
16、轻处罚(D)甲和乙就盗窃罪成立共犯,但是,对甲仍然认定为盗窃罪,对乙认定为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并罚29 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负责人室行窃,丙负责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A)复杂共同犯罪(B)简单共同犯罪(C)必要共同犯罪(D)犯罪集团30 对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 )(A)以从犯或者胁从犯论(B)以主犯论(C)既可能是主犯,也可能是从犯(D)以从犯论31 中学生甲(15 岁) 经常受其同班同学乙的欺负,甲想报复乙,出 200 元钱请高年级的同学丙(17 岁)“教训教训”乙。丙在一天晚上下晚自习后将乙半路拦住,痛打了一顿,致乙肋骨骨折,经医院鉴定为轻伤。
17、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甲为教唆犯,丙为实行犯(B)甲为从犯,丙为主犯(C)丙构成故意伤害罪(D)甲、丙二人构成共同犯罪32 甲某是 15 岁的中学生,因迷恋电子游戏,在电子游戏厅老板赵某的唆使下,闯入附近一居民家中行窃。甲某见该居民家中只有其 12 岁的女儿一人在家,遂起歹念,予以强奸,后逃离。对甲某、赵某的行为该如何处罚?( )(A)甲某不应负刑事责任(B)赵某教唆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重处罚(C)对赵某免除刑事责任(D)对甲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赵某应从重处罚33 下列关于我国刑法中单位犯罪规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某一个具体犯罪,刑法分则条文只要没有
18、明文规定该罪的犯罪主体是单位,那么,这个罪的犯罪主体就只能由自然人构成(B)对单位犯罪的处罚,我国刑法既规定了双罚。制,也规定了单罚制。但是,单罚制只包括处罚单位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情形,不包括只处罚单位的情形(C)甲某为进行走私成品油犯罪活动,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了腾龙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后,甲某以腾龙公司的名义大肆进行走私犯罪。该案应对腾龙公司判处罚金,对甲某判处刑罚(D)单位涉嫌犯罪后,若被有关主管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可以直接追究其直接责任人员或主管人员的刑事责任34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哪些不属于单位犯罪的主体?( )(A)公司(B)企业、事业单位(C
19、)机关、团体(D)个体工商户35 下列选项中单位不能作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有:( )(A)偷税罪(B)逃避迫缴欠税罪(C)抗税罪(D)骗取出口退税罪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脱逃罪与破坏监管秩序罪的主体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与犯罪嫌疑人(B)伪证罪的主体是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C)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不能是(D)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37 天虹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塑料的大型企业,该企业新近引进了一套最新设备,并在初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了扩大再生产,获得更大的收益,该企业领导经研究决定,动员本企业职工和家属集资,取得效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国家 考试卷 刑法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