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模拟考试189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模拟考试18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模拟考试189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模拟考试 189 及答案与解析一、分析题1 案情:沈某和邻居高某向来不合。某日深夜,因高某家的狗叫声太大影响其休息,沈某到高某家进行协商。由于两人平日积怨已深,沈某一怒之下举起手边的盆栽,用力砸向高某头部,高某血流不止,晕倒在地。沈某见高某家无人,匆忙将盆栽的碎片收拾干净后逃走。第二日,高某的妻子赵某回家后发现高某已死,遂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立即赶到现场。侦查人员为了尽快破案,利用午饭时间在沈某家附近的一家快餐店询问厂证人邓某,邓某称案发日曾听到楼下的高某家传来争吵声,并听出是沈某的声音。邓某因为害怕遭到报复,请侦查人员为其作证的行为保密,被侦查人员拒绝。公安机关对沈某
2、采取了取保候审措施,指令沈某妻子赵某作为其保证人,并责令沈某交纳了保证金。沈某在取保候审期间,将其从高某家带出的盆栽碎片扔到附近河中。公安机关发现之后,提请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沈某。市人民检察院认为市公安局提请批准逮捕的材料不充分,在另行对案件进行侦查后,做出了批准逮捕的决定,并决定对保证人赵某罚款 1 000 元。案件提起公诉后,沈某被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沈某提出上诉,省高级人民法院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辩护律师意见后,决定本案不开庭,在审理后裁定维持原判。提审沈某之后,省高级人民法院于 2007 年核准了死刑判决,在该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后,派本院法警对沈某执行了死刑。
3、 问题: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公安司法机关在办理本案时存在着哪些错误?请简要说明理由。 2 区城管的强制拆除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3 案情:吕某 1993 年曾因投机倒把罪曾被判 2 年有期徒刑,服刑期间经过减刑,于 1995 年 11 月刑满释放。1999 年 5 月,吕某在某市开设了一家娱乐城,自任总经理,但生意不甚景气。为谋利,吕某于 1999 年 8 月开始设法在其娱乐城内开设色情服务项目。为了对付公安机关的查处和管理卖淫妇女,吕某要求统一保管卖淫妇女的身份证,对卖淫妇女实行集体吃住、统一收费、定期检查身体和发放避孕工具等措施,其中对不愿意卖淫的本娱乐城女服务员杜某实施强暴、奸污等软硬兼施
4、的手段,迫使其卖淫。吕某还聘请李某负责保安,聘用赵某协助管理卖淫妇女。营业初期,有黄某等三名妇女卖淫,尔后发展十余名妇女卖淫,黄某又将一名刚满13 周岁的女孩林某引诱来卖淫。吕某的朋友、在本市开出租车的罗某也经常“光顾”吕某的娱乐城,一次,罗某得知公安机关晚上要检查全市的娱乐场所,便给吕某报信,使娱乐城躲过了公安机关的查处。后经公安机关严密侦查,于 2000 年 3 月查封了娱乐城,在对卖淫妇女和卖淫嫖娼人员的查处中,发现经常在娱乐城嫖娼的陈某患有严重的性病。据陈某交代,他在一个月前被检查出患有严重性病,但每次都使用安全套,不会传染他人,因此,一边治疗,一边还是经常嫖娼。听说娱乐城有一个十三、
5、四岁的女孩林某,他还嫖宿过这个女孩。幼女林某也指认,曾与陈某嫖宿过。问题:3 对吕某应以何罪定罪处罚? 4 吕某强行奸污杜某的行为如何处理? 5 对李某和赵某的行为如何定性? 6 卖淫妇女黄某是否构成犯罪?如构成犯罪,应为何罪? 7 罗某通风报信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构成犯罪,应为何罪? 8 嫖客陈某是否构成犯罪?如构成犯罪,应为何罪? 9 对吕某定罪量刑时应当注意考虑哪些法定处罚情节? 10 甲精密模具厂与乙加工厂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模具厂销售 50 套模具给乙加工厂,订立合同后 10 天内送货上门,总价款为 50 万元,由乙加工厂在收到货后分 5 个月付清,每月支付 10 万元
6、。合同签订后,乙厂又提出为谨慎起见,先交一套模具由乙厂试用一个月,试用满意后再购买,同时送货日期顺延。甲厂所交付的其他模具必须以该模具为准。甲模具厂表示同意并交付了试用模具。一个月后,甲厂电话询问乙厂是否购买,乙厂未作明确回答。甲厂打了几次电话均是如此。甲厂便自行雇车将模具给乙厂送去。乙厂收到后,发现多了 2 套,但未告知甲厂,然后将多出的 2 套模具租给丙公司使用。2 个月后,甲厂发现多送了 2 套模具,而这时模具价格上扬,甲厂便要求乙厂按现行价格支付 2 套模具价款;如按原来的价格结算,乙厂因出租而得到的租赁费应归甲厂所有。乙厂不同意,双方诉诸法院。请根据有关法律回答:10 甲工厂对乙工厂
7、的要求,法院能否支持,为什么? 11 甲厂将货物送到后,乙能否以自己无意购买为由拒收货物?为什么?12 假设甲厂送货 1 个月后,请求乙厂支付 10 万元的货款,乙厂推托说资金周转困难而拒付,甲厂可采取什么救济手段?为什么? 13 假设甲厂和乙厂未约定 1 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如何确定? 14 假设在乙厂使用模具 1 个月后,发现了该模具存在试用期未能发现的质量问题,而向甲厂索赔,请问甲厂能否以“其他模具与试用模具质量一样,符合合同约定” 为由提出抗辩,为什么? 14 68 岁的周老太太自老伴去世后,独自住在北京市朝阳区祖传的老屋中。1993年 4 月,周老太太分别给 3 个子女写信,要求他们
8、每人每月给自己 100 元赡养费。其中甲、乙分别是周的继子和继女,甲住在北京市海淀区,乙住在北京市丰台区。丙是周的亲生子,8 个月前由河南省信阳县某部队复员,现在北京市昌平县一家制鞋厂工作,其户籍已由河南信阳县迁出,但尚未落户。甲、乙对周老太太的去信置之不理。周老太太的信到达丙的工作单位时,丙已被派往天津出差 1 个半月,也没有答复周老太大的信。1993 年 6 月,周老太太决定向法院起诉,向 3 个子女追索赡养费。请问:15 周老太太应向哪一个法院起诉? 16 假设在诉讼过程中,周老太太变更诉讼请求,只向甲、乙追索赡养费,而不再要求丙支付赡养费,受诉法院是否应支持周老太太的这一做法?17 诉
9、讼中,周老太太雨后行路不慎,脚腕扭伤,但又无钱看病,此时她该怎么办?18 1993 年 10 月,法院判决甲、乙、丙每人每月向周老太太支付 100 元赡养费。到 1994 年 1 月,甲、乙、丙均未给付周老太太任何赡养费。周老太太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请问该案应如何执行? 19 周老太太 1994 年 1 月 24 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1 月 26 日,该法院分别向甲、乙住所地法院和丙经常居住地法院发出委托执行的委托函和判决书副本。1 月 26日晚,周老太太因心脏病突发,被邻居送进医院,经抢救无效,1 月 28 日凌晨去世。此时法院应如何处理已开始的执行程序?二、论述题20 2006 年
10、2 月的一天,一男子驾车闯红灯被警察拦住,警察查明驾车人因要将其突发急病的邻居送往医院抢救而闯红灯。对此行为之性质与法律责任,两警察持不同意见,警察小盖认为任何情况下违法交通规则均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而警察老向则认为驾车人为抢救病人,违反规则实出于不得已,因而不应受处罚。请对两位警察在法律推理方式上的区别作出分析。三、选答题21 提示:本题为选作题,分甲、乙两题。请选择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务必标明甲题或乙题;甲、乙两题均作答的,仅对书写在前的进行评阅。甲题:案情:犯罪嫌疑人张某、李某、高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由于三人对故意杀人犯罪供认不讳,因此 A 省 B 市人民法院由审
11、判员 5人组成合议庭审理后,判处张某、李某死刑,高某有期徒刑 15 年。一审判决宣告后,李某以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张某、高某没有提出上诉。由于该案事实清楚,二审法院不开庭审理了该案,并做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判决。二审法院将案件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最高人民法院组成人民陪审员和审判员共三人的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复核。经复核,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张某、李某、高某涉嫌杀人的事实清楚,但是对李某不应判处死刑,因此做出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决定。 请指出该案中的程序性错误。 乙题:案情:甲女因其同居男友乙另有新欢丙而生恨意。2004 年 6 月 7 日,甲得知当晚丙一人独居于郊外的出租屋,遂叫来好友丁(男,
12、1986 年 12 月 13 日生),要其晚上去强奸丙,并给了丁 500 元“报酬” ,丁同意。晚 9 点,甲领着丁来到丙住处附近,指认了出租屋,并给了丁一把从其男友处偷来的钥匙。晚 10 点左右,丁找到出租屋,因房门未锁而顺利进入房间对屋中女子进行强奸。在强奸过程中,被害人因大出血而死亡,丁遂匆忙逃走。回家后,丁越想越怕,便告知父母。其父母反复规劝,并硬拉着丁到公安机关去交代了罪行。案发后查明:甲已有三个月身孕; 甲于 2003 年 1 月 4 日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6 个月,缓刑 1 年,并处罚金 500 元;被害女子并非丙,而是丙的另一同室女友戊,丙当晚因加班未归; 戊因丁的暴力而死
13、亡。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1. 甲、丁的犯罪行为构成何罪?并简要说明理由。2. 甲、丁原想强奸丙,实际上加害了丙的同室女友戊。这对甲、丁的定罪量刑有无影响?为什么 ? 3. 对甲能否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为什么?4. 甲是否构成累犯? 为什么 ? 5. 指出丁具备的法定量刑情节及其处罚原则。 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模拟考试 189 答案与解析一、分析题1 【正确答案】 1.本案中,侦查机关的下列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1)在沈某家附近的快餐店询问证人邓某。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询问证人应当在证人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必要时可以在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进行。(2)不应当拒绝邓某为其作证
14、行为保密的要求。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在侦查阶段,证人有权要求侦查机关对其身份及作证行为保密。(3)对沈某的取保候审同时采用保证人和保证金的方式,不合法。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取保候审的,可以责令其提供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但不得同时使用保证人和保证金两种方式。2本案中,检察机关的下列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1)在审查市公安局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时,不应对该案另行侦查。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捕时,应当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报请批准逮捕的案件不另行侦查。(2)不应做出对保证人罚款的决定。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对保证人的罚款决定,应当由公安机关做出。3本案中,一审法院在判
15、处沈某死刑时,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4本案中,二审法院的以下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1)对本案决定不开庭审理是错误的。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死刑二市案件必须开庭审理。(2)由二审法院核准对沈某的死刑判决是错误的。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的最新规定,自 2007 年 1 月 1 日起,死刑案件一律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试题解析】 1.(1) 刑事诉讼法第 97 条规定: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到证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但是必须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可见,询问证人只
16、能在以下 4 个地方进行:证人所在单位、证人的住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本案中,侦查人员在沈某家附近的快餐店询问证人邓某,不符合法律规定。(2)刑事诉讼法 第 85 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们保守秘密。根据此规定,公安司法机关必须为证人保密。本案中,侦查机关不应拒绝证人邓某为其保密的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审判阶段,f 证人没有要求为其姓名保密的权利,因为证人需要到庭接受控辩双方的询问和质证,对因故不能到庭的证人,其证言也需当庭宣读。(3)六机关规定
17、第 2l 条规定:刑事诉讼法第 53 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 L 正金。根据这一规定,不能要求同时提供保证人并交纳保证金。本案中,公安机关在决定对沈某取保候审时,指令沈某妻子赵某作为其保证人的同时,又责令沈某交纳了保证金,不符合法律规定。2(1)六机关规定 第 27 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应当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报请批准逮捕的案件不另行侦查。本案中,人民检察院不应对沈某一案另行侦查,其认为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证据不足的,应当做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2)六机关规定 第 22 条规定:取保候审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国家 司法考试 模拟考试 18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