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50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5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50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50 及答案与解析一、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 坚持可知论的观点(A)一定是唯物主义(B)一定是辩证法(C)可能是唯物主义(D)可能是唯心主义2 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3 马克思指出:“ 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性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这里的 “具体”是指(A)感性具体(B)思维具体(C)理性具体(D
2、)在理性思维中再现事物整体的具体4 形而上学否定观主张(A)事物的自我否定(B)外在力量对事物存在性的消灭(C)包含肯定的否定(D)抽象的否定5 贝克莱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做是“观念的集合” 。从认识论的角度上看,其本质上是(A)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B)承认主观能动性的正确观点(C)唯我论的观点(D)反理性主义的观点6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表现在(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7 “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
3、可以改观。” 这一观点的主要缺陷为(A)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B)没有研究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C)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否认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8 在当代,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科技发展与全球性问题的关系是(A)全球性问题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B)全球性问题是由于对科技使用不当造成的(C)要解决全球性问题,必须限制乃至停止科技发展(D)科技发展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创造条件9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A)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B)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C)是社会发展的目的(D)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
4、是社会发展的原因10 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含着的矛盾主要有(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1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执行着不同的职能,这些职能有(A)货币资本的职能(B)固定资本的职能(C)生产资本的职能(D)商品资本的职能12 金融寡头实现其统治的主要途径是(A)参与制(B)个人联合(C)企业联合(D)经理负责制13 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包括(A)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B)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C)国家资
5、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D)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14 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A)历史观的不同(B)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态度不同(C)依靠的社会力量存在差别(D)实现理想社会的途径不同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B)实现共产主义(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消灭阶级、消灭国家16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哲学可分为(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唯物史
6、观和唯心史观17 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化大革命” 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赶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 羊吃草 ”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着(A)主观联系(B)必然联系(C)本质联系(D)因果联系18 有一则箴言:“ 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的哲理在于(A)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D)有其因必有其果19 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
7、厦。这一事实说明(A)意识产生物质(B)意识转化为物质(C)意识决定物质(D)意识创造物质20 2009 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对这种长时间、大范围的干旱,我们没能作出准确预测。这件事说明(A)世界的不可知性(B)人的认识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直观摹写(C)认识能动作用的实现的条件性(D)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21 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永葆生命力的关键在于要(A)坚持(B)继承(C)发展(D)创新22 下列关于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阐述正确的是(A)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B)生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的量的
8、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C)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劳动资料的性质(D)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改造、调节、改善和保护的能力23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说明科学历史观的出发点是(A)人(B)抽象的人(C)现实的人(D)总体的人24 工作日绝对延长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是(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超额利润25 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A)软件磁盘本身(B)软件的有用性(C)购买软件的货币(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26 商品的市场价格采取垄断价格的形式(A)是对价
9、值规律的否定(B)表明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C)是价值规律在垄断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D)表明商品的市场价格完全是由主观意志决定的27 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其物质条件是(A)劳动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B)旧式的社会分工消失,劳动不再是谋生手段(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立的消除(D)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三、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7 阅读下列有关历史观的一组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 1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
10、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摘自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材料 2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的细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材料 3人类的各个时期彼此借以区别的,仅仅是宗教的变迁。某一历史运动,只有在它深入人心的时
11、候,才是根深蒂固的。心不是宗教的形式,因而宗教也不应当存在于心中;心是宗教的本质。摘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28 总结材料 1、材料 2 的基本观点。29 怎样理解材料 3 中“ 人类的各个时期彼此借以区别的,仅仅是宗教的变迁” 这句话?这句话的观点与材料 1 和材料 2 的观点有何区别?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50 答案与解析一、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可知论的理解。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其与唯
12、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无关。即并非所有的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也并非所有的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所以选项 A 错误,选项 CD 正确。选项 B 与题干内容无关。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的实质。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选项 BCD 都体现了新事物对旧事物的代替,而选项 A 体现的是对立统一规律。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C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抽象和具体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认识开始于
13、对客观现实的直观即感性具体,从感性具体出发,通过分析,达到抽象的规定,然后再通过综合,达到思维具体。思维具体即理性具体,是在理性思维中完整地、具体地再现整体事物的具体。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C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模拟 50 答案 解析 DOC
